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散工(林濡)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散工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散工》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散工

冬日的早晨,寒風凜冽,天寒地凍。

大約六點左右,西門橋頭的散工市場便呈現出一派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情景。一群衣衫不整的散工帶着各自的「家業兒」又開始了新的一天。他們或站或坐,或單獨或三三兩兩,或三五成群,有人咳嗽,有人吐痰,有人拉家常,有人發感慨。你吸一口劣質煙,我吐一口劣質煙,把整個西門橋頭弄得雲裡霧裡,鬧哄哄的。偶爾來一個用工老闆,手腳發涼且心中急切的人們便一窩蜂似的湧上去,大家七嘴八舌,問工問時,討價還價,生怕錯過了掙錢的大好機會。待用工老闆領着挑好的散工走後,剩餘的人便自動散開,然後各就各位,又在嘈雜中期望和耐心地等待着下一個用工老闆。

嗐!不得不承認,今年的用工行情比往年疲軟了一大截,可嘆僧多粥少,散工們都必須踮着腳尖兒,瞪大眼睛找活兒干。

趙有福和王石頭兒是兩個同舍兄弟,他們一個來自豫東農村,一個來自鄂北農村,雖然地域不同,口音不同,但共同的境遇和共同的進城掙錢夢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為了方便找活兒干,也為了節省開支,他倆在西門橋附近合租了一間民房,搭夥做飯,同床而寢,儼然成了相互照應的一家人。可是,無論他們怎樣掰着指頭折騰,都不能改變現實中窘迫而多舛的命運,說實話,他們已經連續好幾天沒有開張了。

七點鐘的時候,市場上來了一個頭戴鴨舌帽、身穿皮大衣的老闆。趙有福眼尖,他一眼便認出了此人是自己曾經的僱主曹萬山。去年的這個時候,趙有福在曹萬三的工地上干過活兒,他打心眼兒里佩服曹萬三的為人,認真負責,說話算話。

此刻,一種壓抑已久的興奮倏地湧上趙有福的頭頂,他扯了一把王石頭兒,小聲說:「快看,金主來了!」

王石頭兒一怔,馬上會過神兒來。兩人一起面帶微笑地迎了上去。

「呀,曹老闆啊,今兒出活兒了?」趙有福和王石頭兒幾乎同時上前打招呼。

曹萬三收住四處尋找的目光,有些驚訝地說:「咦,你們在這兒呀?我正找你們嘞!」

「曹老闆,有啥活兒,你只管吩咐!」趙有福懇切地說。

「一點兒小活兒,不大!」曹萬三的口氣比往日小了許多。

「去兩個人,咋樣?」王石頭兒興沖沖地說。

曹萬三面帶難色,欲言又止,想了想,才說:「呃,今兒活兒不多,去一個人就夠了。你們倆,誰去?」

趙有福猶豫片刻,一把將王石頭兒推上前,說:「那,讓石頭兒去吧,我昨天的活兒還有點兒尾子呢,今兒還要去了個場兒。」

王石頭兒知道趙有福這是在善意說謊,他趕緊後退一步,側過臉小聲對趙有福說:「哥,這活兒本身就是你的,還是你去吧,我再等等......」

曹萬三見狀,心裡頓時犯嘀咕,咦,咋啦?這倆人今兒咋啦?你讓我,我讓你,推三拉四的,難道怕我開賬給錢不利索不成?於是揚揚脖子,強調說:「咱都是老熟人了。還是老規矩,一把一到,不扯不鬧。」

趙有福趕緊鄭重地對王石頭兒使了個眼色,然後用粗大的手拍拍王石頭兒的肩頭兒,對王石頭兒說:「曹老闆是個好人。跟他去吧,兄弟,聽哥的話,目前,你比我更需要這份兒活干。」

這話正說到了王石頭兒的痛處,他長嘆一口氣,淚花兒在眼睛里直打轉。

「去吧,去吧。」趙有福用催促語氣再次對王石頭兒說。

王石頭兒狠了狠心,這才擤了把鼻涕,彎腰提起地上的「家業兒」跟着曹萬三快速向路邊停車的地方走去。

趙有福悽然一笑,嘿嘿,我趙有福光棍一條,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可王石頭兒不行啊,他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正眼巴巴地等着他幹活掙錢過日子呢!再說,看樣子曹萬三目前的境況也不一定能好到哪兒去,現在的老闆表面上吆五喝六的,到頭來還是在給手下員工打工的事兒多了去了!

嘿嘿,想來想去,還是我趙有福好啊,光杆司令一個,無牽無掛!

八點過後,散工市場上就剩下有趙福孤零零的一個人。他知道,過了這個時間段,今天的活兒就又要泡湯了。嗐,泡湯就泡湯吧,反正走了今天,還有明天呢!此刻,他想唱一首歌來沖淡自己內心的惆悵。可唱啥呢?嘿嘿,還是唱那首《每一次》吧,其中的那兩句歌詞他唱了這麼多年,還是沒有唱夠!

「希望還在,明天會好......希望還在,明天會好......」

他唱着,笑着,不知不覺地淚流滿面。[1]

作者簡介

林濡,本名趙林,湖北襄陽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