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政府壟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Zfld7776.jpg

政府壟斷型行業都是一些關乎國計民生的大行業,涉及到國家安全和人們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政府通過調控這些企業產品的產能和價格來保證國家宏觀經濟的健康、平穩運行,這些行業起到國家經濟壓艙石的作用。

投資這類行業,好處非常明顯,那就是政府壟斷,不必擔心市場競爭,不必擔心短期企業生存問題。因為企業缺錢了,有政府背書,貸款和融資都不成問題。即使再不濟,企業瀕臨破產或重組,也會有圈內的大哥來接管,處理後事。

還有一點就是,投資這類企業不必擔心企業財務問題。因為這類企業不是政府全資,就是政府絕對控股,那麼這類企業的管理層都有一定的行政級別,他們大都是國家幹部,可能有貪污受賄的現象,但是沒有財務造假的動機。因為他們這些人都是通過摸爬滾打爬到這個位置的,可以說久經考驗,這已經很不容易了,並且企業不是自己的,而是國家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些崗位早晚都要輪崗,企業業績造假這點事遲早會被發現的,那麼管理者的政治前途就沒了,這樣做沒有任何好處,並且風險巨大,所以這類企業幾乎沒有財務造假的案例。

同樣,這類企業的壞處也是非常突出,那就是企業的定價權握在政府手中,那麼價格就失去了彈性,也就是價格除了反映市場外,還多了層政治的考量,使得價格變化更遲鈍,不能完全反應市場的需求。而且投資者對企業的預期也非常明確,股票就失去投機功能,那麼這樣的股票就很少被炒,也就是投資這類企業,投資者大多時候只能賺取類似利息一樣的股息,而賺不到市場先生反覆無常的錢。但總的來說,政府壟斷型企業賺錢還是不成問題的,只是多多少少的差異。 近些年來,政府也逐漸認識到這類企業在管理經營上的弊端,積極地通過混改,讓民營資本介入,實現這類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徹底分離,達到國有企業的進化升級和國有資產最大化的目的。目前這項改革正逐步推進,處於探索階段。但這是個大趨勢,不可阻擋。

在A股中,政府壟斷型行業很多。在這類行業中,政府鼓勵和推進競爭,最終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大類是金融行業,這是國家經濟的血液,絕不能失去控制權,如銀行、保險和證券,其中光銀行的利潤幾乎就等於A股其它所有行業的總合。雖然近些年來也給民營資本開了個小口子,但是其作用和影響力非常有限。

第二大類就是通信行業,這關乎國家安全,所以只由中國移動、電信和聯通來運營。

第三大類就是基礎性的交通,如鐵路、航空、機場、公路等行業,這類行業的前期資本投入巨大,後期的維護保養的工作量也不小,只能通過政府才能完成。第四大類就是關係老百姓的生活的行業,如水電氣、環保和廢氣物處理、景區等行業。這類行業需求不用擔心,一旦基礎設施完成,後期就可以躺着收費,只不過是政府定價。第五大類就是軍工,這類企業絕對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投資這類企業,業績不重要,國際局勢和衝突才是股價的催化劑。[1]

政府高度管制和市場壟斷有什麼區別

政府管制的情況,比市場壟斷複雜得多。政府管制一般通過幾個方面的限制來起作用:對行業的投資,行業准入資格,專賣制,採購權控制,定價權控制,地區銷售控制,等等,種類非常多。對行業投資的控制比較明顯就是鐵路、電力,很長時間以來,這些行業是完全不允許民企或外資參與投資的,從而限制了行業股東的成分,造成了「國家壟斷」。行業准入資格的控制比較明顯的是保險業、銀行業、出租車行業、醫院行業等等,通過發牌照的形式控制進入行業的競爭者,從而造成寡頭壟斷或競爭壟斷。專賣制最突出的就是煙草業、鹽業、糖業。國家指定某一機構擔任全國的唯一經銷商,並通過這一經銷商來控制全國的產品價格和採購及供貨渠道,這種管制形成的是絕對壟斷。採購權控制比較明顯體現在電煤、稀有礦產、甚至是出版業,政府通過控制這一行業必須的上遊資源,例如煤炭採買許可,礦權,書號等等,來限制下遊行業的發展。定價權控制比較明顯的是普藥行業電力行業水務行業。政府規定相應的產品價格,但不對行業市場進行過度控制,比較容易形成競爭壟斷,規模經濟優勢明顯。地區銷售控制最明顯的是電信行業和外資壽險行業,由各省級分公司分別來負責該省的銷售,並且限制新入競爭者的數量和規模,這種方式可以在局部形成壟斷,但可以在全國的市場中得到宏觀調控。而看到這裡我想我要說的也就明白了:市場壟斷只是一種市場現象,可能由政府管制導致,也可能由其他因素決定。政府管制的目的在於,通過對於「壟斷」和「競爭」的選擇,對於不同的行業市場選擇不同的策略,最終實現宏觀調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