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故鄉與遠方(蕭月月)

故鄉與遠方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故鄉與遠方》中國當代作家蕭月月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故鄉與遠方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不知從何時起,每當我再次翻讀這些思鄉懷親的詩句時,心裡會莫名升起一種不同以往的傷感心緒。忽而驚覺,原來自己離開家鄉也有段時日。雖然只有兩月有餘,但多少也能體會到些許身在異鄉的孤寂。如此,便也可以說自己更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古代詩人寄思鄉之情於詩的種種離愁別緒了吧。

談到故鄉,就會想起遠在北方的姥姥家。 穿過一條綿延彎曲的小胡同,再左拐,便能看到一扇紅漆大門。而門的另一邊,就是我童年所有回憶的歸屬地。 姥姥住的地方是幾個平房組合而成的別致的小院,再用紅磚砌的牆圍起來,任外面再多喧囂也打擾不到院裡的靜謐。姥姥平時最愛打理花草,因此門前屋後的空地上總是種滿了花草。平時躺在土炕上,微風徐來,把窗戶吹得吱呀吱呀地響,倘若你沉下心來靜靜的聆聽,便會發現它是有規律可偱的,便樂意受着這不請自來的聲音打擾。空氣中瀰漫着的淡淡的清香,是真正大自然的氣息。

小院的四時之景,千姿百態,各有千秋,但我最愛的還是其夏日的變幻多彩。 北方的雨季,不同南方一樣總是陰雨連綿的。仿佛也繼承了北方人豪爽的性子,一下便是傾盆大雨,像開了花灑噴涌而出。但好在它來得快去的也快,小院不至於承受不住而受淹。 也有細雨如絲的時候。每當這時,我便喜歡搬一個小板凳坐在屋檐下,聽雨淅淅瀝瀝地落在樹葉上,掉進水坑里,打在腳邊上,滴答滴答,真是一首純粹又神奇的樂章!

等到陽光充足時,拿一卷涼蓆,鋪在後院高大的合歡樹下,和街坊的小夥伴們一起托起腮幫,趴着曬太陽。那時的我們呀,少年不識愁滋味,喜歡談天說地,盡情地放聲大笑,好不痛快

還有那不得不提的壓水井。玩熱了,跑過去壓上一碗,咕嚕咕嚕地喝下肚,那清爽的滋味,保你能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可惜,隨着近幾年水污染現象的加重,便再難喝上一口清冽無污染的井水了。

然後呀,不知不覺地,隨着年齡的增加,到了上學的年紀,我就只能在寒暑假的時候回去一趟,可回去的頻率卻漸漸地減少,我與小院的距離從此越來越遠。再後來,隨着舊房動遷政策的落實,小院便也再難保住了。我那童年的記憶就在轟隆隆的推土聲中戛然而止了……

姥姥捨不得,我也一樣。可是,那又有什麼辦法呢。舊事物總會有被新事物取代的那一天,人亦如此。小院的生活固然悠閒又美好,但人是需要進步發展的。我懷念過去,卻不能因此止步不前。

曾經的我,總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一串串小念頭化成一個個夢想,飛向院外的未知。夢是遠方。如今,隨着夢想的陸續實現,我在成長的路上越走越遠。回首望到的,是自己不斷拉長的或深或淺的足跡,故鄉便成了遠方。而夢想,從未停歇。 心是堅定的,就不會被距離所羈絆。前方的道路遙遠而未知,我迷茫過,失措過,卻不曾想過退縮。因為我知道,故鄉,一直在那裡,而遠方,終將抵達……

[1]

作者簡介

蕭月月,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