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鄉的青石板路(朱文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鄉的青石板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故鄉的青石板路》中國當代作家朱文科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故鄉的青石板路

久居城市,夜深人靜時,我常常想起故鄉石鏡通往山外的石板路。這些縱橫交錯的石板路,一次次出現在夢中。我輕輕踩在青石板上,回到了生我養我的石鏡朱家灣。

我們耒陽東鄉,十幾個鄉鎮,山多坡陡路崎嶇,自古以來,生活在山區的人們,辛勤耕耘,吃苦耐勞,用汗水澆灌出一個個綠色的家園。大大小小的村落散落于山溝,世代薪火相傳,人們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與外界相對隔絕的生活。在交通閉塞、公路未通的漫長歲月,人們出行全靠步行,物流也只能憑人力,或肩挑,或背負,通過青石板路,背挑到山外。而山裡的生活生產的必需品,也是通過石板路,翻山越嶺,戴斗笠、草帽,穿布鞋、草鞋,從山外肩挑背回。條條通向山外的石板路,灑下了先人們來往穿梭的血汗,留下了生活奔波的足跡。

這些石板路,一般由民間集資修建,沿路民眾自願出資,分段採石,鋪設而成。耒陽民間,有修路架橋的傳統,視為一大善事,人們樂意出錢出力。往往是先有泥土路,後經群眾公認是條通往某地的大路,再鋪成石板路。在古代,石板路是最高級的陸路,就像現在的高速公路。我的老家石鏡,石山多,採石容易,就地取材,因而石板路也多。青色的石板一塊塊,一層層,因山就勢,蜿蜒曲折,逢溪越溪,遇河架橋。沒有現代化的機器設備,先人們全憑人工和精巧的工藝,或整塊石料,或數塊拼裝組合,築起了一條條青石板路。他們肩挑背馱,把石塊一塊一塊地填進泥土中,如同填進一個個安家紮根的夙願。敲擊石塊的聲音、揚起的石粉,預示着鄉村的生生不息。村與村之間,都有石板路相連,光滑而平整。我們朱家灣就有六條通往山外的石板路。一條經小禾沖、鄧家園、大義嶺通往夏塘、長沖,一條經八字沖、叢木塘通往珊田村,一條經猴古嶺、上架沖通往上架圩,一條翻過猴古嶺通往中文沖,一條經流沙坪、亭子坳、上文沖通往永興香梅,一條經祝家坳、石鏡台下通往大義圩。祖輩們的櫛風沐雨、安居樂業、春種秋收、心愿夢想,都深深烙在了這些石板路上。

小時候,每當太陽越過屋檐的稜角、投射着斑駁的光線時,我就踏上石板路,穿走在溫暖的陽光里,向村小學走去。此刻,石板路也被太陽喚醒,熱鬧起來。斜戴草帽的村民,扛着犁耙,牽着水牛,走向田野;穿着碎花襯衣的姑娘,手挽着裝滿衣服的水桶,談笑風生,來到溪邊;背着書包的我們駛着鐵圈,從人們的旁邊不斷掠過,身上軍綠色的書包在有規律地搖晃着,上面寫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到了黃昏或者放假的日子,我們這群孩子,接過大人手中的牛繩,趕着牛兒,吹着竹笛,出現在彎彎曲曲的青石板路上……青石板路像個慈祥的老者,一邊捋着花白的鬍鬚,一邊滿足地看着一道道移動的風景。石板路是多彩的、充實的,一如我童年彩色的夢想。

有路就有碑。條條青石板路,通向村村寨寨,角角落落,縱橫交錯之中,形成了十字、丁字以及Y字路口。大多數路口立有指路碑,上面刻有通往不同方向的地名,有的還在路碑石上刻着吉祥的話語,以此寄託人們美好的心愿。很多書上找不到的地名,就是通過路碑得以保存流傳下來。過往的行人,有了路碑的指引,就能夠快捷地達到目的地。作家李冰寫有一首《你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祭奠劉胡蘭烈士的,詩句中有這麼兩句:「站在你的墓前我不敢把眼淚當作祭禮,讓我好好想想你是怎樣活着?又怎樣死去?」千百年來,物換星移,朝代更替,多少路人在路碑的指引下,從山外精彩的世界走進來,又有多少家鄉的子弟在路碑的指引下,走到了山外更精彩的世界,多少生命在這裡誕生,又有多少人在這裡作古。路碑,是多少生命的路標,又是多少生命的墓碑。它們,都是生命生生不息、奮鬥不止的見證。

有路就有亭。涼亭用於路人休息安坐,遮風避雨,躲蔭防寒,一般建造在山坡之上,或者道路中央,且有水源的地方。多數是人們募捐而建,也有個人獨資建的。三垛六柱,青磚灰瓦,有的全部用石塊砌成。不同的建築風格形成了不同的特色。石柱和牆壁上,往往會刻上序文、緣首(捐建人)、對聯,記載着建造的由來,捐建人姓名,以及建造年代。「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長亭」。除了建亭子,古人也常於交通要道的道路邊植樹,在樹蔭下放置一些石墩,用於行人休息安坐,彌補涼亭的不足。人們挑擔爬坡,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之際,就在涼亭歇腳,渴了,喝點泉水,餓了,吃點乾糧。倘若正好遇到三五個親友,便聚集在亭子裡,聊天、話家常,交流信息,增進感情,其樂融融,其樂無窮。涼亭是旅途的風景,是勞動人民的港灣,是鄉村歷史活化石,蘊含着濃厚的地方文化氣息。一座亭子一首詩,一座亭子一個遙遠的故事。它們與青石板路一樣,凝聚了先人們的勤勞智慧和創意,也是先人們熱心公益、鄰里和睦、風雨同舟的見證。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隨着時代的變遷,青石板路、路碑和亭子,山區這些古代交通的傳統元素,在現代公路交通大發展的背景下,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有的早已廢棄,有的改造成了公路。青青石板路,已經在歲月里磨得光滑,斑駁的是無法安然的曾經。但這一道道獨特而古樸的風景線,卻成為人們心中永遠抹不去的歷史記憶。 [1]

作者簡介

朱文科,湖南耒陽人。中國民協會員,湖南省作協會員,衡陽市民協副主席,耒陽市政協常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