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揭陽捷和工業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陽捷和工業中學創建於1971年,前身為揭陽紅旗中學,1984年易名為揭陽縣職業技術高級中學,開辦職業高中教育[1],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1987年旅港同胞捷和鄭氏基金會主席鄭翼之先生獨資易址建校,並正式定名為揭陽捷和工業中學。1995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重點職中,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職中,2004年被教育部批准為首批新調整認定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8年通過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複查。

學校榮譽

在各級黨政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日益提高,取得了可喜的辦學成績,被團中央授予"中學社會實踐教育合格單位", 先後獲得了獲得"省綠色學校"、"市依法治校示範單位"、「市平安校園」、「市書香校園」、市'五四'紅旗團委"、" 市、區教育先進單位"、" 市、區'四五'普法先進單位"、"區平安校園"、"區優秀安全文明校園"、"潮汕星河道德獎"等光榮稱號。一批教師獲各級"先進教師" 、"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一大批學生獲各級"三好學生"、"優秀班干、團干"的光榮稱號。  

教育教學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強化師德教育和師風建設,學校擁有一支充滿活力、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181人,其中專任教師127人,全部為本科畢業。在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33人,中級職稱48人,"雙師型"教師45人,中、青年教師占96%。他們都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很好地適應現代職業教育教學和發展的需要。近五年,教師科研成果(論文)獲得國級獎6項,省級獎20項,市獎60多項。編寫校本教材一批。

該校堅持"產教結合"、"工學結合"[2]、"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辦學模式,建立"以計算機專業為龍頭,機電大類專業和服務大類專業為兩翼"的專業特色。專業設置貼近市場需求,形成了"特色鮮明、適銷對路"的專業體系。在省級重點建設專業"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的帶動下,努力創建機電一體化、計算機、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美術設計等品牌專業。學校已形成了科技、工貿、財經、藝術為主幹的多專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開設電子與信息技術(省重點專業)、機電一體化、計算機及應用、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商務英語、幼兒教育、市場營銷、文秘、美術設計、汽車運用與維修、化學工藝、製冷和空調設備運用與維修、園林規劃與設計、塑料成型、模具製作、數控技術等十七個專業,基本涵蓋了本地各行各業。新校區開辦以後,新增專業以理、工科類專業為主。學校現設立有全國計算機、英語等級證書和廣東省電子、電工、會計、美術等6個專業技能考點,承擔揭陽市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專業技能考核工作。

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的發展前途,貫徹"以能力為本位,育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原則,實施"文化過關,理論夠用,技能過硬"的教學原則和"雙證書"人才培養機制,實行2.5+0.5人才培養模式和學分制,切實做好學生的"實驗、實訓、實習、實踐"工作,努力強化實踐性教學,突出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訓練,全力打造學生的文化底蘊和技術底功。

我們深知,學校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管理。管理是生命,管理出效益。一直以來,該校堅持"向制度要規範,向管理要效益"的原則,高度重視學校內部各項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設。制訂《揭陽捷和工業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揭陽捷和工業中學崗位職責》、《揭陽捷和工業中學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揭陽捷和工業中學班級管理制度》等10多項內部管理制度,實施"教職工工作量化管理",每學期實行教職工工作量化考核,學校領導也集體精誠團結、勇於開拓、銳意進取,堅持狠抓過程管理,有效促進教師、各部門工作人員工作制度化、規範化,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視頻

揭陽捷和工業中學 相關視頻

揭陽捷和職業技術學校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