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坦因劫掠敦煌文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斯坦因劫掠敦煌文物

1900年7月,匈牙利人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帶着幾個隨從,來到喀什,入住英國駐喀什總領事館。

斯坦因在喀什住了一個多月,他不是觀光客,也不是舞刀弄槍的侵略者,但他的目標直指中國西北地區的古蹟和文物,破壞和影響力更大。

英國知名作家彼得·霍普柯克在《劫掠絲綢之路》一書中,讓我們客觀見證了斯坦因等外國學者盜竊中國文物的那段沉痛的歷史,揭示文物流失的多方面、深層次的原因,引發我們在當下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深思。

這是斯坦因的第一次中亞考察,在此之前他已經做了20多年的準備工作。

1862年11月,斯坦因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由於當時匈牙利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斯坦因從小就學會了匈牙利語和德語。

10歲後,斯坦因到德國德累斯頓市讀書,又學會了希臘語、拉丁語、法語和英語,這對他今後的研究有了語言上的幫助。

1877年,斯坦因小學畢業後返回匈牙利讀中學,他經常去聽匈牙利地質研究所所長拉約斯·德·洛克齊的講座,而洛克齊曾考察過敦煌千佛洞,斯坦因也由此對亞洲文化產生興趣。

中學畢業後,斯坦因先後在維也納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和圖賓根大學攻讀東方學,學會了梵語和波斯語。

1884年,斯坦因赴英國倫敦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堅定了從事中亞考古與探險的決心。

1888年,斯坦因擔任印度旁遮普大學註冊官和拉合爾東方學院院長,研究克什米爾古代文化與地理,學習犍陀羅佛教藝術,還在英屬印度西北邊境省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學和地理學考察。

1898年,因受到瑞典人赫文·斯定、俄國探險隊等消息的刺激,斯坦因決心前往中國西北探險,並得到了印度內務和財政部的批准。

1900年5月,斯坦因從克什米爾的斯利那加到吉爾吉特,再到拉罕,來到喀什,進行了一系列探險的準備。

9月,斯坦因離開喀什前往和田,在葉爾羌收購了一批文物,在喀克莎爾一塔提遺址撿了一批古陶片。

10月,斯坦因考察木吉的托古雅遺址,獲得一大批古錢幣和金屬器。

11月,斯坦因來到于闐國故都遺址約特干村,進行第一次大規模發掘,獲得文物近百件。

12月,斯坦因在丹丹烏里克遺址進行大規模發掘,發現寺廟房屋15座,獲得文物180件左右。

1901年1月,斯坦因在尼雅河故道周圍進行大規模發掘,獲得文物660件左右。

2月,斯坦因發掘安德悅遺址,獲得文物百件左右。

4月,斯坦因發掘拉瓦克窣堵波,獲得塑像91身。

5月,斯坦因返回喀什,帶着約1500件左右文物返回倫敦,現在這些文物主要藏在大英博物院東方古物部和大英圖書館東方部。

此後幾年時間,斯坦因寫下了《古代和田》等作品,在西方引發了轟動,並在1904年入籍英國。

1906年4月,斯坦因開始第二次中亞考察,還是先到喀什,在和田約特干遺址收購了一批古物。

10月,斯坦因對拉瓦克窣堵波進行第二次發掘,在尼雅遺址發掘,12月在羅布沙漠進行發掘,考察米阮遺址和樓蘭遺址,獲得文物五百件以上。

1907年2月,斯坦因將米阮遺址中發掘的文物運往喀什,3月到達敦煌,在故長城烽燧遺址獲得大量漢簡。

斯坦因得知莫高窟發現藏經洞後,夥同蔣師爺欺騙王道士,以極低的價格騙走12大箱寫本、繪畫、織物等各種文物。

6月,斯坦因考察萬佛峽石窟、踏實河、嘉峪關,8月到達玉門關遺址,11月考察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以及一層列石窟,12月在焉耆西南的舒爾楚克周圍「明屋」遺址發掘,獲得大量呈濃郁犍陀羅風格的泥塑晶。

1908年3月,斯坦因考察和田以北肉法拉德—伯克—葉拉基遺址,發現大量佛教美術品,4月到達麻札塔格遺址,發現一批漢、回鶻、藏文寫本,考察圖木舒克和馬拉爾—巴什以北的沙漠遺址。

回到和田後,斯坦因將一年來的文物裝了93隻箱子,全部帶往英國,1910年6月接受英王授勳。

1913年8月,斯坦因開始第三次中亞考察,還是先到喀什,10月在麻札塔格一座佛寺遺址,發現大量古藏文文書。

12月,斯坦因在尼雅遺址和安德悅遺址進行發掘,發現一批怯盧文簡牘。

1914年3月,斯坦因在米阮將精美壁畫全部剝下,共11塊放進6隻大箱,又考察樓蘭遺址及其周圍,發現漢魏時期用漢、怯盧、粟特、婆羅迷文寫成的文書及絲綢、織錦、刺繡、毯氈、家具、銅鏡等。

4月,斯坦因再次低價將王道士私藏的570餘件寫本、繪畫等文物騙走。

6月,斯坦因在喀拉浩特古遺址發現大量用漢、西夏、吐蕃、回鶻文寫成的文書,還有保存完好的一張波斯語文書。

10月,斯坦因在吐魯番大規模發掘,剝離木頭溝石窟壁畫,共獲90箱左右。


1915年1月,斯坦因發掘阿斯塔那墓地和哈拉和卓墓地,獲大量寫本、絲織品、陶俑、錢幣等文物,2月,斯坦因將141箱文物運往喀什。

5月,斯坦因在喀什將文物裝了182個箱子,運出國外。

此後,斯坦因集中寫出了《塞林底亞》、《亞洲腹地》和《在中亞的古道上》等作品。

1930年,斯坦因在美國哈佛大學和大英博物院提供經費的情況下,進行第四次中亞考察。

這次斯坦因雖然在新疆于闐、若羌一帶盜掘古物,但在中國各界強烈抗議下,古物先被暫存英國駐喀什領事館內,後移交北平古物保管委員會,但斯坦因離境前,將這批古物拍攝成照片帶走。

斯坦因雖然利用這些文物,寫出了很多敦煌學著作,有很高的國際聲譽,但在中國,筆者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可憎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