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瘀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毛葉鏈珠藤 |
中文名;散瘀草 拉丁學名;Ajuga pantantha Hand.-Mazz 別稱;山苦草、苦草、膽草(雲南曲靖),散血草(雲南曲靖、昭通)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管狀花目 |
散瘀草(學名:Ajuga pantantha)為唇形科筋骨草屬下的一個種。全草可入藥,主治支氣管炎,扁桃腺炎,肺熱咳血,瘡,癤,乳腺炎,脫肛,痔瘡,腫瘤,外傷出血,燒燙傷,骨折。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平展上升或具匍匐莖,從根部生出單莖或多莖。莖基部通常無葉,長7-32厘米,細弱,略呈四棱形,密被灰白色長柔毛或綿狀長柔毛。
葉柄長5毫米或幾無,具槽及狹翅,被長柔毛;葉片堅紙質,干時黑色,下面常帶紅色,長圓狀倒卵形或倒三角狀卵形,長1.5-3厘米,寬0.8-1.8厘米,先端鈍,或幾圓形,或呈3鈍尖,基部楔形,下延,邊緣具不整齊疏齒或幾全緣,具緣毛,兩面被疏柔毛,尤以下面脈上為多,側脈少數,與中脈在下面明顯。輪傘花序具4-8花,着生於幾乎全部葉腋內;花梗無或幾無。花萼紫色,漏斗狀,長5-7毫米,外面被長柔毛,內面無毛,具10脈,萼齒5,披針形或披針狀三角形,長為花萼之半或較長,等大,被長柔毛狀緣毛。花冠玫瑰紅、淡紫、紫紅或紫藍色,筒狀,挺直,基部微呈曲膝狀,長0.8-1厘米,外面被疏柔毛及疏微柔毛,有淡色腺點,內面近基部有毛環,其餘部分無毛或幾無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短,直立,圓形,先端微缺,下唇寬大,伸長,中裂片倒卵圓形,先端微缺,側裂片長圓形。雄蕊4,二強,僅前對微伸出,花絲粗壯,通常無毛或被疏微柔毛。花柱細弱,微彎,無毛,超出雄蕊,先端2淺裂,裂片細尖。花盤環狀,裂片不明顯。子房4裂,無毛。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褐色,背部具網狀皺紋,腹部有1果臍,果臍約占腹面1/2。花期8-11月,果期10月左右。
生長環境
生於乾燥荒坡矮草叢中,海拔2400-27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會澤。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雲南用全草入藥,曲靖地區內服治慢性肝炎、尿路感染、口腔炎,外敷瘡瘍腫毒,昭通地區用於骨折配方。
【彝藥】全株治慢性肝炎,尿路感染,口腔炎,瘡瘍腫毒,黃水瘡《滇省志》。全草:苦,寒。清熱平肝,解毒。用於慢性肝炎,小便淋痛,口腔破潰,瘡瘍腫毒,黃水瘡,骨折。
【別名】退血草、散血草、白毛筋骨草、地龍膽、紫背金盤、破血丹、石灰菜
【來源】唇形科筋骨草屬植物散瘀草Ajuga nipponensis Makino,以全草入藥。春夏採集,洗淨曬乾。
【性味歸經】苦,寒。
【功能主治】消炎,涼血,接骨。用於支氣管炎,扁桃腺炎,肺熱咳血,瘡,癤,乳腺炎,脫肛,痔瘡,腫瘤,外傷出血,燒燙傷,骨折。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