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田圍 (選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田區議會

圖片來自hket

新田圍(Sun Tin Wai,代號R12)是香港沙田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85年設立,1994年採用現名,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沙田區議會主席民主黨成員程張迎[1]

沿革

1982年區議會選舉沙田全區劃為四個選區,採用雙議席選區制度,計有沙田市中心小瀝源田心谷火炭,合共八席,當時新田圍邨則入伙及附近一帶未有大型發展,人口不足以為一個選區,故大圍(美林邨以南)至新田圍邨一帶劃入田心谷選區,選舉由蔡根培陳啟庸勝出。

1985年區議會選舉,因應人口大幅增加,雙議席田心谷選區分拆為多個選區,新田圍選區前身車公廟選區正式出現,當時包括新田圍邨隔田村及建築中的新翠邨一帶,定為雙議席選區,選舉吸引到四人參選,結果由程張迎吳景成當選。

1988年區議會選舉,程張迎以太平山學會成員身份爭取連任,並帶同會友衞慶祥參選,對上另外兩位候選人,結果程衛二人雙雙勝出,其後二人分工,程服務新田圍邨沙田頭臨時房屋區,衛則負責隔田村新翠邨一帶。

1991年區議會選舉隔田村新翠邨一帶劃為新翠單議席選區,車公廟選區則改為單議席選區,程張迎未遇到對手下自動當選。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區議會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選區數目配合人口改變而大幅增加,當中原有車公廟沙田頭兩個單議席選區重劃成新田圍秦金曾大屋乙明博康共五個選區,新田圍選區由新田圍邨及鄰近的隔田村所組成,而曾大屋則由沙田頭臨時房屋區豐盛苑沙田頭曾大屋所組成。

1994年區議會選舉港同盟匯點聯合推薦的程張迎車公廟選區轉到本區參選,在無對手情況下自動當選連任。選後兩者合併成立民主黨,程亦為創黨成員。

1999年區議會選舉程張迎對上公民力量派出的馮麗娟,結果程以1,950票對1272票成功連任。

2003年區議會選舉,因應馬鞍山新市鎮人口大增,沙田頭一帶其中一席劃到馬鞍山新市鎮,選區劃界更改,秦金選區被分拆,秦石邨部分與原曾大屋選區合併,並改稱秦豐選區,而金獅花園一期部分則改劃入新田圍選區。程張迎爭取連任,與獨立人士陸浩民對撼,結果程以2,911票大比數擊敗陸的563票當選。

2007年區議會選舉,程張迎以2,258票大比數擊敗取得1,081票的公民力量對手唐學良成功連任。

2011年區議會選舉,程張迎以2,317票數擊敗取得1,309票的工聯會對手張國和成功連任。

2015年區議會選舉,現任議員程張迎和工聯會當屆最年青候選人李樂昕爭奪此議席,最終程以2,455票多於李的1,488票再次成功連任。

2019年區議會選舉工聯會改派何偉俊挑戰程張迎,結果程氏以4,212票多於2,737票的何氏連任,選後程張迎成為自1985年區議會選舉勝出持續連任的四位區議員之一。2020年1月3日,泛民主派沙田區議會過半數,程張迎於沒有競爭對手下獲推舉為沙田區議會主席。2021年7月,程氏因應政府計劃追討協助民主派初選區議員的酬金津貼傳聞所帶動的區議員辭職潮中,辭去區議員職務。

範圍

現時選區範圍包含新田圍邨愉景花園、新田村、李屋村、沙田頭六區、紅梅谷金獅花園第一期及隔田村,1994年時以新田圍邨人口較多而命名,投票站設於新田圍社區會堂五育中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