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斯特凡·艾柏格

斯特凡·艾柏格
Stefan Edberg

圖片來自atptour.com

個人資料

全名     Tracy Ann Austin Holt

出生日期    (1966-01-19) 1966年1月19日(58歲)

出生地點   瑞典韋斯特維克市

身高     1.87米(6英尺1 12英寸)

最高排名   1(1980年4月7日)

斯蒂芬·埃德伯格(Stefan Edberg,1966年1月19日),生於瑞典韋斯特維克市,已退役的瑞典男子網球運動員,瑞典體育史上最佳男子體育傳奇之一,個人單打及雙打最高世界排名均為世界第一(含單雙同時第一),6座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1座世界男子網球年終總決賽冠軍、2年年終總排名世界第一、1988年漢城奧運會網球男子單打及雙打雙銅牌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而且埃德伯格也是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幕式瑞典代表團旗手。

1983年,埃德伯格成為網球大滿貫賽事史上至今完全唯一一位青少年組年度全滿貫得主

1988年,同一年內的網球四大滿貫賽事的四座男子單打桂冠均由瑞典人一舉年度全封王(維蘭德3座+埃德伯格的1座),這是公開賽年代以來至今唯一非單人包攬四大滿貫男子單打桂冠的「年度同一國」,也是瑞典體育史上最經典的世界之最之一。

2014年1月開始,埃德伯格成為費德勒的新教練。[1][2][3][4][5]

目錄

出身

埃德伯格在1966年1月19日生於瑞典小鎮瓦斯特維克。在70年代初的一天,他的母親芭布羅在當地一家報紙上看到網球日活動的報道,於是決定將喜愛各項體育活動的兒子送到附近一所網球學校去訓練。但在埃德伯格接觸網球的第一學期,由於一位好友突然中止了訓練,生性靦腆的他幾乎也要退出,不過教練憑着一種敏感和期待,同時又帶着職業性的鼓勵使他得以繼續下去。這個內向的孩子就這樣渡過了事業上第一次重大抉擇。10歲時,他已不再玩瑞典男孩子們的主流運動—足球冰球,而專注於網球。很快,他就開始在國內比賽中奪冠並受到關注。

15歲時,埃德伯格已經能從當時瑞典第二高手馬茨·韋蘭德手中贏下一盤。但是,當他進入職業運動員的行列時,他依然繼續常規的學業,這對九年級的優等生又是一個人生交叉點。這時候,他所信賴的教練韋斯特維克斯給他提供了信心和支持。這位教練早已意識到埃德伯格的巨大潛力。他與善長於底線的傳奇人物比約恩·博格及打法均衡的韋蘭德都不同,這個個子長得很快的少年有着強烈的網前決勝意識和絕佳的截擊感覺。他堅信這個少年必成大器。過了第二道坎的埃德伯格逐漸向一流球員的目標邁進。

登上頂峰(1990年—1991年)

1990年,埃德伯格終於迎來職業生涯的高峰期。雖然他在澳網男單決賽因胃痛而中途退出,倫德爾得以成功衛冕,但在1990年賽季中,埃德伯格又取得一站又一站巡迴賽的勝利,積分暴漲從而嚴重威脅了倫德爾的王位;包括在七月份的溫布頓錦標賽中,埃德伯格與貝克連續三年會師男單決賽,這一次冠軍又回到埃德伯格手中,他成功擊潰了貝克,報卻上年一敗之仇,第二次摘得溫布頓桂冠。不久他也取代倫德爾成為新的世界第一。當年埃德伯格取得了七個巡迴賽單打冠軍,實至名歸地成為ATP單打年終球王。

埃德伯格登頂,也徹底終結了漫長的倫德爾皇朝。此後倫德爾再也沒有回到世界第一,其競技水平也日益下滑,直到退役都沒有再出現閃光。當埃德伯格封王時,世界網壇的格局也煥然一新。埃德伯格在1990年成功擊退了貝克,獲得了年終世界排名第一,倫德爾獨霸的年代則從此結束了。隨之而來的1991年則是埃德伯格與貝克競爭的一個高峰期。

貝克先在1991年初的澳網男單奪冠,積分上追貼並很快便把埃德伯格趕下王座,取而代之。但是僅僅3周之後,貝克又快速地被埃德伯格從球王寶座上扯了下來。到了這一年的七月,貝克在溫布頓男單比賽連續四年闖進決賽,雖然最後輸給同胞米夏埃爾·施蒂希僅獲得亞軍,但足以令他在積分上再次超過埃德伯格,重回王座。埃德伯格也不甘後人,在九月的美網公開賽男單決賽,埃德伯格擊退佔主場之利的庫瑞爾,在讓出王位9周之後又從貝克手裡奪回了寶座。此後埃德伯格再沒有給貝克任何機會,把世界第一的排名牢牢的握在手中,一直到1992年二月,才被強大的庫瑞爾奪去。

貝克爾就曾經說過,埃德伯格是自己職業生涯最大的對手。正是埃德伯格的存在,粉碎了貝克成為網壇霸主的夢想和希望,貝克也因為埃德伯格的登頂而無緣年終第一。貝克生涯也只有十二週登上世界排名第一。

然而埃德伯格王朝也沒有維持很長,到1992年,隨着埃德伯格在澳網男單決賽負於庫瑞爾,球王地位也岌岌可危。到了二月份,庫瑞爾也取代埃德伯格成為新的世界第一。庫瑞爾蟬聯法網男單冠軍後,已經在上坐穩了王座,兩人經過多次王座交替,埃德伯格亦在同年10月4日交出王座後,再沒有重返世界第一。

簡述

他是前ATP單打和雙打世界排名第一,曾奪得6個大滿貫男單錦標(1985、87年澳網,1988、90年溫布頓和1991、92年美網),以及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男單示範項目冠軍,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男單及男雙銅牌。

他在職業生涯(ATP)中共取得41個單打和18個雙打冠軍,他是1990年和1991年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和1991年單打ITF世界冠軍。 職業生涯獲得單打801勝270負,雙打283勝153負,總獎金達2063,0941美元

此外,埃德伯格亦曾協助瑞典奪得三屆世界團體盃(1988年、1991年、1995年),他亦協助瑞典四奪台維斯盃(參看戴維斯杯一段落)。

技術分析

埃德伯格是一名以持單手反拍(單反)並以發球上網為主的網球運動員,他擁有良好網前截擊能力和預判能力。

草地硬地等快速場地是他最善長比賽的場地。其個人首四個大滿貫男單錦標(1985、87年澳網和1988、90年溫布爾登)均在草地上奪得的。他的發球和上網被公認為網球史上最優雅之一。

但他的底線相持能力亦不差,故他曾奪得過三項ATP紅土賽事單打冠軍 - 1986年瑞士公開賽(格斯塔德)、1992年漢堡和1993年馬德里網球賽,三屆世界團體盃冠軍(1988年、1991年、1995年),以及1989年法網男單亞軍和1983年法網青少年組男單冠軍。

另外,他亦是一名雙打高手,同胞Anders Jarryd是他在80年代的雙打搭檔。兩人曾合作奪得1987年澳網和美網男雙冠軍,以及1984年美網和1986年法網男雙亞軍。

1992年美網

1992年埃德伯格衛冕之路被公認為史上最艱辛的。他從第四輪(十六強)開始,連續三場馬拉松式比賽都打到了決勝盤才險勝。

在十六強比賽中,他先落後兩盤的情況下進行絕地反擊(比分:4-6, 66-7, 6-3, 6-3, 6-4),打敗將來成為1996年溫布爾登男單冠軍的荷蘭重炮手理查德·克拉吉塞克

在八強賽比賽中,他也是有驚無險的在第五盤搶七(比分:6-3, 6-3, 3-6, 5-7, 7-63)勉強擊退過氣天王倫德爾。

他在半決賽面對張德培則更為艱苦,這場五盤戰打出了美國公開賽史上最長的一場比賽費時五小時二十六分(比分:63-7, 7-5, 7-63, 5-7, 6-4),這三場球賽共花費十三小時四十三分鐘。

而他的決賽對手又是1990年冠軍兼將來成為90年代男子網壇霸主的皮特·山普拉斯,且比賽時間又是美網特殊賽制的超級星期六,對埃德伯格的體能為最嚴峻考驗。然而埃德伯格在決賽中,仍憑藉其豐富的大賽經驗和絕招發球上網來壓制山普拉斯,反觀山普拉斯在這次決賽中不但沒掌握體能和東道主優勢,也許是因為山普拉斯的父母首次去看山普拉斯打決賽而顯得份外緊張,在緊要關頭產生失誤,尤其是第三盤搶七發出致命雙誤導致丟失關鍵盤而士氣大失,結果埃德伯格以四盤總比分3-6, 6-4, 7-65, 6-2反勝山普拉斯成功蟬聯冠軍。山普拉斯也因輸掉這場比賽,激起他成為男子網壇最佳球員的決心。

事實上,埃德伯格亦是山普拉斯早期生涯的剋星,1993年的澳網男單半決賽他再度打敗這位未來球王。

年終大師賽/ATP年終賽

冠軍(1)

  • 年終大師賽
年份 舉行地點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89 美國紐約 貝克爾 BRD 4-6, 7-66, 6-3, 6-1

亞軍(1)

  • ATP年終賽
年份 舉行地點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90 德國法蘭克福 安德烈·阿加西 USA 5-7, 7-65, 7-5, 6-2

大滿貫

男單冠軍(6)

年份 比賽 場地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85 澳網 草地 韋蘭特 SWE 6-4, 6-3, 6-3
1987 澳網 草地 柏·卡殊 AUS 6-3, 6-4, 3-6, 5-7, 6-3
1988 溫布爾登 草地 貝克 BRD 4-6, 7-62, 6-4, 6-2
1990 溫布爾登 草地 貝克 BRD 6-2, 6-2, 3-6, 3-6, 6-4
1991 美網 硬地 庫瑞爾 USA 6-2, 6-4, 6-0
1992 美網 硬地 皮特·山普拉斯 USA 3-6, 6-4, 7-65, 6-2

男單亞軍(5)

年份 比賽 場地 決賽對手 對手國籍 勝方比分
1989 法網 紅土 張德培 USA 6-1, 3-6, 4-6, 6-4, 6-2
1989 溫布爾登 草地 貝克爾 BRD 6-0, 7-61, 6-4
1990 澳網 硬地 伊萬·倫德爾 TCH 4-6, 7-63, 5-2
(艾伯格因傷退出)
1992 澳網 硬地 庫瑞爾 USA 6-3, 3-6, 6-4, 6-2
1993 澳網 硬地 庫瑞爾 USA 6-2, 6-1, 2-6, 7-5

奧運會

男單銅牌(1)

年份 比賽 場地 四強對手 對手國籍 比分
1988 漢城奧運會 硬地 Miloslav Mečíř TCH 6-3, 0-6, 6-1, 4-6, 2-6 #

# - 賽事不設季軍戰,四強負方並列雙季軍。

男雙銅牌(1)

年份 比賽 場地 搭檔 四強對手 比分
1988 漢城奧運會 硬地 Anders Jarryd
(SWE)
Sergio Casal(ESP) 和
Emilio Sanchez(ESP)
4-6, 6-1, 3-6, 2-6 #

# - 賽事不設季軍戰,四強負方並列雙季軍。

後期生涯

在1993年的澳網男單比賽中,埃德伯格再次闖進決賽,但無獨有偶的再次不敵庫瑞爾。此後,埃德伯格也開始走下坡路,直到1996年退役,埃德伯格再也沒有在大賽中有出彩的表現。1993-95年間,他在ATP男單比賽只奪得五個小型賽事冠軍:1993年馬德里,1994年多哈、史圖加特室內賽、華盛頓和1995年多哈。

由於埃德伯格球品極佳,甚少與裁判和對手爭論,被球圈譽為「紳士」,故他曾五度奪得國際職業網球聯合會體育精神獎(1988-90年、1992年、1995年),國際職業網球聯合會其後亦將體育精神獎冠以其名以作表揚每一年度最有體育精神球員。

1996年,他和捷克球員皮特·科達合作,在澳網男雙比賽中奪標;他也在皇后會草地賽殺入男單決賽,負於老宿敵貝克而奪得亞軍,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ATP巡迴賽單打決賽中亮相;他在戴維斯杯決賽後就宣佈正式退役。他退役時,共獲得獎金兩千萬美元,ATP巡迴賽單、雙打冠軍共59個。

2004年,他被引薦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他是2005年美國TENNIS雜誌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中的第14位。

2008年,他宣佈參加黑石元老賽(Black Rock Tour of Champions)。

2013年12月,埃德伯格成為費達拿的新教練[6]

ATP巡迴賽

單打

冠軍(41)

  • 1984年 (1) - 米蘭
  • 1985年 (4) - 孟菲斯、三藩市、巴塞爾、澳網 <草地>
  • 1986年 (3) - 瑞士公開賽(格斯塔德)、巴塞爾、斯德哥爾摩
  • 1987年 (7) - 澳網 <草地>、孟菲斯、鹿特丹、東京室外賽、辛辛那堤、東京室內賽、斯德哥爾摩
  • 1988年 (3) - 鹿特丹、溫布爾登、巴塞爾
  • 1989年 (2) - 東京室外賽、年終大師賽
  • 1990年 (7) - 印第安泉、東京室外賽、溫布爾登、洛杉磯、辛辛那堤、長島、巴黎室內賽
  • 1991年 (6) - 史圖加特室內賽、東京室外賽、皇后會、美網、雪梨室內賽、東京室內賽
  • 1992年 (3) - 漢堡、紐黑文、美網
  • 1993年 (1) - 馬德里
  • 1994年 (3) - 多哈、史圖加特室內賽、華盛頓
  • 1995年 (1) - 多哈

為ATP大師賽(共4項冠軍)

亞軍(36)

  • 1985年 (2) - 巴塞爾、三藩市
  • 1986年 (4) - 孟菲斯、蒙特利爾/多倫多、洛杉磯、東京室內賽
  • 1987年 (4) - 印第安泉、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蒙特利爾/多倫多、洛杉磯
  • 1988年 (4) - 達拉斯 WCT、東京室外賽、皇后會、辛辛那堤
  • 1989年 (6) - 美國斯科茨戴爾、法網溫布爾登、辛辛那堤、巴塞爾、巴黎室內賽
  • 1990年 (5) - 澳網、比斯肯灣(邁阿密)、雪梨室內賽、斯德哥爾摩、ATP年終賽
  • 1991年 (2) - 長島、斯德哥爾摩
  • 1992年 (3) - 澳網、史圖加特室內賽、雪梨室內賽
  • 1993年 (3) - 澳網、辛辛那堤、巴塞爾
  • 1994年 (1) - 辛辛那堤
  • 1995年 (1) - 華盛頓
  • 1996年 (1) - 皇后會

為ATP大師賽(共5項亞軍)

其他

  • 1988年漢城奧運會男單銅牌

雙打

冠軍(18)

  • 1984年 (1) - 漢堡
  • 1985年 (4) - 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布魯塞爾、辛辛那堤、年終大師賽
  • 1986年 (3) - 洛杉磯、年終大師賽、鹿特丹
  • 1987 (6) - 蒙特利爾/多倫多、澳網 <草地>、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鹿特丹、斯德哥爾摩、美網
  • 1991年 (1) - 東京室外賽
  • 1993年 (1) - 蒙特卡洛
  • 1995年 (1) - 多哈
  • 1996年 (1) - 澳網

為ATP大師賽(共1項冠軍)

其他

  • 1988年漢城奧運會男雙銅牌

團體

世界團體盃

  • 1988年、1991年、1995年三屆冠軍

戴維斯杯

除了職業賽事成就突出外,艾伯格在國際賽成績亦十分出眾;他是80年代瑞典隊戴維斯杯的主力成員,那時瑞典隊時正值黃金年代。

艾伯格在80-90年代以球員身份,帶領瑞典隊在戴維斯杯七度打入決賽(1984-89年、1994年),並取得4次冠軍。

  • 按:戴維斯杯是一年一度男子網球的世界團體錦標賽,是國際網球比賽中最高水平的團體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