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數據壓縮協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數據壓縮協議

數據壓縮協議是計算機網絡上主機之間壓縮數據的一種服務協議,在將數據發送之前,通過數據壓縮協議將數據壓縮,從而使得更多的信息可以通過調製解調器。

簡介

調製解調器(Modem)的傳輸協議包括調製協議(Modulation Protocols)、差錯控制協議(ErrorControl Protocols)、數據壓縮協議(Data Compression Protocols)和文件傳輸協議。為了提高數據的傳輸量,縮短傳輸時間,大多數Modem在傳輸時都會先對數據進行壓縮。數據壓縮協議也存在兩個工業標準:MNP5和V4.2bis。MNP5採用了Rnu—Length編碼和Huffman編碼兩種壓縮算法,最大壓縮比為2:1。V4.2bis採用了Lempel—Ziv壓縮技術,最大壓縮比可達4:1。需要注意的是數據壓縮協議是建立在差錯控制協議的基礎上,MNP5需要MNP4的支持,V4.2bis也需要V4.2的支持。並且,雖然V4.2包含了MNP4,但V4.2bis卻不包含MNP5。

評價

多數高速MODEM和許多2400BPS MODEM都包括某種形式的數據壓縮技術。在將數據發送到另一端的MODEM之前,數據壓縮協議將數據壓縮。通過壓縮數據,更多的信息可以通過MODEM,結果是增加了MODEM的吞吐量。像差錯控制一樣,MODEM的數據壓縮技術通常有兩種:一種是CCITT規範,另一種是MNP協議。CCITT V.42bis規範定義了一個用於與V.42差錯控制協議結合的數據壓縮協議MNP協議包括兩種數據壓縮方式,即MNP 5類和MNP 7類。MNP 5類使用Huffman編碼或運行長度編碼這兩種壓縮算法將數據壓縮兩倍(即壓縮比為2:1),而MNP 7類可將數據壓縮三倍。這就意味着,一個調製速率為2400BPS的MODEM將提供最高到7200BPS的吞吐量,相當干連到一個高速的串行口上文件傳輸是數據交換的主要形式。在進行文件傳輸時,為使文件能被正確識別和傳送,需要在兩台計算機之間建立統一的傳輸協議。這個協議包括了文件的識別、傳送的起止時間、錯誤的判斷與糾正等內容。常見的傳輸協議包括ASCII、XModem、YModem和ZModem。[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