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敵戒(柳宗元詩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敵戒(柳宗元詩作)

柳宗元詩作
圖片來自搜狗網

《敵戒》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短文。這篇短文精闢闡明了對立事物之間的關係。文章指出:敵人的存在雖然是有害的,但是如果有很強的敵情觀念,能夠以敵為戒,常備不懈,奮發圖強,就能夠轉害為利。如果在失去對立面以後,就忘乎所以,必定招來無窮禍患。全文語言古樸精簡,是一篇典型的」戒「體文章。

作品原文

敵戒

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

秦有六國⑴,兢兢以強;六國既除,訑訑乃亡⑵。晉敗楚鄢⑶,範文為患⑷;厲之不圖,舉國造怨⑸。孟孫惡臧⑹,孟死臧恤,「藥石去矣⑺,吾亡無日」。智能知之,猶卒以危,矧今之人⑻,曾不是思。

敵存而懼,敵去而舞,廢備自盈,祗益為愈。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懲病克壽,矜壯死暴⑼;縱慾不戒,匪愚伊耄⑽。我作戒詩,思者無咎。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六國:指戰國時期與秦國爭雄的楚、齊、燕、韓、趙、魏。

⑵訑訑(dan四聲):驕傲自滿的樣子。

⑶鄢(yān):鄢陵,今屬河南。

⑷範文:範文子,春秋時晉國大夫。

⑸造怨:生怨。

⑹孟孫:孟孫速,春秋時魯國大夫。惡(wù):憎惡。臧:臧孫紇,春秋時魯國大夫

⑺藥石:藥物和治病的石針。

⑻矧(shěn):況且,何況。

⑼矜(jīn):自誇。

⑽耄(mào):年老,昏亂。

白話譯文

人人都知道敵人有作為自己仇敵的一面,卻不一定懂得對自己還有有益的一面;人人都知道敵人對自己有危害的一面,卻不一定懂得對自己還有有利的一面。

秦國有六國為敵,因此能夠兢兢業業,使國家強盛起來;六國已經除滅之後,秦朝驕傲自得,不久就滅亡了。晉國軍隊大敗楚軍於鄢陵,晉國大夫範文子感到憂慮。晉厲公不考慮範文子應知戒惕的意見,越發驕橫,搞得全國上下冤聲沸騰,最後被人殺死。魯國大夫孟孫速憎恨大夫臧孫紇,孟孫速死後,臧孫紇感到憂慮;臧孫紇去孟孫速家裡弔喪,哭得很悲傷,說孟孫速憎惡我,這就好像是能夠幫助我治病的良藥,現在孟孫速死了,沒有了藥物,我也活不長了。明智的人懂得這個道理,最終還可能遇到危害;何況當今某些人根本不去思量這個道理呢!

敵人存在就害怕,敵人沒了就得意忘形,解除戒備,自滿自足,這恰恰會造成更大的禍患。敵人存在,能夠提高自己的警惕,可以免除禍患;敵人不存在了,思想懈怠,反而會招致錯誤。能夠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他的德行就會光大,名聲就會遠揚。能夠預防疾病的人,才能夠長壽;自恃強壯的人,容易死於暴病;縱情逞欲而不知警戒的人,不是傻瓜就是混蛋。我寫下這篇《敵戒》詩,能夠思考其中道理的人可以免除過錯和災禍。

全文除首四句接近序文的性質外,正文基本上是韻文,隔句或逐句押韻,語言古樸精簡,是一篇較為典型的」戒「體文章。

作品鑑賞

《敵戒》作於永州。這篇短文,144個字,從秦滅六國後因自滿而亡、晉厲公戰勝楚國後反而招致內亂,以及臧孫紇對憎惡自己的孟孫速之死發出感嘆這三個事例,鮮明地指出:敵人的存在雖然是有害的,但是如果有很強的敵情觀念,能夠以敵為戒,常備不懈,奮發圖強,就能夠轉害為利。如果在失去對立面以後,就忘乎所以,必定招來無窮禍患。作者強調了憂患意識的重要性。

柳宗元的《敵戒》,揭示的是一個政治辯證法,就是在有敵國的時候,要以敵為戒,常備不懈,而在敵國消失以後,也不能忘乎所以,思想懈怠,這樣才能夠在有敵和無敵的時候,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柳宗元的《敵戒》和美國人的「敵癖」完全不同。美國人的「敵癖」思想,是一種為了保留對立面以激勵自己而故意和人為製造敵人的實用主義,是為了適應美國的政治需要,把本來不是敵人的國家非作為敵國來定位,來對待,來使用。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詩人。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永濟市)人。與 韓愈齊名,世稱「 韓柳」,「 唐宋八大家」之一。與 劉禹錫並稱「劉柳」。與 王維、 孟浩然、 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出身於中小官僚家庭,二十一歲中進士,二十六歲登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書院正字,後調任藍田尉、監察御史里行。他政治上屬於以王叔文為首的主張改良革新的政治集團,在王叔文一派執政期間,任禮部員外郎。不久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縣)司馬,十年後,又改貶柳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刺史,卒於任所。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