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村巨變,日新月異(吳賢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村巨變,日新月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新村巨變,日新月異》中國當代作家吳賢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新村巨變,日新月異

改革開放,加快發展,最近十年,更為明顯。村莊美麗,村民富裕,諸多方面,突飛猛進。近日,筆者來到常山縣大橋頭鄉新村村採訪,映入眼帘的一系列巨大變化,令人震驚,由衷讚嘆。

新村村,地處大橋東南,坐立官壩北邊。東接白馬村,南臨芳村溪,西瀕大橋村,北連浮河畈;綠水悠悠,圩堤長長。沃野平疇,蔥蘢鮮潤;煙村秀水,田園風光。地肥如膏,稻菽飄香,乃贍腴寶地;水清似鑒,魚蝦深藏,是魚米之鄉。

回想30年前,筆者在大橋鄉政府工作,那時候的新村村,泥濘道路,高低不平;晴天灰塵滿天,雨天泥漿四濺;車子遇上坡,需要人相推。村民住房,多為泥牆;偶有樓房,僅有兩層;多數村民,人畜同屋;雞舍豬欄,設在偏房;房前屋後,垃圾遍地;溝渠池塘,臭氣瀰漫。

誰曾想,最近10多年,新村已巨變。兩委團結,凝成合力;心繫民生,全力以赴;以快速發展為前提,建美麗村莊為目標;道路加寬改直,全程瀝青路面;村道貫通,全面硬化;車通家家門前,貨物運輸方便;無論運進運出,人人不須用肩。

「五水共治」,環境改變;刻苦努力,真情體現:治污水重在源頭,防洪水加固堤壩,排澇水清理深溝,保供水監督巡查,抓節水反對浪費。清掃垃圾,保持清潔;垃圾分類,人人自覺;付出努力,成效明顯;井然有序,湖光山色;垃圾入桶,地面清爽;面貌改變,污水不見。昔日農戶桌上厚厚灰塵,如今室內室外空氣清新。村有養豬場,整治更規範;下了苦功夫,從嚴把好關;愛心養殖,規範處置;三個化糞池,沉澱再沉澱;沉澱之水澆柚樹,廢物利用兩方便;豬舍每天沖三次,凡有糞便隨時清;杜絕臭氣迷漫,有利豬兒成長;近處沒有臭味,鄰居不受影響;村里經常督查,場主務實肯干。

村民住房,值得頌揚;別墅成群,戶型多樣:既有歐式氣派,又有現代風範;設計新穎,簡約溫馨;大氣典雅,高貴不俗;人均八十平米,家家開朗寬敞;一般農戶無禽畜,只為美村作貢獻。

中心公園,位於河邊;簡樸高雅,引人入勝;晨昏之際,行人不斷;散步慢跑,注重鍛煉;成行景觀樹,樹冠同形狀;花卉很多種,鮮艷又燦爛;紫薇嬌艷欲滴,月季絢麗多彩;專人管理,不斷修剪;增添景色,美了新村。

土地整理,一馬平川;整齊劃一,耕種方便;四百多畝,規模耕作;溝渠配套,灌溉便利,形成特色,有口皆碑。如今村民共讚揚,豎起拇指齊誇獎。可是想當初,並非很順暢;村民有異議,思想難轉彎;各人田地已習慣,為何又要重整治?為使村民支持,支部力挽狂瀾;黨員分頭聯戶,夜晚上門商談;支書曾明良,多次反覆講;從大局出發,宜長遠着想;苦口婆心,費盡口舌;滴水穿石,鍥而不捨;群眾工作,深入細緻。功夫不負有心人,村民終於想明白;自覺配合搞整治,糧田平整大變樣;標準化農田出成效,抗災害能力大提高;上級領導常表彰,新村更加美名揚。

新村巨變,全面發展;呵護老人,愛心體現。根據大多數中青年外出務工,留守老人較多的實際,村里於今年4月辦起愛心食堂。60歲以上老人4元一餐,80歲以上**就餐,每餐一葷兩素,大家吃得開心,心情舒暢,村里老人,笑容滿臉;讚譽黨的好政策,誇獎村里領頭雁。70多歲的老熊說:「美麗鄉村建設讓新村更美,環境更優,村民更富,人心更齊,村兩委會凝聚力更強。過去做夢也不會想到,新村有今天這麼美麗。」[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