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屏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屏鎮東連茨院回族鄉,南接桃源回族鄉、大水井鄉,北與小寨毗鄰。縣城北依文屏山,西靠嘟嚕坡,依山而建,南臨文屏壩子,地勢緩平。[1]

文屏鎮系中共魯甸縣委、縣人民政府駐地。位於縣境東部,東連茨院回族鄉、桃源回族鄉,南接江底鄉,西北與小寨鄉毗鄰。全鎮國土面積87.75平方千米,海拔1917米,年平均氣溫12.1℃,降雨量850毫米。鎮政府所在地距昭通市政府所在地昭陽區27公里,距雲南省會昆明372公里。境內地勢平緩、交通便利,公路通車到村社,巧威公路6.5公里過境線中分全鎮而過。

文屏鎮下轄民富、石橋、保健、文昌宮、太陽湖、臥龍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及聯合、硯池山、安閣、馬鹿溝、普芝嚕、岩洞6個村民委員會,共14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8760人(2017年),全鎮居住着回、苗、彝等九個少數民族。全鎮139個村民小組通電、通路,91個村民小組通電話,電話普及率在60%以上。

中文名稱:文屏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

地理位置:縣境東部

面 積:87.75平方千米

人 口:88760人(2017年)

方 言:西南官話

氣候條件:乾燥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雲C

平均海拔:1917米

歷史沿革

因魯甸山而得名。魯甸,系彝語地名。魯(諾),為彝族稱號,甸(迪),意為平地、水草壩子,即彝族居住的平壩之意。清置魯甸廳。1913年置縣。

2000年,魯甸縣轄3個鎮、9個鄉:文屏鎮、龍頭山鎮、水磨鎮、茨院回族鄉、桃源回族鄉、江底鄉、小寨鄉、樂紅鄉、火德紅鄉、龍樹鄉、新街鄉、梭山鄉。

2001年,全縣轄1個鎮、11個鄉、2個民族鄉:文屏鎮、小寨鄉、大水井鄉、火德紅鄉、龍頭山鄉、翠屏鄉、樂紅鄉、龍樹鄉、水磨鄉、鐵廠鄉、新街鄉、梭山鄉、桃源回族鄉、茨院回族鄉。

2006年,撤銷鐵廠鄉和水磨鄉,設立水磨鎮,新設立的水磨鎮管轄原鐵廠鄉和水磨鄉管轄的行政區域範圍,鎮政府駐原鐵廠鄉政府駐地;撤銷龍頭山鄉和翠屏鄉,設立龍頭山鎮,新設立的龍頭山鎮管轄原龍頭山鄉和翠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範圍,鎮政府駐原龍頭山鄉政府駐地;將大水井鄉的馬鹿溝村委會和桃源回族鄉的普芝嚕、岩洞2個村委會劃歸文屏鎮管轄。

經濟發展

全鎮共有耕地35706畝,人均有地0.56畝。糧食總產量1382萬公斤,人均有糧266公斤。主要產業是糧食、畜牧養殖、林果種植等。其中: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烤煙、玉米、洋芋、小麥等,農副產品有蘋果、核桃、梨、桃、板栗等。2007年,全鎮生產總值達到27260萬元。其中一、二、三產業總產值分別達到16324萬元、4987萬元、5949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2981萬元,年增長率10.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8.3萬元,年增長率10.8%。農民人均純收入1870元,年增長率11%,人均增加175元。

鄉鎮企業健康發展,全鎮共有鄉鎮企業363家(其中製造業15家,建築業25家,養殖業65家,交通運輸、倉儲業97家,批發零售業111家,住宿餐飲業35家,社會服務業15家),生產糧食製品144噸,糕點35噸。從業人員1375人,總產值5071萬元,營業收入8310萬元,實現利潤664萬元,利稅總額770萬元,上交稅額106萬元。

基礎設施

城鎮建設有條不紊,形成以文化廣場為中心,新區開發為依託,縣城過境線為中軸的城區建設新格局。其中文化廣場4.1萬平方米,新區建設22.8萬平方米。

鎮境內縣屬教育機構有縣一中、縣二中、縣一小、縣二小、縣三小、職業中學、教師進修學校、縣委黨校。鎮屬教育機構有中學一所,有學生1600人,該校實行開放式教學,封閉式管理。另有完小5所、點校7所,共有學生704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8.4%。鎮境內醫療機構有縣醫院、中醫院、防疫站、保健站及鎮屬衛生所11個,有醫務人員480多人,開設床位380個,另有大型醫藥超市7個。

特色名產

硯池山蘋果──昭通蘋果優良品種之一,年產100多萬公斤;有理世牛乾巴、「聖崴」麥芽糖、雲香瓜子等。另外全鎮還退耕還林7172多畝,分別種植紅梨、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果。

發展規劃

未來五年的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繼續實施「富民強鎮」戰略,振奮精神、開拓創新,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支柱產業培育、人口數量控制與轉移和素質提高三個重點,加快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進程,深入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開創我鎮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新局面。發展目標是:到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6443萬元,年均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300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達到585萬元,年均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9%;計劃生育率達98%。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鄉村面貌明顯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主要措施

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加快農村經濟協調發展。堅持調結構、強產業,一是以生產規模化為方向,抓好以核桃和向日葵等為重點的農業生產,力爭到2010年在我鎮境內實現萬畝核桃連片種植;二是以扶持養殖大戶為重點,壯大畜牧產業;三是以延長農業產業鏈為目標,抓好農產品加工項目的引進;四是以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為出發點,抓好農業科技進步;五是以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為第一步,提高抗災能力;六是以挖掘旅遊資源為根本,大力搞好觀光旅遊業發展。

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是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着力點放在四社區環境建設上,努力提升城鎮品位,美化城鎮環境,完善城鎮功能;二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每個行政村建好有一至三個示範點;三是全面加快村與村公路的連接建設和硬化,形成公路網絡;四是加強公路沿線集鎮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力爭建成野石山遺址古鎮和岩洞村、馬鹿溝村兩個村集鎮;五是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強農村民族文化、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統領,搞好扶貧開發。突出五個重點:一是抓好整村推進、扶貧安居、易地開發、重點扶持村、退耕還林、中低產田改造、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二是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三是加大鎮內轉移安置和異地轉移安置力度;四是優先扶持少數民族貧困村社開發優勢產業;五是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扶持方式,增強造血功能;六是落實農村計劃生育獎勵及獨生子女扶助政策;七是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有序轉移。

以鞏固「平安創建」成果為重點,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一是高度重視治安綜合治理和社會穩定工作;二是進一步深化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工作;三是切實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四是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五是促進科技、教育、計生、衛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老齡、婦幼、殘疾人、國防教育和民兵預備役等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為基礎,提高政府執政能力和行政水平。

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文屏鎮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鎮黨委、政府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時代主題的推動下,力爭在較短時期內使全鎮經濟社會邁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