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收益率曲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收益率曲線是中國的一個專有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收益率曲線簡單來說就是描繪債券收益率與期限關係的曲線。透過收益率曲線,我們能夠直觀的了解在當前市場上同一類債券,不同期限的收益率水平,也能更方便的去比較不同品種收益率曲線之間的區別。

收益率曲線的分析

一般情況下,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代表了時間越長投資人承擔的風險越高。就如同你去銀行存款,存款期限越長呢,銀行給你的利率就越高。

但收益率曲線這個正相關的形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收益率曲線變陡峭:意思是短期債券利率下降的特別快或者長期債券利率上升的特別快,導致整個曲線看起來變陡峭了。這一般在債券熊市中比較常見,例如人們預計經濟向好或通脹較高,這種情況對債市不利,紛紛拋售波動較大的長期債券,買入短期債券,就會造成這種情況。收益率平坦則是相反的變化。

收益率曲線倒掛:意思是短期債券的利率反而比長期債券還高,這顯然不是正常情況。通常在人們預期經濟不好,紛紛賣出短債而買入長債鎖定收益時,就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收益率倒掛是經濟衰退的信號,美國在2019年出現了好幾次2-10年收益率倒掛。

四種債券收益率曲線

一、正向收益率曲線是指較短期限債券的收益率低於較長期限債券的收益率。這種曲線形狀表明市場預期未來經濟狀況良好,利率可能會上升,因此長期債券的風險和回報較高。

二、反向收益率曲線是指較短期債券的收益率高於較長期債券的收益率的情況。在倒掛曲線下,通常是短期利率高於長期利率。通常被認為是經濟衰退可能即將到來的信號。當投資者普遍預期未來經濟增長將放緩或經濟衰退可能出現時,他們傾向於購買相對較安全的長期債券,從而推動長期債券的價格上升,收益率下降。

三、水平收益率曲線下,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等不同期限的收益率幾乎相等或相差不大。反映了市場情緒相對平穩和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中立態度。投資者對經濟前景和市場風險的預期較為平衡,不傾向於過多地追求短期或長期債券。

四、波動收益率曲線表明不同期限債券的收益率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即短期債券的收益率相對較低,而長期債券的收益率相對較高。波動收益率曲線一般呈現出向上傾斜的形狀,被視為經濟增長的信號。

收益率曲線的影響因素

經濟預期:經濟預期是影響收益率曲線形狀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市場預期經濟增長將加速,通常會導致收益率曲線向上傾斜。這是因為預期增長可能會引起通脹壓力,如果市場預期通脹率將上升,投資者可能會要求更高的回報來抵消通脹風險。這將導致較長期限的債券收益率上升,使曲線呈現正斜率。

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的變化對收益率曲線也有着重要影響。央行通過調整短期利率來實施貨幣政策。如果市場預期央行將加息,短期利率可能上升,這會導致較短期限的債券收益率上升,使曲線變得陡峭。相反,如果市場預期央行將降息,短期利率可能下降,導致較短期限的債券收益率下降,使曲線變得更加平坦或倒掛。

風險偏好:市場參與者的風險偏好也會影響收益率曲線的形狀。當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增長和市場環境感到樂觀時,他們可能更願意承擔風險,傾向於購買較長期限的高收益債券,使曲線向上傾斜。相反,當投資者對於市場環境擔感到悲觀時,他們可能更偏好較短期限的較安全債券,導致曲線變得平坦或倒掛。

供需關係:債券市場的供需關係也會對債券收益率曲線產生影響。如果市場需求大於供應,投資者願意購買更多的債券,則會使債券價格上升,收益率下降,可能導致曲線變得平坦或倒掛。相反,如果市場供給過多,投資者可能要求更高的回報,債券價格下降,收益率上升,可能導致曲線向上傾斜。

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應用

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應用現狀

得益於國債市場的不斷成熟和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日益健全,國債收益率曲線在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的多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一)支持宏觀決策與實施

一是支持財政政策實施。自2009年起,財政部陸續指定使用國債收益率曲線作為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定價的基準。截至2021年末,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累計支持超過30萬億元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的市場化招標發行。二是助力貨幣政策實施。自2004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長期跟蹤國債收益率變化,貨幣當局可根據長短期利率指標的變化來判斷市場反應,並據此修正未來的貨幣政策。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22年第一季度》明確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成為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參考利率之一。三是成為監測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依據。實踐表明國債收益率曲線長短期利差是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將7年期以上國債市場加權平均收益率與1年期以內國債市場加權平均收益率之間的點差作為我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標之一。

(二)各類人民幣資產的定價基準

一是成為浮動利率債券主要的定價基準。截至2021年末,以中國國債收益率作為發行及重定價基準利率的永續債、浮息債等規模近4.2萬億元,在以市場化利率為基準利率的債券中占比93%。二是以國債收益率為基礎形成的系列指數成為債券市場的業績基準和跟蹤標的。例如,截至2021年末,以中債指數為業績基準和投資標的的基金規模在同類基金中的占比均超八成。三是在其他金融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展,並擴展至非金融領域。目前,中國國債收益率不僅是銀行間市場利率互換和標準債券遠期的標的,也是場外衍生品市場收益憑證和期權的掛鈎標的。自2015年以來,國債收益率被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確定為運用收益法評估企業價值時的基準。

(三)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工具

在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基礎上,中央結算公司編制發布了覆蓋全市場所有債券品種和各信用級別的收益率曲線、債券及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估值、指數、風險管理工具等第三方估值產品,被金融監管部門廣泛採用作為防控金融風險的參考。

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中國國債等債券收益率曲線作為公允價值計量基準和市場風險管理基準,推動商業銀行達到巴塞爾協議提出的風險控制要求。銀行間債券市場參與機構廣泛採用第三方估值作為交易監測的基準,防範利益輸送和異常交易。基金公司普遍使用第三方估值作為基金持有債券資產淨值計算的基準,有效降低公允價值計量成本,提高風險管理效率。保險機構廣泛採用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作為保險準備金計量基準,支持了保險機構利率市場化條件下的穩健發展。部分資產管理機構開始採用第三方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估值作為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基準,支持資產管理行業淨值化轉型。在擔保品管理服務中,第三方估值作為債券公允價值應用於市值監控,包括逐日盯市、自動增補、退還等功能,並在擔保品違約處置階段作為標的債券的公允價值。此外,審計和司法判決領域也越來越多使用第三方估值作為債券資產相關公允價值計量的依據。

深化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應用的建議

進一步深化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應用的建議如下:

隨着國債市場管理制度、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以及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我國國債市場流動性顯著提高,已形成較為成熟的國債收益率曲線,貨幣政策通過債券市場傳導的功能已基本具備,國債收益率曲線在金融市場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與西方成熟市場相比,我國短期利率向中長期利率的傳導效率仍然偏低,尤其是對信貸市場的傳導作用還很微弱。為持續深化國債收益率曲線建設,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效率,促進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是構建基於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利率傳導框架與政策操作路徑,提高政策實施的精準性。國債收益率曲線作為具有完整期限結構的基準利率,可與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進行有效銜接,有助於提高貨幣當局對中長期利率和實體經濟的調控效果。建議貨幣當局以7天回購和國債現券交易作為重要工具,進一步增強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可控性和傳導性。與此相協調,建議借貸便利工具利率更多參考國債收益率確定,弱化借貸便利工具的價格信號,側重發揮其數量作用和結構性作用。在LPR定價中更多盯住國債收益率因素,提升國債收益率對貸款市場利率的傳導性和基準性。進一步擴大國債收益率在回購交易中的應用。對於公開市場逆回購、國庫現金管理以及商業性債券回購涉及的擔保品管理,建議採用基於中國國債收益率形成的中債估值進行逐日盯市,充分發揮國債價格的信號作用。

二是推動國債和信用債收益率曲線作為貸款市場的定價基準。在美國,貸款利率一般用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加點或國債收益率加點的方式確定,市場利率對貸款利率的作用非常直接和顯著。我國可考慮從部分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商業銀行增量貸款開始,試行以國債收益率曲線以及各信用等級企業債收益率曲線為基準,加點為中長期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產品定價。

三是推動擴大以收益率曲線作為定價基準的應用範圍。國債收益率曲線對貨幣政策響應迅速,是一國無風險利率的代表,建議進一步擴大其作為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股權、衍生品等債券之外金融資產以及房地產等非金融資產的定價基準範圍,創新、豐富以國債收益率為定價基準的金融產品,包括發行以短期國債收益率為定價基準的浮動利率國債、開發以國債收益率為標的的金融衍生品等,進而實現利率在整個市場中的傳導。

四是深化國債市場建設,進一步提升國債市場流動性,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形成機制。建議加強國債做市商與承銷商的聯動,平衡做市商的權利和義務,完善做市商做市業務評價指標體系。在中央確權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商業銀行和境外機構參與國債期貨業務的範圍,並給予相應額度。允許境外商業類機構開展國債回購交易。完善國債稅收制度,建議對國債利息和資本利得均徵稅或均不徵稅,以緩解部分投資者的過度持有偏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