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斑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斑驢

中文學名: 斑驢
拉丁學名:Equus zebra
別 稱: 擬斑馬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 綱:真獸亞綱
目:奇蹄目
亞 目:馬型亞目
科:馬科
屬:馬屬
亞 屬: 斑馬亞屬
種:平原斑馬
亞 種: 擬斑馬
分布區域: 南部非洲

斑驢,學名:Equus quagga (Boddaert, 1785),馬科馬屬平原斑馬的一個亞種。又叫半身斑馬、擬斑馬,半身馬,普通斑馬的亞種,一般體長2.7米,尾巴近1米,重約410千克。

是南部非洲一種動物,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滅絕於1883年。現時科學家通過克隆技術,期望能夠把這種已滅絕的動物重現世上。[1]

斑驢身上的條紋不象斑馬那樣遍布全身,只是頭到身體的前半部有條紋,並且脖頸上的條紋延伸到它短而立直的棕毛上。它的身體後半部為黑色,而腹部和四肢卻為白色。斑驢脖子長,頭也長,而耳朵卻非常短小。

斑驢的眼在腦顱的後方,這使它視野開闊,白天的視覺非常敏銳,,夜晚也可和狗、貓頭鷹的視覺相媲美。斑驢一般體長2.7米,尾巴近1米,重約410千克。

它與其它斑馬的區別就在於,通過斑驢身上前部僅有的斑紋與其它斑馬區別開來。在它身體的中部,條紋褪色變黑,條紋內部空間變寬,前肢是普通的棕色。

斑驢生活在非洲廣闊的草原地帶,主要以草為食,也食樹皮、樹葉、芽、果實和根。不論白天和黑夜,它們都要覓食,覓食要耗去一天60%以上的時間。斑驢沒有永久性群體,暫時聚集雖也常見,但大多成年公驢是在很大的領域範圍內獨自生活

在自然界中。斑驢常和牛羚、鴕鳥混群吃草,並一同作戰,共同抵禦共同的敵人——獅子。在寬闊的草原上對付捕食者的偷襲何談容易,幾種動物組合之後,憑藉鴕鳥的視力、牛羚的嗅覺、斑驢的聽力,取長補短,所以能夠有效的禦敵。正因為如此,斑驢才很少被天敵捕食。

外形特徵

斑驢身上的條紋不象斑馬那樣遍布全身,只是頭到身體的前半部有條紋,並且脖頸上的條紋延伸到它短而立直的棕毛上。它的身體後半部為黑色,而腹部和四肢卻為白色。斑驢脖子長,頭也長,而耳朵卻非常短小。斑驢的眼在腦顱的後方,這使它視野開闊,白天的視覺非常敏銳,,夜晚也可和狗、貓頭鷹的視覺相媲美。斑驢一般體長2.7米,尾巴近1米,重約410千克。

它與其它斑馬的區別就在於,通過斑驢身上前部僅有的斑紋與其它斑馬區別開來。在它身體的中部,條紋褪色變黑,條紋內部空間變寬,前肢是普通的棕色。

生活習性

斑驢生活在非洲廣闊的草原地帶,主要以草為食,也食樹皮、樹葉、芽、果實和根。不論白天和黑夜,它們都要覓食,覓食要耗去一天60%以上的時間。斑驢沒有永久性群體,暫時聚集雖也常見,但大多成年公驢是在很大的領域範圍內獨自生活。

在自然界中。斑驢常和牛羚、鴕鳥混群吃草,並一同作戰,共同抵禦共同的敵人——獅子。在寬闊的草原上對付捕食者的偷襲何談容易,幾種動物組合之後,憑藉鴕鳥的視力、牛羚的嗅覺、斑驢的聽力,取長補短,所以能夠有效的禦敵。正因為如此,斑驢才很少被天敵捕食。

生長繁殖

斑驢全年可繁殖,雌性孕期在1年左右,每胎產1仔。成年雌性山斑馬隔年或3年繁殖一次。

分布地區

斑驢生活在非洲廣闊的草原地帶,在南非從好望角到奧蘭治的遼闊草原上。

物種滅絕

最初在1788年時,斑驢被視作一個獨立物種--馬屬斑驢;而在其後約五十年間,自然學者和探險家們發現了許多種其它斑馬,由於各種斑馬間毛皮的花紋各不相同(實際上任何兩隻斑馬身上的條紋都不會完全一樣),分類學家發現這樣一來新興物種太多了,並不利於人類區分哪些是真正的物種,哪些是亞種,哪些只是自然變異。就在人類還未理清分類的混亂之時,在人類的獵食、收集皮革、家養馴化之下,已走向了滅絕。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大約在十七世紀七十年代末期被射殺,世界上最後一隻捕獲的斑驢則與1883年8月死於阿姆斯特丹的阿蒂斯.馬吉斯特拉(Artis Magistra)動物園。 由於對斑馬的分類極度混亂,尤其是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斑驢滅絕時人們還將它視作一個獨立物種。斑驢是首類進行了DNA測試的滅絕動物,在史密森學會近斯關於遺傳的調查中,發現斑驢實際上根本不是一個單獨物種,而是草原斑馬的眾多變種之一。 斑驢由於肉質鮮美,且出肉量高,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獵食的對象,但原始狩獵方法並沒有給斑驢群體以致命打擊。

19世紀初期,歐洲人的到來才給斑驢的生存帶來了威脅。歐洲人並不象當地人那樣喜食斑驢肉,而是看中了斑驢亮麗的皮毛。他們大量獵殺斑驢,剝下皮做成標本運回歐洲市場出售,當時歐洲人看到如此美麗的動物都倍感興趣,於是許多人收購斑驢標本,一時斑驢標本價格昂貴。由於利益的驅使,也使更多的人來到非洲獵殺斑驢,使斑驢數量進一步大量減少。

到了19世紀70年代,斑驢已經所剩無幾了,這時歐洲人就捕捉活斑驢運到歐洲,試圖人工飼養繁殖。到了1880年同,人們再也捕捉不到野生的斑驢了,而運到歐洲的活斑驢因不適應生存環境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了。


除了斑馬有這樣的花紋,斑驢一點也不差,可惜已經看不到斑驢了

參考來源

  1. 斑驢概述(附圖),有動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