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這是優質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新冠肺炎(美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冠肺炎(美國)是一篇關於新冠肺炎在美國2020年發生的社會事件的條目。主要記述新冠肺炎在美國確診事件,政府的應對 ,社會及媒體,和工商界對此疫情的反應。 隨著疫情發展本條目會持續更新。本文談及的新冠肺炎 ,或新型肺炎 ,是指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COVID-19 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

新冠肺炎(美國) 原圖鏈結 來自 世界日報

確診事件

2020年1月20日,美國確診首宗病例,患者年齡為35歲,他從中國返回美後,於1月20日前往醫院接受治療。現已完全康復,解除隔離。[2]

1月24日,美國第2宗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為一位60多歲女性,住在芝加哥,於去年12月底回武漢照顧患病的父親,本月13日返回芝加哥,回國後幾天才開始不適並出現病徵,到醫院求診。當局上周五(1月24日)宣布她確診患上武漢肺炎,現時她和剛確診的丈夫都留醫。[3]

1月30日,美國衞生官員公布,該國出現首宗新冠肺炎人傳人個案,亦是當地第6宗病例;該名新患者的妻子早前從武漢回國後確診染疫為第2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染疫夫婦住在芝加哥。

2月1日,波士頓一名年輕男子被確診新冠肺炎,成為全美第8例。根據報告,這名男子約二十多歲,近期從武漢返回波士頓,抵美後尋求醫療援助,進行隔離。[4]

2月6日,根據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消息,一名居住在武漢的美國公民死於新型冠狀病毒,成為疫情爆發以來首位因新冠肺炎喪命的美國人;死者為一名年約60歲已有痼疾的婦女。[5]

2月11日,加州聖地牙哥確診首宗新型冠狀病毒個案, 患者是日前搭乘美國首架撤僑班機離開中國武漢市的人士,確診個案增至13人。[6]

2月13日,美國確診第14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患者是之前一個星期乘坐美國包機從武漢返國的乘客,目前正在加州的醫院隔離治療,這名患者亦是包機上第二名確診患者。[7]

截至2月24日,美國確診人數為35人,沒人死亡。在35個確診病例中,21個來自美國國務院的撤僑包機(18人是從鑽石公主號郵輪上撤離的美國乘客,3人是從中國武漢撤離的美國公民)。除了21個病例來自國務院的撤僑行動外,35例確診病例剩下的14例,則包括加利福尼亞8例、麻薩諸塞州1例、華盛頓州1例、亞利桑那州1例、伊利諾伊州2例、和威斯康星州1例。[8]

2月25日,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表示, 隨着愈來愈多國家出現新冠肺炎在社區傳播,要在美國境內遏止該病毒傳播也愈來愈難。CDC全國疫苗及呼吸道部門主任梅索尼耶(Nancy Messonnier)稱,出現新型疾病大流行(pandemic of new disease)須滿足3個標準,即該疾病「會導致有人死亡」、「持續人傳人」和「在全世界散播」,而新冠肺炎疫情已達到前兩點,距離第3點也「愈來愈接近」,是故美國企業、學校、家庭、衞生機構和個人等等,都應為更大規模的爆發做準備。[9]

2月26日, CDC發表聲明稱,美國發現首例無法確定感染源的病例,該患者近期並未離開美國,也未與任何確診病例接觸。這很可能是新冠病毒在美國「社區傳播」的首例。截至當地時間26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60例。美國疾控中心首席副主任安妮·舒查特表示,預計將會出現更多病例,前景尚不明朗,敦促全民做好准備。與此同時,美國正在經歷嚴重流感季。截至2月15日,全美逾2900萬人在本次流感季感染流感,其中約28萬人住院,至少1.6萬人死亡。[10]

2月28日, 美國加州衛生官員證實,該國出現第2宗感染源頭不明的新冠肺炎病例。俄勒岡州(Oregon)同日亦出現一宗同類確診個案。患者住在華盛頓縣 (Washington County),他沒到訪過有病毒傳播國家,或相信與另一確診患者有緊密接觸。全美源頭不明個案增至3宗。[11]

當地時間2月29日華盛頓州一名男子被證實為美國第一個死於冠狀病毒的患者。死者是華盛頓柯克蘭常青健康醫院(Evergreen Health's hospital)的患者,28日深夜去世。[12]

截至香港時間3月03日中午,美國共有105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疫情延至13州、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大城市都有確診個案。加州及華盛頓州是美國疫情重災區,集中了約70%美國本地病例。確診的105人之中,45人為鑽石公主號遊輪返美公民,其餘60宗分佈在美國13個州份。疫情死亡總數升至6人。紐約州3月01日出現首宗確診,患者來自紐約市曼哈頓區,最近曾經前往伊朗。東岸另一大城市波士頓也有病例。美國中西部伊利諾伊州大城市芝加哥、南部佛羅里達州、德州亦有確診個案。[13]

與鑽石公主號郵輪同集團的「至尊公主號」郵輪,原定3月05日抵達三藩市港口但被拒泊岸,目前停泊在外海等待檢疫。載有2500名乘客的至尊公主號郵輪,從夏威夷開往三藩市,被召回接受病毒檢測,因為至少有兩起在美國的新冠肺炎案例、包括美國第一起死亡的加州男性,都懷疑與這艘郵輪有關。這名71歲的加州男性,二月中旬曾經在三藩市登船,參加墨西哥觀光行程,而同一時間的另一位船上乘客,後來確診重症、送進加護病房,讓美國政府擔心可能出現船上感染情況、不敢大意。美國海岸警衛隊直升機將工作人員和工具送到船上,報導指出,初步檢測人數約在100人。船上已經暫停所有娛樂設施與活動,也要求乘客保持距離、以策安全。[14]

最新數據可查閱世界衛生組織網站。[15]

政府應對

美國政府應對疫情來自 HK01

2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協調該國政府對冠狀病毒爆發的應對措施。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Alex Azar)表示,針對疫情白宮已經制定了一項計劃,將重點放在五個優先事項上,包括改善疾病監測,與地方政府協調回應疫情,研發療法以及增加個人健康保衛用品(如口罩)的製造。[16]

特朗普將於3月02日在白宮會見大型藥廠負責人,討論治療方法及研發疫苗。並強調政府已經做好準備,他呼籲傳媒、政客及所有人不要做任何事去引起恐慌。特朗普認為,健康的人應該能夠完全康復。[17]

3月06日特朗普簽署通過83億美元緊急撥款,作為當地抗疫之用。白宮原本建議撥款25億美元,但國會認為款項不足以應對疫情,特朗普多次表示會簽署國會通過的任何撥款法案,最終批出83億美元。[18]

圖書館關門

洛杉磯圖書館從2020年3月14日關門到3月31日。週末,街道空蕩,少有人外出。

對其他國家的旅遊警示

美國對其他國家的旅遊警示共分為4級,第一級為最低風險的「實施普通預防措施」(Exercise Normal Precautions);第二級為「提高警惕」(Exercise Increased Caution);第三級為「重新考慮」(Reconsider Travel);第四級為風險最高的「不要前往,意味可能有生命危險,政府未必能在當地提供協助。[19]

截至3月01日,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網站,對下列國家發出以下旅遊警示 [20] [21]

• 三級警示 - 中國、伊朗南韓意大利;亦即避免不必要的旅遊

• 二級警示 - 日本;表示出現人傳人傳播情況,呼籲老人與慢性病患者考慮推遲不必要的旅行。提醒前往這兩國的旅客,需要採取特殊防護措施,避免與病人接觸,用洗手液勤洗手,每次至少20秒以上,或用60%-95%濃度的酒精消毒,若身體有不適,要立即就醫。

• 一級警示 - 香港;提醒旅客加強預防、避免感染,但未建議民眾取消或推遲前往。

• 社區傳播名單 - 新加坡台灣泰國越南; 這些目的地顯然有社區傳染,而且出現確診病例的感染源無法確定,但病毒傳播程度還不夠持續與廣泛,尚不足以變更旅遊警示。

經濟影響

美國聯儲局宣布減息來自 信報財經

上海美國商會(AmCham Shanghai)一項調查發現,大部份美資企業仍面臨嚴重的勞工短缺,78%受訪企業表示沒有足夠員工實現全面恢復生產,另外有近半企業指停產已影響全球供應鏈。上海美國商會主席Ker Gibbs表示,目前最大問題是缺乏勞工,主要是受到出行限制和隔離的影響。他續指,大多數從外地返回工作崗位的員工,都須接受14天的隔離。Gibbs指出,即使當局允許工廠復工,但工人依然嚴重缺乏,料將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嚴重影響,而這種影響才剛剛開始顯現。[22]

隨著中國境外新增確診病例數超過境內,美國三大股指開啟這一輪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2月27日,美股重挫,標普500指數下跌超過4%,距2月19日的收盤高點下跌了10%以上。受其影響,2月28日亞洲股市也暴跌,港股恆生指數跌2.7%,上證指數跌3.7%,深成指跌4.8%。全球股市2月底一周恐錄得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單周表現。分析師看來,股市大範圍暴跌,以及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打壓消費者信心,需求端受挫,可能使全球進入衰退。野村證券的資深分析師,不需要等待更多的經濟數據出爐,來判斷經濟衝擊有多嚴重,航空公司和酒店銷售減半,就可見一斑。評級機構穆迪表示,冠狀病毒疫情將引發上半年的全球和美國經濟衰退。[23]

美國時間3月03日上午,美國聯儲局突然宣布減息半厘,聯儲局聲明說,雖然經濟基本面仍然強勁,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活動構成的風險不斷演變,為實現就業最大化及價格穩定,決定下調利率。聯儲局正密切注意事態發展,並將使用持有的工具,採取適當行動支持經濟。[24]

微軟(Microsoft)執行副總裁德爾本(Kurt DelBene,音譯)3月05日透過部落格貼文通知西雅圖和舊金山辦公室的員工,即日起到3月25日,可以在家工作,如一定要到公司,務必縮短長時間的互動,並且與他人保持6英呎(1.8公尺)的距離。部分無法在家工作的員工,像是資料中心以及零售人員等,微軟公司會遵循政府的指引,對於相關場所進行消毒。[25]

航空公司應對

美國聯合航空在2月08日起停飛香港航線至本月20日。最後一班由美國飛香港的航班將於2月05日從三藩市出發,最後一班回程航班則於2月07日由香港飛往三藩市。聯合航空每日有三班飛往香港的航班;早前亦已停飛前往中國內地的航班。[26]

2月12日,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 )宣布,停飛中國內地和香港直至4月底,比起原定計劃延長一個月。來往洛杉磯和達拉斯上海北京的航班將停飛至4月24日;來往達拉斯至香港的航班將停飛至4月23日;來往洛杉磯至香港的航班將停飛至4月24日。[27]

3月01日,達美航空公司宣布,暫時停飛來往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和米蘭馬爾彭薩國際機場的航班。最後一班從紐約飛往米蘭的班機,定於美國東岸時間周一起飛,而最後一班回程班機則於周二從米蘭起飛。這條航線暫定於5月1日或2日恢復。來往羅馬和阿特蘭大的班機不受影響。

美國航空公司也宣布,暫時停飛紐約與米蘭、以及佛州邁阿密與米蘭的航線,直至4月25日。已購票的乘客可以改機票或辦理退款手續。[28]

視頻

新冠病毒攻入26國 美國宣布進入國家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2020-02-01 – 新唐人電視臺
美國首例人傳人新型冠形病毒 伊州衛生官員公布這些細節 2020-02-01 – 美國華人圈
新冠肺炎下街訪美國路人! 2020-02-19 – Weibo Official Channel

參考來源

  1. 「新冠肺炎」英文更名:從NCP變更為COVID-19. , 新浪江蘇. 2020-02-22
  2. 美首宗人傳人 患者從病妻感染. , 新京報網. 2020-02-24
  3. 美首宗人傳人 患者從病妻感染. , 東網. 2020-01-31
  4. 美國確診第8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近期從武漢返回波士頓. , 新京報網. 2020-02-02
  5. 第1位美國公民死於新冠肺炎! 武漢最新消息 美使館證實. , 世界日報. 2020-02-08
  6. 美國及英國都有新增新冠肺炎個案. , metroradio.com.hk. 2020-02-11
  7. 美國確診多一宗新冠肺炎 患者屬撤僑包機乘客. , 頭條日報. 2020-02-13
  8. 美國確診35例多數曾旅行中國 CDC爲武漢病毒大流行做準備. , Sound of Hope. 2020-02-24
  9. CDC料社區爆發 三藩市進入緊急狀態. , 東網. 2020-02-26
  10. 對話美國專家: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險信號」已在美國出現. , 新京報網. 2020-02-27
  11. 美國出現2個「感染源頭不明」確診病例. , HK01. 2020-02-29
  12. 川普搞錯? 美國首名新冠肺炎死者是50多歲男性. , 世界日報. 2020-02-29
  13. 確診破百2死變6死 全在華盛頓州. , HKET. 2020-03-03
  14. 新冠肺炎美國奪12命 「至尊公主號」郵輪感染再起. , Line Today. 2020-03-06
  15.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situation.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02-23
  16. 美國肺炎確診病例攀升,特朗普任命副總統彭斯抗擊疫情. , BBC. 2020-02-27
  17. 美國宣布首宗新型肺炎死亡個案 特朗普呼籲媒體不要助長恐慌. , rFi. 2020-02-29
  18. 全球確診個案突破十萬宗 特朗普批出83億元抗疫. , HK01. 2020-03-06
  19. 美對華發最高旅警 籲不要前往. , 東網. 2020-01-31
  20. 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延燒 美發一級旅遊警示. , 世界日報. 2020-02-23
  21.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formation for Travel. , CDC. 2020-02-24
  22. 美國商會︰近8成在華美企稱勞工不足 難全面復產. , HKET. 2020-02-17
  23. 美股連跌六日 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單周表現. , BBC 中文. 2020-02-28
  24. 新冠肺炎影響 美聯儲局突宣布減息半厘. , HKET. 2020-03-03
  25. 美國微軟籲員工在家上班 辦公室人與人須隔1.8公尺. , 自由時報. 2020-03-05
  26. 聯合航空停飛港航線 世衛商保護措施盼恢復赴華航班. , 星島日報. 2020-02-05
  27. 美國航空停飛中國內地和香港至4月底. , HK01. 2020-02-16
  28.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 達美及美航停飛來往米蘭班機. , 頭條日報. 2020-03-0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