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敦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敦迫

漢語詞語,讀音dūn pò,意思是催逼。中文名 敦迫 拼音 dūn pò 注音 ㄉㄨㄣ ㄆㄛˋ 來源出處 《抱朴子·自敘》.

【解釋】

催逼。 [1]

【出處】

晉·葛洪《抱朴子·自敘》:「義軍大都督邀洪為將兵都尉,累見敦迫。」宋·歐陽修右監門衛將軍夫人李氏墓志銘》:「夫人自誓不嫁,宗族敦迫,其守益堅。」白蕉《袁世凱中華民國》:「詔旨敦迫,急於星火。」亦謂緊迫。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肅宗登寶位,塞望勢敦迫。」

【示例】

【竇爾敦盜御馬的故事】 康熙21年(1682年),康熙決定在 山海關外 大凌河建一個牧場,飼養大批馬匹,專供皇帝和皇家選用。於是,大片民田被強占,激起了當地農民的無比憤怒。此事被威震四方的綠林好漢竇爾敦知道後,他率弟兄們劫了朝廷的十幾匹好馬。後來,朝廷聞知竇爾敦是個孝子,派人將竇爾敦的母親和嫂子拿到,施以酷刑。得知此消息的竇爾敦萬分悲痛,為了不牽連老母,他毅然到官府投案自首,被刑部判了死刑。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賜金鞍玉轡追風趕月千里駒到圍場行獵。竇爾墩探知這一消息後,隻身潛入御馬廄,用薰香熏倒守衛,用匕首殺門丁,盜走了御馬。此舉,使綠林義士大受鼓舞,給了清廷又一沉重打擊。清軍多次圍捕,均未能將他拿獲。竇爾敦深感他活動的河北省河間、獻縣一帶無險可守,非久留之地。於是率部攻下河間府,奪取了河間府的印信和大量輜重,然後進入河北省燕山山脈,在一個名叫連環套的地方安營築寨,同清廷抗爭。這時他的義軍已經發展到了一萬餘人。有一次,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賜駿馬至圍場行獵,竇得知後,隻身下山,潛入梁營中盜走御馬竇爾敦(1683~1717),河北省獻縣人,原名竇開山,乳名二東。他上有長兄,排行第二,長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竇二敦。他出身貧苦,其父竇志忠系明朝(公元1368-1644)末年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部下的將領。為清代俠義公案小說《施公案全傳》和《彭公案》、京劇《盜御馬》和《連環套》中的豪俠。最後被清政府處死

【視頻】

【參考資料】

categorg:+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