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化古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文化古蹟詳解:萬里長城-八達嶺【明.延慶】萬里長城之八達嶺段位於北京市西北的延慶縣境內。

八達嶺是我國明長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之一。它盤旋游臥於延慶縣境內的崇山峻岭之間,不見首尾,像是一條巨龍在低嘯遊動,氣勢磅礴。八達嶺因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曾有「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之說,今山崖高處仍留有「??

八達嶺始建於明朝洪武帝初年,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用磚石重修,明清兩代又屢經修葺。關城有兩個門,西門稱「北門鎖鑰」,東稱「居庸外鎮」。兩門的券洞上置平台,台周用磚壘砌垛口,平台的南北各開豁口。東門平台與關城城牆相連,西門平台與長城相連。

關城和城牆都是由整齊的條石和大型城磚砌築的,極為堅固。八達嶺長城的城牆平均高達7.8米,最高處達14米,牆基寬6.5米,頂寬5.8米。城牆的兩側間隔着設置有敵台、牆台、宇牆、垛口、望洞、射孔等防禦工事。北門外的岔道城是明代守軍的前線指揮所,可以同時駐守七、八百人。

十三陵【明.昌平】

十三陵是中國明代13個皇帝陵墓的總稱。位於北京市昌平縣天壽山下。明代遷都北京後,自成祖朱棣起,至末帝思宗朱由檢止,共十四帝,除景帝朱祁鈺因故別葬金山外,其他皇帝均葬此。依次為成祖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毅宗思陵。十三陵是一個整體性強、布局主從分明的大型陵墓群。清初明陵遭破壞,乾隆年間曾進行修繕。1956年發掘定陵。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三陵的範圍與布局

十三陵陵區面積約40平方公里,東、西、北三面環山,依山勢建圍牆。正門大紅門開在南端,在各山口、水口處建關城和水門。大紅門前有石牌坊下馬碑。牌坊為五間六柱,廡殿頂,東西通寬33.6米,高10.5米,為中國最大石坊。大紅門南向,券門三洞,無木架,全部磚石結構。單檐,廡殿頂,頂覆黃瓦,紅牆,白石基礎,東西長37.6米,南北寬11.4米。門南兩側各有下馬石碑。門東北部為拂塵殿,為皇帝祭陵更衣所在,今僅存遺蹟。門北為總神道,直達長陵。

神道長約1060米,南端建有大碑樓,重檐歇山頂,頂覆黃琉璃瓦,四面開門。內立「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樓外四隅各立雕龍華表。碑樓北神道兩側立石望柱和巨大的石象生18對,相向而置。計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各4,皆2蹲2立;石人12個:武臣、文臣、勛臣各4個。再北為石柱組成的牌樓式欞星門。神道北段有支路,通向各陵。


十三陵陵園形制

各陵自成陵園,規模大小不一,形制大致相同。陵園各建在山前,都有圍牆,門前豎無字石碑。祭祀建築規模都較大,三五間不等,兩旁多建廊廡。殿後過牌樓門有石五供,再後有明樓、寶城。各陵葬皇帝一人,皇后人數不等。明樓為方形高樓,重檐歇山頂,正面檐下嵌匾,書陵名。樓中豎石碑,刻皇帝廟號、諡號。長陵陵園規模最大,寶城直徑340米。祭祀宮殿面寬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有三層白石橫杆環繞,內有32根直徑1米以上本色楠木巨柱,面積1956平方米,雄壯雅潔,為國內僅見。除思陵外,各陵陵園左右均設有神宮監神馬房石牌坊祀祭署


定陵地宮及遺物

前有磚隧道石牌坊石隧道金剛牆,隧道券接玄宮。玄宮分為前殿、中殿、後殿與左右二配殿,全部為石材起券結構。各殿間有石券洞相通,券洞前雕額枋、檐瓦,下作須彌座。洞內設漢白石雙扇石門。各門內均有自來石頂門。前、中兩殿地鋪方形澄漿磚。後殿和兩配殿地鋪花斑石。玄宮連同隧道券前後長87.34米,左右橫跨47.28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

玄宮中殿設石供案三,案前均設黃琉璃五供,後殿有棺床,磚石結構,床上中為萬曆帝棺,左為孝端後棺,右為孝靖後棺,棺床上下放置隨葬器物、諡寶、諡冊等。萬曆帝棺床有金井。左右配殿也各有棺床、金井,唯無棺、器物。

出土器物有帝后冠服、織錦匹料、金器玉器銅器、瓷器、木器、錫器、諡冊、諡寶、金元寶、銀元寶等各類器物近2648件。帝用翼善冠,全用金絲編就,並附有雙龍戲珠,十分珍貴;織錦匹料多成卷狀,中部加腰封,書寫織造時間、地點、名稱、尺寸和各種匠作姓名等,史料價值很高,但多有腐朽。

1954年,文化部文物局對長、景、永三陵進行了整修。1958年整修定陵的地面建築與地下玄宮,1959年建定陵博物館。1986年又着手修繕昭陵。現歸十三陵特區管理。


焦莊戶地道戰遺址【抗戰時期.順義】

頤和園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公元1750年,時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時期;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軍軍費等款項重修,並於兩年後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晚年的頤養之地。從此,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898年,光緒帝曾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變法失敗後,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頤和園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頤和園成為中國最高統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緒在這裡坐朝聽政、頒發諭旨、接見外賓……。5、真覺寺金剛寶座【明.北京】。[1]

盧溝橋【始建於金.北京】

周口店遺址【舊石器時代.房山】

雲居寺塔及石經【隋、唐、遼、金.房山】

獨樂寺【唐.薊縣】

平津戰役指揮部舊址【1948.楊柳青】


頤和園【明、清.北京】

1924年,頤和園闢為對外開放公園。頤和園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平方公里,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園中有點景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000餘間古建築,面積70000多平方米,古樹名木1600餘株。其中佛香閣蘇州街石舫長廊十七孔橋諧趣園 、大戲台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

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芸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長廊沿線、後山、西區組成的廣大區域,是供帝後們澄懷散志、休閒娛樂的苑園遊覽區。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排雲殿建築群起自湖岸邊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領全園。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互異。煙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閱看耕織圖畫柔桑拂面,豳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此閱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村野情趣。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仿佛置身於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復廊,足諧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築。

多年以來,頤和園管理處以"文化建園"為宗旨,用"一種精神五種意識六個一流"的企業文化統領職工,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環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觀為頤和園的核心保護內容,建立了完整的頤和園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頤和園加快了建設和保護的步伐,先後投入巨資恢復了四大部洲、蘇州街景明樓澹寧堂 、耕織圖等景區,積極參與周邊環境改造,延續頤和園的歷史人文環境,恢復了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設了國內園林系統內最先進的文昌院博物館。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優美的自然環境景觀,卓越的保護管理工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徵。近年來,頤和園先後獲得了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等諸多榮譽稱號,2000年順利通過國際標準化的ISO9000和14000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使頤和園的管理、保護、研究邁上了規範、科學、法制的管理軌道。目前,台灣已發掘的史前遺址有1000多處,給中華民族大家庭留下了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近百年來,考古學者在台灣島上發現了大量古人類文化遺址,發掘了大批古代文物,用大量事實充分證明,台灣的史前文化與祖國大陸有着密不可分的淵源關係,其每一個發展階段,在文化內涵上都與大陸原始文化息息相關,同屬一個文化系統。

台灣舊石器時期的人類遺址相對較少,主要有台南左鎮鄉的人類頂骨化石遺址與台東長濱鄉的八仙洞遺址。

左鎮人。1971年11月,台灣學者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人類右頂骨殘片化石。1974年1月,又在同一地點採集到人類左頂骨殘片化石。根據右頂骨的氟及錳含量研究,這是距今2萬至3萬年前的舊石器後期的人類化石,被稱為「左鎮人」。這是目前台灣發現的最早人類化石。但這裡未發現任何舊石器時代的器物,因此考古學家推斷,這些人類化石很可能是長濱文化人的遺骨。考古專家認為,「左鎮人」的牙齒結構、體質形態與福建清流、漳州、東山等地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屬同一起源,應是從大陸東南遷移台灣的。

長濱文化遺址。1968年3月,由台灣大學地質學系林朝榮教授調查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海蝕洞穴時發現。後經挖掘,出土一大批石器、石片、骨角器、魚骨、獸骨、糧食殘渣等3000多個器物。經鑑定,確認此處為台灣首次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層,即舊石器文化層。歷史學家李濟博士將之命名為「長濱文化」。長濱文化屬於典型的礫石器文化,是經由中國華南傳進台灣的。以碳十四測定,長濱文化遠溯到1.5萬年前。此文化證明,在更新世末期前,台灣與大陸連接時,台灣就已成為大陸舊石器晚期人類的活動場所。

台灣新石器文化較為豐富,分布廣泛,在台北台中台南台東等地均有所發現,典型者主要有大坌坑文化、風鼻頭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恆春史前文化、角洞文化與麒麟文化等遺址。

大坌坑文化遺址。大坌坑位於台灣北部的台北縣八里鄉(谷稱八里坌)埤頭村的觀音後山北麓。1958年,台灣學者在八里鄉一帶發現多處古遺址,其中以遺物分布的範圍及多寡論,大坌坑居首位,這是台灣北部所發現的最大遺址之一。出土的石器主要有扁平石鑿、有段石鑿、磨製大鋤與磨製石鏃等;陶器有素麵無紋飾或有剌點紋、方格紋等;青銅器以在台灣首次發現的一青銅鏃為代表。最重要的是發現了青銅鏃、古錢幣與古瓷器等典型的大陸中原器物。

該遺址呈現多層的文化層。第一層是繩紋陶文化層,第二層為赤褐色素麵陶文化層(圓山文化層),第三層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最下一層出土的陶片為棕黃色或紅褐色,多有繩印紋。其中出土的最下層陶片及石器,是台灣成為海島後最早的文化之一——新石器文化的遺存。經碳14測定,該文化屬距今5000年至此7000年前的繩紋陶文化晚期。

圓山文化遺址。位於台北市圓山動物園內,早在清光緒二十三年,即1897年就被發現。台灣光復後,考古工作者先後進行過多次較大規模的挖掘,獲得豐碩成果。該文化距今有3500年至4000年,包含上下兩個文化層。上層是早期圓山文化,主要部分是個堆積厚度達到2米以上的貝層,發現大量人類食用後的貝殼、獸骨和使用後的器具。下層為晚期圓山文化,主要出土的是帶有繩印紋的陶器,這是繼大坌坑文化之後,台灣北部盆地發現的最古老的史前文化,因此也稱下層大坌坑文化。台灣考古學者推斷,圓山文化人可能是從今日廣東省的海豐到廣州之間的沿海地區遷移而來的。卑南文化遺址。位於台東縣卑南鄉南王莊,為日本人發現。到目前共出土土石棺1000多具,各類文物及器具等達1萬多件,是目前台灣所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類遺址。該遺址出土的大量石器,外表光滑細緻,稜角突出,比例對稱。不論是石刀、石鐮、石鑿、石鏃或其他石器,製造水平較高,是新石器時代最盛時期的代表性石器。陶器有紡錘、陶壺、陶罐、陶杯等。此外,還有玉環、玉簪、管珠等物器。經測定,該遺址為距今3000年前的文化遺址。考古專家分析,卑南文化雖帶有若干恆春半島文化的要素,但已有相當大的進步,與浙江的良渚文化、福建的曇石文化、江蘇的青蓮崗文化相近似。同時,專家考證認為,該文化與泰雅族、阿美族存在着某種關係。恆春史前遺址。恆春半島位於台灣島最南端,史前遺址極為豐富,其中規模最大者原有2處。一處在鵝鑾鼻燈塔附近,另一處在墾丁石牛溪東畔海拔約束30米的台地上。從出土的長方形石棺、仰身直肢葬及長頭長身的骨骼特徵分析,專家認為,這些文化特徵與泰雅、阿美兩族最為接近。出土文化中最為重要的是有大量、完整的帶有連續菱形花紋的彩陶片,這是台灣1000餘處史前遺址中最大的彩陶文化。該彩陶文化屬黃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即河南仰韶文化。

鳳鼻頭文化遺址。分布在台灣島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台灣島南端及澎湖列島。其典型代表是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遺址,包含各文化層的遺物。上層為刻紋黑陶文化層,中層為印紋紅陶文化層,下層為大坌坑文化層。該遺址是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遺址。出土較多石斧、石鋤頭與石鐮等生產工具。一般認為它是由大坌坑文化發展而來。[2]

相關視頻

世界10大神秘古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