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斑背大尾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斑背大尾鶯
原圖鏈接

斑背大尾鶯[1]是東亞特有鳥類,體長13至14厘米,屬小型鳥類,喜歡棲息於蘆葦叢中,種群數量十分稀少,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李劍志介紹,2016年,他曾在南洞庭濕地發現20多隻斑背大尾鶯,他推測斑背大尾鶯可能在這裡繁殖。下一步,環保志願者協會將對這個區域進行監測,了解斑背大尾鶯的遷徙變化規律。下體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淡皮黃色。虹膜褐色;上嘴亮黑,下嘴粉紅色,腳粉紅色。

主要棲息於有水源,包括、泊、溪流和海岸的蘆葦和草地。成對或單獨地活躍於蘆葦叢和草叢中,常喜歡棲於灌叢或草叢頂端。善跳躍,不善飛行。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蒙古國和俄羅斯。

形態描述

斑背大尾鶯[2] 體長13-14厘米。雌雄兩性羽色相似。上體淡皮黃褐色,除前額和腰外均具黑色羽軸紋;頭頂黑色,中央紋較寬著,羽緣皮黃褐色;眉紋白色,有時不甚明顯;眼先亦為白色;頰、耳上覆羽和頸側皮黃褐色;背具粗顯的黑色縱紋,肩部黑色縱紋較細弱,下背和尾上覆羽具窄的中央縱紋;尾羽外翈與背色同,為皮黃褐色,中央尾羽具窄的黑色羽軸紋,兩側尾羽內翈淡灰褐色;翅的表面與背同為皮黃褐色,除最內側3枚三級飛羽黑色、羽緣呈皮黃色外,其餘各級飛羽概呈淡灰褐色;翅上覆羽與背同色。下體的頦、喉、胸、腹概白;兩脅和尾下覆羽淡皮黃褐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微染皮黃色。

虹膜褐色;上嘴亮黑,下嘴粉紅色,腳粉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12-17克;體長130-140毫米;嘴峰8-10毫米;翅♂55-62毫米,♀50-56毫米;尾♂46-63毫米,♀47-59毫米;跗蹠♂19-20毫米,♀18-19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有水源,包括江、河、湖、泊、溪流和海岸的蘆葦和草地。成對或單獨地活躍於蘆葦叢和草叢中,常喜歡棲於灌叢或草叢頂端。

生活習性

斑背大尾鶯善跳躍,不善飛行。若遇驚嚇,被逼起飛時,僅飛出幾米遠即落入蘆葦叢或草叢中。枯葦葉是該鳥主要巢材,枯葦莖不僅是該鳥巢的主要支撐物,還是雄鳥鳴唱、求偶、警戒的主要棲草。繁殖季節,多棲於蘆葦叢或草叢頂端,不時地飛向空中,且邊飛邊鳴唱,然後又落入到原來棲枝上。

炫耀飛行或棲於蘆葦地時發出低音的"djuk-djuk-djuk"鳴聲。叫聲為"chuck"。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蒙古、俄羅斯聯邦(俄羅斯東亞區)。

中國遼寧朝陽(6月,可能是繁殖鳥)、河北秦皇島(旅鳥)、湖北漢口(冬候鳥)、黑龍江扎龍和江西鄱陽湖(繁殖鳥)。

繁殖方式

該物種為一夫一妻制,雌鳥擔任築巢、孵卵、育雛任務,雄鳥主要擔任保衛領域及警戒任務。雄鳥對入侵其領域的他種鳥無反應,對同種鳥驅趕。繁殖期6-8月。營巢于海岸沼澤蘆葦叢或高草叢中,巢址選擇在乾枯蘆葦呈斑塊狀分布的河漫灘蘆葦沼澤中。巢距水面距離20厘米。多用彎曲蘆葦或草莖作巢基,再用枯草莖或草葉編織而成,內墊有細草莖和羽毛。每窩產5-6枚卵。卵呈白色,鈍端有細微淺黃褐色斑點或光滑無斑。卵大小為18.5毫米×14毫米。孵化期為11天,育雛期約為10天。每巢雛鳥數5隻左右,孵化成功率為71.21%;每巢出飛雛鳥數2.5隻,出飛率為57.45%;繁殖成功率為40.91%。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近危(NT)。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參考文獻

  1. 斑背大尾鶯. 每日頭條. 2018-04-13. 
  2. 斑背大尾鶯.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