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津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津街
圖片來自easyatm

文津街是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東北部的一條大街。

介紹

東起北長街北口,與景山前街連接,西至府右街北口,與西安門大街連接。明朝清朝時,此街無名稱,位於西安門內,是北京皇城西部的通道。中華民國後,在明朝玉熙宮清朝改為御馬監)舊址,興建了北平圖書館新館(今為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民國二十年(1931年),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內的《四庫全書》移入該館,於是此街以閣名,稱為「文津街」。

為了紀念文津閣《四庫全書》在國立北平圖書館入藏,館方於1931年4月10日致函北平市公安局,擬將館舍門前大街定名「文津街」。1931年5月18日,北平市公安局函復國立北平圖書館,同意將其館舍門前大街定名「文津街」。並立即着手安裝路牌標誌和門牌等事[1]

起初,文津街東起金鰲玉蝀橋(北海大橋),西到養蜂夾道南口,全長約70米,同國立北平圖書館南院牆長度相等。是北平最短的街。全街僅一個門牌即文津街1號,為國立北平圖書館。這條以閣命名的街在北平很特殊,在一條街上只有一個門牌也無先例。當時中南海是北平市政府所在地,其正門在西長安街新華門,開在文津街的門是後門,不另編門牌號。金鰲玉蝀橋西側的北海公園西南門是旁門,也未另編門牌號。

北海公園南側的文津街上,東、西原先各有一組「三座門」,分別稱「北海東三座門」、「北海西三座門」。北海東三座門原址位於金鰲玉蝀橋(北海大橋)以東,有東、西兩道紅牆,西面紅牆斷面位置在北海公園南門(正門)售票處以東緊挨着的南北向紅牆,與其平行的東面紅牆斷面位置是自西面紅牆往東約20米處。每道紅牆並列有三座方形琉璃門樓,中間大兩邊小,漢白玉底座,黃琉璃瓦頂,左右嵌有黃綠琉璃團花和花飾。兩道紅牆門之間,南面是中南海的蕉園門(現仍可見中南海外牆上留下的「蕉園門」原位置遺蹟),北面是北海的桑園門。當「北海東三座門」東、西兩道門共六個門關閉時,宮廷人員可在這個封閉區域往來北海和中南海之間。另外,至少在中華民國時期,在西面三座方形琉璃門樓之間的紅牆上已又各開一個方形門洞,正對着東面三座方形琉璃門樓中的南北兩座較小的門,以便通行車輛。三座方形琉璃門樓每個門的東西兩側各有半米高的小松柏樹圍成南北兩圈,這兩圈長圓形灌木之間是人行道,灌木及人行道周圍還有一圈馬路牙子。因為妨礙交通,北海東三座門於1955年1月2日至6日被拆除。如今其原址北部留有北海桑園門東西兩側的兩小段南北向紅牆,北海東三座門的原址現為地下通道上方的文津街馬路和停車場[2]

北海西三座門原址位於金鰲玉蝀橋(北海大橋)以西,北海西南門(陽澤門)和國家圖書館古籍館之間的文津街上。西三座門有東西三道紅牆,每道並列有三座方形琉璃門樓,三個門是緊挨着的,共計9座門樓,中間大兩邊小。西三座門以東靠南是中南海的福華門,與北海的陽澤門相對。中國第一條皇家專用鐵路西苑鐵路南起中海瀛秀園,穿過中南海北門福華門,進入正對的北海西南門陽澤門,沿北海西岸北行,經極樂世界往東,到終點鏡清齋,全長1510.4米。鐵路建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該鐵路遭嚴重破壞。1925年北海公園開園前,西苑鐵路被拆除。1955年北海西三座門也被拆除。

北海公園南側原為三座門街,現已併入文津街。原文津街1號國立北平圖書館後改為文津街7號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2010年代,文津街門牌只有1號和7號,沒有2號、3號、4號、5號和6號。

文津街景色美麗。文津街東段是金鰲玉蝀橋(北海大橋),橫跨北海中南海之間,建於明朝,1950年代加寬,文化大革命期間將漢白玉橋欄改為柵欄,塗白漆,高兩米多。大橋東、西兩端原有牌樓,東題「玉棟」,西題「金鰲」,1950年代拆除。文津街北側有北海及團城,南側為中南海

參考文獻

  1. 文津街的由來. 北京西城報. 2013-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8). 
  2. 北海「三座門」在哪兒. 網易. 2012-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