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產品設計的底層邏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數字產品設計的底層邏輯》,副標題:深入人心,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ISBN:9787111727927。
機械工業出版社成立於1950年,是建國後國家設立的第一家科技出版社,前身為科學技術出版社,1952年更名為機械工業出版社[1]。機械工業出版社(以下簡稱機工社)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作為主辦單位,目前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2]。
內容簡介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大量的數字產品,包括各種新聞、自媒體、視頻、購物等應用和軟件。這些數字產品是怎麼設計出來的?是怎樣的設計原理讓它們簡便易用,甚至讓人上癮?設計人員在確定某個產品功能的方案時,背後的依據是什麼?這些依據真的可靠嗎?如何設計更好的產品,讓我們身處這個變動不居的時代,能擁有更豐富而從容不迫的生活?
本書旨在從心理學尤其是認知心理學出發,回答以上問題。根據人的認知特點,設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本能、行為、反思,以此為框架,本書搭建起心理學理論和數字產品設計實踐之間的橋樑,幫助設計工作者更深刻地理解設計中與「人」有關的部分,讓產品更好地:
·傳遞信息
·引導行動
·輔助決策
·營造關係
此外,本書也適合非專業人士閱讀,從書中,你能了解到認知心理學知識如何在我們每天使用的數字產品背後得到實際應用,這或許能幫助你走近認知心理學這個顯得很高深的領域。
目錄
推薦序
第1章 數字時代的古典人心/1
1.1 你好,數字生活/2
1.2 產品設計的變與不變/4
1.3 好設計的秘密鑰匙/7
1.4 產品設計與三重心智/13
第2章 傳遞信息/17
2.1 人們總是「視而不見」/18
2.1.1 看,但沒看見?/18
2.1.2 閱讀,還是掃視/25
2.1.3 視力不佳,還是注意力稀缺/29
2.2 眨眼之間的視覺加工/33
2.2.1 視覺聚光燈/33
2.2.2 視覺搜索/37
2.2.3 所見即所得,還是先入為主/42
2.3 視覺的偏好/49
2.3.1 視覺討厭雜亂/49
2.3.2 視覺依賴結構/53
2.3.3 視覺喜歡平衡/62
2.3.4 視覺尋找新異/65
2.4 數字界面的視覺語言/67
2.4.1 視覺通道/67
2.4.2 顏色/70
2.4.3 界面的詞彙和語法/79
2.4.4 結構/85
2.4.5 隱喻/89
2.4.6 美感/95
第3章 引導行動/103
3.1 大腦都是吝嗇鬼/104
3.1.1 Human牌電腦/104
3.1.2 有限的內存:工作記憶/109
3.1.3 會出錯的硬盤:長時記憶/116
3.1.4 別讓我思考/121
3.2 減少認知負荷/124
3.2.1 識別,還是回憶/124
3.2.2 選項越多越糾結/130
3.2.3 別讓我運動/133
3.2.4 認知卸載/141
3.2.5 重複與成癮/147
3.3 準備行動腳本/151
3.3.1 人機交互的時間尺度/151
3.3.2 行動的七個階段/154
3.3.3 拆解行動/157
3.4 行動與反饋/164
3.4.1 心理模型/164
3.4.2 對話形式與反饋/169
3.4.3 視覺反饋:動畫/175
3.5 信息在哪兒?我在哪/182
3.5.1 信息搜尋/182
3.5.2 虛擬空間導航/188
第4章 輔助決策/199
4.1 理解決策/200
4.1.1 我們真的理性嗎/200
4.1.2 認知偏差/203
4.1.3 大腦計較得失/207
4.2 回到設計的原點/214
4.2.1 為什麼而設計/214
4.2.2 目標、動機與期望/216
4.2.3 故事與場景/220
4.3 為改善決策而設計/225
4.3.1 決策目標/225
4.3.2 腳手架/229
4.3.3 自動化/239
4.3.4 評估決策/241
4.3.5 容錯/244
4.4 為改變行為而設計/249
4.4.1 行為設計/249
4.4.2 反思上癮模型/251
4.4.3 如何促成行動/254
4.5 為新手、中間用戶和專家設計/261
4.5.1 新手和專家有什麼不同/261
4.5.2 為新手設計/265
4.5.3 為專家設計/269
4.5.4 幫助中間用戶學習/272
第5章 營造關係/279
5.1 營造產品與用戶的關係/280
5.1.1 產品如人/280
5.1.2 數字產品的禮儀/284
5.1.3 積累信任/287
5.1.4 激發積極情緒/292
5.1.5 改善關係的關鍵時刻/296
5.2 營造用戶之間的關係/304
5.2.1 可能自我與印象管理/304
5.2.2 我們都是社會性動物/308
5.2.3 比較與競爭/314
5.2.4 分享與互惠/317
致謝/324
參考文獻/326
參考文獻
- ↑ 中國十大出版社-出版社品牌排行榜,買購網
- ↑ 企業簡介,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