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政治人假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政治人假設是中國的經濟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政治人」是人類對於自身本質的第一個認識。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和古代中國的思想家苟子幾乎同時形成了這樣的認識。此後兩千多年,「政治人」成為人性假設中最主要的內容,在日常社會交往中,政治活動也就成了最重要的活動之一。亞里士多德當時所要探討的問題是:人類為何一定要過這種「城邦」(今天歐洲語言中的「政治」[polifies]一詞就是古希臘「城邦」[poHs]一詞的衍化)的演化。他提到,相互依存的兩個生物必須結合,其種類才能得到延續。對於人類,這種結合的形式就是家庭,在家庭的基礎上,由若干個家庭聯合組成村莊,再由若干個村莊聯合組成城邦。這時,社會就進化到高級而完備的境界。如此看來,城邦的形成是由於人類生活的自然發展,其存在的理由是為了使人類過上「優良的生活」。也就是說,「城邦」是自然的產物,是社會團體發展的終點,體現了自然的本性。亞里士多德寫道:「由此可以明白城邦出於自然的演化,而人類自然是趨向於城邦生活的動物。」 這裡的後一句話,按其本義,也可譯為:「人類在其本性上,也正是一個政治動物。」這就是後人廣泛引用的亞里士多德那句名言— — 「人是政治的動物」的藍本。接着亞里士多德進一步探討:作為動物,人類為什麼能比蜂類或其它群居動物所結合的團體達到更高的政治組織呢?答案就在於人類有語言和理性。有了理性,人類就可以辨認善和惡、正義和不正義以及其它類似的觀念;有了語言,人類就可以把這種理性的認識相互傳達;有了語言和理性,人類就可以形成思想上的共識,進而結成政治上的共同體——「城邦」。

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協調發展是以人對自己的認識為思想前提的。關於人性的認識則是人對自己的認識的核心內容。在關於人性的認識中,「經濟人」假設、「政治人」假設和「文化人」假設是幾個最為基本的認識。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按其發展的側重點可以邏輯地依次分為經濟發展史、政治發展史和文化發展史,其中政治發展史(或稱政治文明建設史)處於人類社會發展的中間階段,成為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中介。相應的,「政治人」假設則是政治發展、政治文明建設的必要的人性基礎。為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對「政治人」假設這一政治發展、政治文明的人性基礎進行深人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政治人」假設的提出

「政治人」假設最早是由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提出來的。這個假設通常的表達是:「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亞里士多德關於「政治人」的假設是在分析古希臘城邦時代人們的生存狀態時做出來的。他首先注意到當時人們生存的一個基本事實;凡人都生活於城邦之中。他說:凡脫離城邦的人,「如果不是一隻野獸,那就是一位神祗」,「不是一個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那麼,人為什麼要過這樣的城邦生活呢?他作了一個簡單的還原分析:兩個生物必須結合,其種類才能得以延續,對於人類來講,這種結合的形式就是家庭。若干個家庭就組成了村坊,再由若干個村坊就組成了城邦。因此,「城邦」是自然的產物。在總結城邦生成的這一自然過程時,亞里士多德說到:「由此可以明白城邦出於自然的演化,而人類是趨向於城邦生活的動物」。由於「政治」(Politis)就是由「城邦」(Polis)一詞衍化而來的,「人類是趨向於城邦生活的動物」這個假設也就可以解讀為「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政治人」假設除了字面上告訴我們的信息外,它內在的豐富內涵是什麼?它於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協調發展有何重要價值呢?

「政治人」假設的內涵

根據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對「政治人」假設的各種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政治人」假設以下三方面的豐富內涵。

1.人是具有合群性、群居性、社會性的動物。

人是具有合群性、群居性、社會性的動物,這是「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這一「政治人」假設的最基本的含義。「人是政治動物」的含義首先在於表達:「像某些種類的動物一樣,人在任何地方都聚合為大於家庭的群體,甚至當他們並不需要相互幫助的時候也力求群聚」在這裡,「政治性」就等於「群居性」、「合群性」、「社會性」。馬克思在談到亞里士多德這個假設時,也明確指出了「政治人」假設的社會性含義,他說:「人即使不像亞里士多德所說那樣,天生是政治動物,無論如何也天生是社會動物」。他在另一個地方還說到:「人是名副其實的政治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

2.人是具有利益協調能力,即「政治能力」的動物。

僅僅看到「政治人」假設表達的人的合群性、群居性、社會性的人性特徵是不夠的。深入發掘「政治人」假設的內涵,我們就會看到「政治人」假設對人的利益協調能力即政治能力的肯定。這是亞里士多德在把人類的合群性與其它動物做比較後得出的結論。他認為,人與任何蜂群和獸群相比更大意義上是「政治動物」。因為在動物中只有人有語言和理性,語言和理性可以用來揭示利害,因而也揭示正義和不正義;善與惡。在理性的引導下,在語言的溝通中,人類實現了利益協調。? 」這種理性認識、溝通能力與利益協調能力就是政治能力。因此,人比任何群居動物有着更高級的特性,即利益協調性,也就是狹義的政治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3.人是具有合作精神的動物

按照亞里士多德的分析,人不僅是合群的、群居的社會性動物,也是具有利益協調能力的政治性動物,而且是「最優秀的政治動物」 ,」這個最優秀的動物「優秀」在哪裡,就在於因人聚合而成的城邦,就在於以合作為本質的城邦關係。亞里士多德反覆講到:以為城邦僅僅由其成員對外在利益的分享而構成的觀點是錯誤的——城邦是這樣一種合作關係,它的構成的一個關鍵方面,是人們分享某種有關善或正義的生活方式的概念。亞里士多德假定了一種獨一無二的合作關係,它比其它合作關係具有權威性且包含了它們的特殊目的或目標,這種合作關係即是城邦。因此,他認為,城邦是一種合作關係,是聯合體或共同體,亦即共同分享或持有某些東西的一群人。他進一步認為,好公民的基本職能在於維護政治合作關係。( 亞里士多德在這裡一再強調城邦(政治)的合作本性,強調城邦(政治)追求至善的價值目標,它構成「政治人」假設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

把上述三個方面的內容結合起來,「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這個「政治人」假設的基本內涵就是:人是一種具有社會性的、具有利益協調能力的,並追求友善合作,追求社會的至善和諧的動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