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件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文件費是中國的一個專有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文件費(DOC,全稱為Document),在貨代行業中,文件費(DOC)有2個費用,一個是船公司收取的DOC,固定收費,按人民幣收取。另一個是目的港收取的DOC,也算是目的港的基本費用之一,目的港代理按美金收取,每個代理收費不一樣。

DOC文件費的收費標準

DOC是按票收費的,每票多少錢不等,分船公司,有的100+元,有的150+,不一樣以實際收費為準。

以目前深圳出口為例,目前DOC的收費標準已經提高到了RMB200+/票或者等值的美金,由於各公司匯率不一,所以有的收USD30+,有的收USD35+,但是基本很多船公司都已經不收美金,直接用RMB計價。

在深圳出口初期,人民幣還未升值前,一直的標準是USD15+(美金15元),RMB120+/票,但是隨着人民幣的不斷升值,船公司感覺以前的收費標準,已經趕不上通脹水平,所以,慢慢調整了DOC的收費標準,從原來USD15+,一直慢慢上漲到,USD18,USD22(RMB150),USD25。到2010年3月份,再次將費用從原來RMB150+標準提高到RMB200的標準。目前深圳還未跟隨漲價的船公司就只有馬士基,仍然收RMB150/票,但是深圳天捷預計,估計也堅挺不了多少。

在未來的時間,隨着人民幣不斷升值,DOC費用有可能繼續漲價,這些都是由於我國出口貨主在國際貿易中處於弱勢地位照成的,我們不再做過多的評論DOC費用是否合理的問題,但是在從事FOB貿易的客戶,就必須無條件向船公司支付DOC,THC,ORC這些費用。

DOC費用屬於FOB費用的範疇,報價為FOB的出口方必須支付。

FOB費用

FOB是一種常見的國際貿易術語,是主要的成交方式之一。在我國的貿易出口中,FOB是占比最多的一種貿易成交方式,FOB的全稱為Free on Board,船上交貨也叫做離岸價,從它的英文全稱來看,on board在船上,在船上,free免費,也就是說,貨物在上船之前,客戶不需要再額外支付任何的費用。貨物在上船之前的所有費用都是由賣方,也就是供應商來承擔,而貨物在上船之後則是由買家來承擔。在風險方面也是,在貨物上船之前,所有的風險由賣家供應商來承擔,而在上船之後風險則轉移給買家,也就是客戶那邊,他的貨代是客戶指定貨代。

FOB費用主要包括:訂艙費,拖車費(trucking fee),報關費(custom clearance fee),碼頭操作費(THC),文件費(DOC),進倉費等。如果不是櫃貨(FCL),是散貨拼箱(LCL),則會產生拼箱費(CFS,有時成內裝費)等。假如貨代為客戶指定,則會產生進倉費和操作費(handling fee)。

常見費用如下:

Trucking Fee(拖車費)

Booking Fee(訂艙費)

Custom Clearance Fee(報關費)

O/F(OCEAN FREIGHT基本海運費用)

ORC(Origin Receiving Charge本地出口附加費,始發地交接費用)

THC(Terminal Handling Charge碼頭費用)

CFS(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拼箱費,內裝費)

DOC(Document文件費用)

T/R(Telex Release電放費用)

AMS/ACI(America Manifest System出口北美貨物預申報費用)

ENS(Entry Summary Declaration入境摘要報關單)

Warehouse Charge(進倉費,卸貨費,倉庫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