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宅千柱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斯宅千柱屋

斯宅千柱屋

斯宅千柱屋又稱千柱屋,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斯家宅鄉斯宅村(螽斯畈自然村), 由斯元儒建於清嘉慶年間(1798年),現為斯姓後裔居住。因屋有千柱而得名。斯元儒(1753--1832),字翼聖。太學生,議敘登仕郎。千柱屋分布5條縱軸線,3條橫軸線,為庭院式組群布局。總占地面積6850平方米,為座南朝北依山而建的建築,東西寬108.5m,南北深63.1m,長與寬比例為黃金分割點。屋內有8個四合院,10個大天井,36個小天井,樓房121間,柱子1322個,柱子為雜木.東西側以正門為軸線設門四座,共發縱向五進。現有住戶76戶,人口200餘人。

結構

千柱屋坐南朝北,通面寬124米,縱進深60米,設有重檐式門樓5座,全部有石雕或磚雕作品進行裝飾,全系青石、磚雕製作,鐫刻人物、山水圖案,皆形象生動逼真,極其精美。建築分布5條縱軸線,3條橫軸線,為庭院式組群布局,總占地面積約7400餘平方米。

屋內廊柱林立,據說共有121間房間,1200多根柱子;門戶重重井然有序,千柱屋以正廳為中軸線,兩側分置8個四合院,辟10個天井,各院間以檐廊相通。千柱屋正廳門樓上鐫「於斯為盛」4字,門額四周用磚雕人物、山水、龍鳳等圖案裝飾。過門樓即為正廳,五架抬式結構。正廳兩側分設「叢桂堂」、「雙槐堂」、「福壽堂」、「仁壽堂」,均用青石鐫刻楷書堂名鑲嵌於壁上。今尚保存有「孝廉方正」、「彤管重輝」、「一枝挺秀之軒」、「石澗聽松之館」等匾額多方。正廳照牆上有《百馬圖》磚雕。用21塊長0.34米、寬0.30米的青磚浮雕拼幅而成,總長7.04米。整個畫面錯落有致,匠心獨具。

門額以青石製作,上鐫「於斯為盛」4字,為九重篆,為臨摹宋代書法家米芾。門額四周用磚雕人物、山水、龍鳳等圖案裝飾。過門樓即為正廳,五架抬式結構。正廳兩側分設「叢桂堂」、「雙槐堂」、「福壽堂」、「仁壽堂」,均用青石鐫刻楷書堂名鑲嵌於壁上。正廳照牆上有《百馬圖》磚雕。有53匹白馬,用21塊長0.34米、寬0.30米的青磚浮雕拼幅而成,總長7.04米,為全國少見,是名副其實的國保。中廳緊閉的大門:只有一種情況下才打開,就是族人去世時才打開,千柱屋內居民至今保有這種習俗,不能輕易打開正門,只能從旁門出入。

意義

千柱屋的建築格局是典型的中國封建禮法和家族制度的體現,門戶各自獨立,整體卻是一個大戶人家,有「小家」的私密,更有「大家」的融洽,整個千柱屋被一種精心安排的和睦氣氛包圍着,雖然當時也有尊卑、長幼、男女、主僕之間的區分,但同在一個屋檐下的現實,使得處於封建倫理道德中的人們更看重宗族的團結和族人間的友善。[1]

參考文獻

  1. 斯宅,浙江最牛的豪門大宅,新浪網2018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