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世紀小學,位於南昌市上海路6號,原名上海路新村小學,創建於1983年。學校通過廣泛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進一步淨化了校園文化[1],抵制了消極、腐朽思想的滲透,引導了校園文化問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也推動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了德育的實效性[2]。
設施
學校總面積6681平方米,綠化面積2583平方米;學生2400餘人。學校的硬件設施先進,在全區率先建成了校園多媒體電視教學網絡。多媒體教室、自然實驗室、音樂舞蹈室、圖書閱覽室全部達到江西省一類標準。 學校以學校管理為突破口,通過制定管理目標,確立管理章程,完善管理體系,建立評估機制,使學校內部管理逐步走向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
學校投資幾十萬元,加強校園綠化、美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先後修建了專用操場、瓷磚花壇;配置大量教學設備;添種各種花草樹木;並配合花園城市建設,開牆透綠,實行美化、亮化。如今,學校綠樹成陰,鮮花盛開,潔白的塑像與青松翠柏交相輝映,美麗的教學大樓與整潔規範的環境融洽協調,處處體現「勤奮、團結、求實、向上」的優良校風 。
師資
在編教職工85名,青年教師占 80%以上;其中中級教師40名,35名初級職稱教師,有38位教師獲本科文憑,34位教師獲大專文憑,教師學歷達標100%。這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這裡是放飛理想的起點,一批批優秀的畢業生從這裡踏上希望的航船,正因為這樣,贏得了社會的良好讚譽。
學校注重提高隊伍素質,打造品牌教師。以培養一支德業雙馨的師資隊伍為學校最堅實的基點。強化師德教育,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教育和引導廣大教師敬業奉獻、勤勉廉潔,嚴格規範教師的職業行為。每學年舉辦一次「紅燭杯」師德師風演講比賽。每個學期的開始,我們都要隆重地舉行承諾儀式,要求每個教師都能承諾「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做學生喜歡的老師」。為了不讓師德教流於形式,我們還通過出<<教改之窗>>,召開師生座談會、班主任工作會議,舉辦師德輔導報告會等形式,提高活動效果,使《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變為每一位教師的自覺行動。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幾年來,湧現出一大批省、市、區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形成了良好的教鳳。 加強梯隊建設,抓名師的培養,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是我校根據自身實際做出的決策。學校聘請了蔡建興、陳光弟兩位德高望重的專家對全體語、數老師進行了新課標學習、實踐的培訓,嚴格了培訓活動制度管理,形成三項規範 。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有十多名教師被評為市青年骨幹教師、區科研能手、區青年新秀,二十餘人次在市、區教學競賽中獲一、二、三等獎。幾位青年教師的錄像課先後獲國家級比賽二等獎,省級比賽一、二等獎。教師所撰寫論文多人次在國家、省、市級競賽中獲獎。多篇論文在教學雜誌上發表。 學校注重以科研為先導,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先後承擔了國家教育部基礎司「小學語文『四結合』實驗」;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範重點課題「為小學生開設電影課——利用3展影庫提高學生德育素質」實驗;江西省「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運用多媒體網絡優化課堂教學」實驗等多個課題實驗。通過認真紮實的課題實驗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小學語文四結合實驗中,「人機交互」和「網上遠程閱讀」的特色,在應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我校電影課題於2001年順利通過中央電教館總課題組專家的成果鑑定,順利結題。近百名試驗論文分別在中國電教協會小學協作研究會第十屆年會、江西省語文教學研討會等各級各類教學研討會上交流、獲獎 。
參考文獻
- ↑ 【政策】關於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 ,搜狐,2019-02-23
- ↑ 中小學德育工作怎麼做?六大途徑做「指南」 ,搜狐,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