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化軟實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化軟實力

 

 

 

軟實力是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力量,是世界各國制定文化戰略和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參照系。表面上文化確乎很「軟」,但卻是一種不可忽略的偉力。任何一個國家在提升本國政治、經濟、軍事等硬實力的同時,提升本國文化軟實力也是更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不僅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也是我國建設和諧世界戰略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總書記圍繞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四個方面所作的精闢闡述,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本指引。

中文名

文化軟實力

目錄

概念簡介

相關分析

問題探討

概念簡介

軟實力是近年來風靡國際關係領域的最流行關鍵詞,它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對國際關係的看法,使人們從關心領土、軍備、武力、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地域擴張、軍事打擊等有形的「硬實力」,轉向關注文化、價值觀、影響力、道德準則、文化感召力等無形的「軟實力」。

「軟實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提出來的。1990年,他分別在《政治學季刊》和《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變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質》和《軟實力》等一系列論文,並在此基礎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譯本《美國定能領導世界嗎》一書,提出了「軟實力」的概念。約瑟夫.奈指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硬實力和軟實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時代,軟實力正變得比以往更為突出。」

中國的「軟實力」一說,則源於一位美國記者的報道,意思是說「對中國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種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響力的自然增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指出:「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的GDP、硬件設施等,而文化、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

相關分析

中國文化軟實力的現狀:中國對於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推介處於「原生態」狀態,優秀的文化傳統資源優勢並未充分轉化成為強大的現實生產力;文藝演出、語言文化、圖書出版等文化領域面臨着「文化赤字」;對於中國文化形象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視了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創新和改造。

「把文化軟實力的概念寫進黨代會的報告,說明執政黨在推進社會發展中越來越重視文化的作用。」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重要的精神支柱,強調文化的力量,既能豐富人民的社會生活,也能創造不同於科技、經濟等的新的發展動力。

中共十七大報告洋洋灑灑,生態文明、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服務型政府等新名詞不斷湧現,解讀它們,需要新的實踐。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報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背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曾將綜合國力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兩種形態。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解讀〕報告這一新提法,表明我們黨和國家已經把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戰略着眼點,文化軟實力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一個民族的復興,必須有文化的復興作支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而繁榮興盛中華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為根本途徑。

為此,就要樹立「文化軟實力是重要國力」的觀念,把文化產業列入國家戰略,大力推動和扶植文化產業。要詳細制定文化發展戰略目標、戰略措施和文化發展政策,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推動其發展成為國家戰略性產業,做到「國家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當代中國文化與發達國家經濟的關係呈現出相當複雜的形態。

當前,中國政府對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問題有着自己的主張,提出了中國自己的文化安全觀,改革開放以來歷任國家領導人的文化立場,多在於強調合而不同,求同存異,鼓勵和加強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文明對話。中國也開辦了孔子學院和語言文化學院,希望有3000萬甚至3億的外國人都來學漢語。中國的文化政策層面卻顯得氣象不足且特徵不夠鮮明。

中國文化要出好作品,不能僅僅停留在號召意義上,也不能僅僅停留在模仿層次上,必須批量生產,規模推出文化精品,這就需要市場的投入。但文化市場也是個難題,因為中國人懂文化的不懂市場,懂市場的不懂文化,甚至是懂文化的看不起市場,懂市場的也看不起酸文人。

問題探討

因此,需要解決以下四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官方應有文化的高度。第二,熟悉市場,了解全球的市場,知道誰在消費和需求中國的東西,否則就會導致產品過剩或者嚴重錯位。相對於全國平均收入水平,文化產品總體上仍屬於奢侈品,很多人受經濟條件約束卻消費不起。這些都制約了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的良性發展。第三,中介環節問題,主要是體制性問題,需要有一種彈性的合作性的制度、財務制度等,否則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最後很可能是債台高築,官司纏身。第四,專業和思想的介入,即邀請一批真正的專家、學者和撰稿人,吸收、改編他們的思想以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解決路徑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首要資源和重要基礎。要充分發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優勢,全面認識祖國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與時代特徵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與人民的生活和國家的行為相聯繫,自覺實現民族文化現代化的轉換。要大力推進民族文化創新工作,加大制度創新力度,加快構建文化傳播體系,使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通過各種媒體傳遞到世界各地。 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構建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是繼北京奧運會後我國舉辦的又一個世界盛會。舉辦世博會是上海在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將大大推進上海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世博會已經經歷了150多年,而上海世博會將成為在我國、也是在發展中國家第一次舉辦的綜合性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將為全面推進中華文化的復興、展示和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提供一個很好的契機。 20世紀80年代,西方學者提出了「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軟實力指的是一種能力,它能通過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誘達到目的,是一國綜合實力中除傳統的、基於軍事和經濟實力的硬實力之外的另一組成部分。這一概念的提出,明確了軟實力的重要價值,將它提高到了與傳統的「硬實力」同等甚至比其更為重要的位置,人們也開始從關注國家軍事、經濟力量等有形的「硬實力」,轉向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價值觀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無形的「軟實力」。

在21世紀,綜合國力的博弈對一個國家在未來世界秩序中的排序起着關鍵性作用。文化軟實力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在國與國之間的影響也在不斷地擴大,世界大國紛紛重視軟實力的建設,這是與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相伴隨的,也是與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強盛和自信相統一的。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把它作為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標誌着我們黨對文化建設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境界。

上海能夠舉辦世博會以及世博會自身的國際影響力,不但惠及經濟層面的硬實力,也會帶來間接效益,尤為突出的便是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國的文化也呈現出交流與交鋒、合作與較量的新格局,文化已經成為西方國家顛覆和控制別國、實現自身戰略意圖的重要工具,文化領域已經成為政治鬥爭和意識形態較量的重要領域。所以,大力提升本國的軟實力已在國際主流社會達成共識。

1. 世博會是舉辦國展示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水平的窗口。經過新中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我國的國際話語權也擁有了更廣闊的空間。2010年上海世博會又為展示中國文化、增強人民的文化自覺提供了寶貴的契機。世博會的價值有四個「大」,即大展示、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它對於中國的展示,既是國家形象的宣傳,又是中華文化的傳播。我國要借這次世博史上規模最大的博覽會為載體,充分展示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改革開放以來的光輝成果和中國城市的美好生活,為未來帶來信心,給未來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源。

2. 中國通過學習世界文明使文化影響力得到提升。在展示現代中國的同時,還需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中國的軟實力與一些西方國家還存在着差距,相對於硬實力的顯著提高,文化軟實力亟待加強。

所以,除了展示中國,我國也要面向世界,虛心學習,把世博會當作中國人民擁抱人類文明最新成果的一次絕好機會,展示和學習並舉。園區參展國的城市建築和城市生活實踐,既代表了先進的科技水平,又濃縮了各國歷史和文化,這樣不出國門就能和全世界優秀城市進行「無縫對接」,對拓寬國民的視野以及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中國文化更可以通過與世界各種文明的交流、碰撞得到發展和升華。 文化是國家的根脈,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只有認識文化的價值,重視文化建設,才能大力發展、大有可為;只有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地位相適應的文化優勢,我們才能在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和碰撞中掌握主動權,有效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為此,必須從戰略上思考和謀劃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第一,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文化軟實力的構建需要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和管理體制。只有通過深化改革,改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做法規定和體制弊端,才能為文化的繁榮開闢廣闊空間、提供強大動力支持。通過世博會,加快完善政府職能,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增強依法行政和服務社會的觀念,強化服務意識,簡化審批手續,提高工作效率,為促進文化軟實力的建設提供服務。

第二,要進一步吸收世界各國優秀的文明成果以及各國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價值。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政治價值,公共服務、終身教育、生活質量、生態文明等社會文化價值,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為我所用,促進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不斷提升。比如申博後,上海總結了「胸懷祖國、不負使命的信念,萬眾一心、頑強拼搏的作風,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風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質,自信從容、博採眾長的風範」等五種精神,積極發揚這些精神,對市民素質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

第三,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一直影響着國人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與人生追求。首先應摒除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創造性地吸收、消化傳統文化的營養。比如吉祥物「海寶」,是以漢字「人」作為核心創意的,可以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內涵,展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經濟、社會以及人的精神面貌的巨大變化。其次要通過「走出去」戰略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輸出能力,使我國在經濟總量列為世界強國以後,自覺轉型為價值和文化意義上的強國。

第四,着力增強硬實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文化軟實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又好又快發展。一方面,增加商品和服務的文化含量,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文化產業展現了蓬勃發展的生命力,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通過世博會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規範外資引進和文化產品進口,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

第五,大力開展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教育工作,促進公民素質的提高。上海世博會籌辦期間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禮儀教育,有利於提升城市的人文內涵和精神文明;在運營期間票務、市內交通等方面公民的積極配合,也要求其具備健康的群體心理和良好的素質。帶動社會道德規範、法制規範和行為規範建設,促進全黨全民族素質的提高。這也將成為世博會結束以後,留給上海乃至中國極為寶貴的財富。

總之,上海世博會的效應不只限於184天,還將長遠地發揮。通過世博會的主辦,努力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城市發展之路,將對城市形象、基礎設施和生活環境的改善產生綜合性和潛在性的影響。隨着中國經濟和政治的發展,文化建設的新高潮即將到來,通過構建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將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芒。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要掌握民族文化的靈魂和核心要素,立足本國、本民族的文化,保持本國民族特色,才可能藉助獨特的民族文化使世界認識自己,從而走向世界。如何在對外文化傳播和交往中既體現中國文化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又符合世界的視角,成為了中國在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所面臨的必須解決的問題。

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提升國家形象的國際親和力 國家形象的國際親和力,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的直接體現。我國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全方位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特別要重視國內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統籌協調。一方面,和平的國際環境是國內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和諧的國內社會是對外展示的最好形象。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為提升我國國家形象的國際親和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外文化交流工作和對外宣傳工作的最重要任務,是要把科學發展觀有關國內的「和諧發展」與國際的「和平發展」的豐富內容,準確有效地傳遞給外部世界。要讓儘可能多的人們理解,中國已經取得和將要取得的發展成果,不僅意味着中國越來越「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而且意味着中國越來越「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

近幾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出訪的時候,身體力行地宣傳「和諧世界」理念中蘊涵的中華文化思想,充分展示社會主義中國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形象,懇切表達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美好心愿,為提升我國的國家形象的親和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提升國家形象的國際親和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重視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包括吸收各國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價值,如保障人權、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政治價值,公共服務、終身教育、生活質量、生態文明等社會文化價值。2008年北京奧運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口號,表達了各國人民共同心愿。  提升國家形象的國際親和力的關鍵,是我們不僅在口頭上而且要在行動上把「和諧」、「共享」的理念當作外交政策和國內政策的共同理念,積極履行國際義務,認真執行國際規則。近幾年來,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重要國際組織,簽署了多個公民權利保護和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國際公約,倡導並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同時為推動「南南合作」、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抵禦亞洲金融危機、推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解決非洲國家債務問題、促進伊朗核危機和平解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等等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貢獻。

提升國家形象的國際親和力不僅涉及國家行為,也涉及公民的個人行為。中國的科學家、藝術家、體育明星都是很有影響力的形象大使。中國遊客、留學生、商人、官員等在其他國家的言行舉止同樣也會被看作是中國人的文明水平的代表。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不僅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核心目標,而且是提升國家形象的國際親和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當務之急。

結合傳統智慧和現代文明,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努力「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這是增強國際社會對我國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的重要途徑。 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的一個基礎性工作就是弘揚中華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僅具有歷史文獻和文明遺產的價值,也是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並以包容性的特徵彰顯其全球性價值。我們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挖掘和保護各民族文化遺產,在國內進行教育傳授,去國外參與文明對話。

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的一項迫切任務,是認真總結現代化建設的「中國經驗」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這需要我們研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資源,提煉中華民族在思考和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群己關係、公私關係、義利關係、理欲關係、仁智關係等問題上的傳統智慧,總結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的途徑和經驗。

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的一個長遠之計,是不斷創造出體現民族文化活力和生機的新作品、新成果。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這不僅是對於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普遍要求,而且也指出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的關鍵所在。我們的學者、作家、藝術家能否不斷創造出文化精品,我們的企業、地區和文藝院團能否逐步形成一些國際知名的文化品牌,是衡量我們的民族文化是否具有強大而持久的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標準。

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必須加快構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在信息社會,文化的傳播能力已經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決定性因素。一個國家文化的影響力,不僅取決於獨特魅力的文化內容,也取決於先進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要做大做強主流媒體,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的輿論力量,同時高度重視互聯網的運用與管理,使之成為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新引擎。

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需要我們發揮多種力量的積極性,向中華文化的傳播廣度和深度進軍。當前,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渠道豐富多樣。我們不僅要發揮各級政府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作用,而且要發揮民間團體和公民個人的作用;不僅要發揮文化單位和外宣部門的作用,而且要發揮旅遊、商貿、會展、教育、科研、體育、僑務等各個部門的作用。在對外文化宣傳中,我們也應該根據文化傳播的不同內容和不同對象選擇最為適合的傳播形式,使中華文化為世界上更多的人們了解、理解和認同。

推進文化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斷提高我國文化的總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不僅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任務,也是文化多樣化背景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工作重點。

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前提下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雙重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僅是物質生產領域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而且是精神生產領域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作為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文化產業的成長和發展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作為一種以文化為內容的現代產業,文化產業的拓展和提升則有助於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加強國家形象的國際親和力和民族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為了完成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雙重任務、實現提高硬實力和提高軟實力的雙重目標,文化產業的發展應該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提供的新的政策空間和經濟動力。2005年年初,國務院發布《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一年以後,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地提出要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形成一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和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黨的十七大進一步要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 創新是文化的靈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提高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文化領域的創新,首要條件是形成一個使儘可能多的人們競相迸發創新智慧、使各方面創新人才大量湧現的制度環境、文化環境和教育環境。

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實現文化產品的內容創新和文化生產的方式創新,培育新的文化業態、提高和擴大文化信息的傳播速度和覆蓋範圍,是提升我國文化競爭力的發展重點。不僅要在以數字化、網絡化為主的新的文化業態中實現創新,在傳統文化產業部門也要依靠現代科技改造和提升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市場轉型升級,實現內容、形式、管理、營銷等多方面的創新。 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根本指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