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攘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攘奪

來自 快資訊網 的圖片

攘奪 漢語詞彙,拼音為rǎng duó,意思是掠奪;奪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攘奪 [1]

外文名稱 seize

注音 ㄖㄤˇ ㄉㄨㄛˊ

拼音 rǎng duó

解釋

指掠奪,奪取。

出處

《管子·八觀》:"豪傑不安其位,則良臣出;積勞之人不懷其祿,則兵士不用;民偷處而不事積聚,則囷倉空虛。如是而君不為變,然則攘奪竊盜殘賊進取之人起矣。"

《新唐書·李綱傳》:" 齊王元吉為并州總管,縱左右攘奪,民愁苦。"

明·劉基《吊諸葛武侯賦》:"般紛紛以攘奪兮,世不以為殃。"

《明熹宗實錄》卷四十一:"天啟三年十一月(二十日)丙子,兵部尚書趙彥言:……朝鮮權國事李倧以李琿通奴為名攘奪其位,今請命天朝願出力以報效,合降勑諭一道發登萊撫臣(袁可立)差官捧齎至朝鮮,先命李倧權管國事,如中國郡王管理親藩事例。"

清·方苞《讀〈王風〉》:"故降至春秋 ,篡弒攘奪接跡於諸夏之邦,而王室則無之,以眾心之不可搖奪也。"

李大釗《日本帝國主義最近進攻中國的方策》:"所謂商租,所謂會辦,都是日本帝國主義攘奪中國土地的變相的名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