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旅日紀行之三(楊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旅日紀行之三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旅日紀行之三》中國當代作家楊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旅日紀行之三

周末。被人流挾裹着,不由自主匯入陪讀大軍的序列。難以免俗。

一群陪讀爹、陪讀媽,陪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聚集在培訓學校小小的休息室,或打盹,或聊天,或玩手機,或電腦處理事情,五花八門,社會縮影。

一個三四歲模樣的小女孩,獨自拿着一部手機,津津有味地觀看動畫片,敞開最大的音量,投入,沉迷。周邊的世界,形同虛設。一整個上午,不曾停歇片刻。

細看,小女孩長着一張天使般的甜美面孔,穿着漂亮的公主裙,恍若仙子降落人間。身旁,有一位外婆抑或奶奶模樣的老人,一直在打盹兒,不曾被噪音驚擾。

我無端想象,這是來陪哥哥姐姐上課的二胎娃,父母或許是忙於生計奔波在給倆娃掙昂貴培訓費的途中,或許是在過自己豐富多彩的周末,無暇顧及其它,只能由老人帶着這兩個拔節生長的娃。

這樣的場景,不是第一次看見,在培訓學校,屢見不鮮。或許,也是我們自己娃的一個側影。這一次,卻是如此刺痛我的視線。想起不久前在日本,聽領隊大川介紹,這個小小的國度所倡導的理念:「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振聾發聵,撼動心弦。

二戰後,面臨經濟崩潰、無家可歸的滿目蒼夷,日本以大量的投入來發展教育。並建立健全法制,來保障教育財政投入的有效實施。有資料顯示,其教育經費在政府財政預算中所占比重超過20%,60、70年代高峰期竟達財政收入的80%,名列資本主義世界各國之首。90年代1/3以上的成年人受過大學教育。對教育的超乎尋常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該民族認為,把錢投在教育上,讓孩子長身體,長智力,自然就有了強大的國防。孩子,才是未來的希望。他們把人,擺在了無可替代的崇高位置。以促進人的健康、全面發展,來推動社會的進步、民族的興旺。

在去京都的路上,正激情滿滿介紹當地風土人情的大川,突然停下,招呼大家快看車窗外。原來有一個小學生模樣的孩子,穿着短褲,光着腿,在路邊行走。看上去,應是校服的制式。

時至日本的冬季,最低氣溫在零攝氏度,最高不到十度。寒風浸骨,我們尚穿着厚厚的羽絨服,帶着帽子、繫着圍巾,恨不能把每一寸皮膚都裹住。曾聽聞該國度從小訓練孩子的強健體魄,冰天雪地衣不蔽體的傳說,原來並不是神話,活生生就呈現在眼前!

全車一番感嘆唏噓,繼續聽大川慷慨講述,這個國家全民追捧的明星,不是成人、不是藝人、不是偉人,而是未成年的中學生!不是追逐他們在考試分數中的耀眼光環,而是追捧他們在棒球比賽中的精彩表現,以及各種體育競技中的博弈出彩。孩子由此亦能成為民族的英雄與驕傲。

在強身健體的基礎上,注重修煉內在的涵養。日本的大學,把學生的素養放在首位,將東方的修身養性與西方的創新精神,有所揚棄地加以融合,真正做到中西合璧。

他們對自己的國民,很是注重首創精神,在二戰後短短的幾十年間,便產生了26位諾貝爾獎得主。他們的國民素質,也不得不令人刮目。在擁擠的地鐵上,不聞絲毫的嘈雜之聲,清風雅靜,似乎空無一人。在公共場合,不見人群擁擠推攘,一副彬彬有禮,謙讓適度的模樣。讓我等早已習慣家裡家外一個樣兒,一路歡聲一路高談闊論之流,在這內外有別的異國他鄉,不得不慚愧地自動收聲,有選擇地靜音。

日本對教育的大幅度、持續性的投入,所收到的成效,得以重建體無完膚的家園,迅速躋身發達國家的隊伍。

誠然,這個從人口數量到領土疆域都堪稱「小」的民族,自有其菊與刀的矛盾與局限,但對未來發展的籌謀,卻有其長遠的思慮。尤其是提出「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的大計國策,自帶一種警醒的,不容小覷的力量。

我們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可狂妄自大。一切,得靠實力說話。

正因為有如此的親歷與識見,讓我再看到自己的娃如文前提到的不可免俗地匯入司空見慣的時代大潮時,才會有前所未有的觸目驚心,與前路漫漫的任重道遠。

一個國家的興盛,民族的強勁,關鍵在國民素質的提升。在一個人口眾多,資源有限的基本國情下,當國家的實力,尚不足以支撐教育的均衡與富裕時,身為其中最基本細胞的每一個家庭,當如何反思與自立?!

如果說,教育真是最廉價的國防,那麼,正如紀伯倫的詩所言,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是國防線上的一塊磚,是民族樑上的一片瓦,關鍵看,你這張弓,能賦予劍多大的張力與射程![1]

作者簡介

楊華,四川成都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