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角龍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角龍類(Neoceratopsia)是角龍下目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白堊紀早到末期,分布於現今的北美洲與東亞,南半球曾發現可疑的新角龍類化石。新角龍類包含大部分的角龍類,除了鸚鵡嘴龍等原始物種以外。
敘述
新角龍類是群衍化的角龍類恐龍。身體逐漸朝大型演化發展,頭部也逐漸變大,逐漸從二足動物演化成四足動物。喙骨(Rostral bone)呈龍骨狀,前端尖。前上頜骨的牙齒小,或是沒有。方軛骨大幅縮小。頂骨與鱗狀骨構成頭盾。鼻部或眼睛上方具有隆起。前三節頸椎固定成單一個,可用來支撐大型的頭部。頸部後段關節的踝狀突,允許頸部做出大範圍的動作。肱骨有肱骨頭。坐骨小幅彎曲。
分類
新角龍類是由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在1986年提出,範圍是包含:角龍下目之中,所有親緣關係接近恐怖三角龍,但離蒙古鸚鵡嘴龍較遠的所有物種。
依照這個定義,新角龍類包含古角龍、遼寧角龍、冠飾角龍類:冠飾角龍類又包含纖角龍科、原角龍科、角龍科。
朝陽龍與宣化角龍是否屬於新角龍類,仍有爭議。在2004年,尤海魯等人提出朝陽龍是原始的新角龍類。在2006年,宣化角龍的敘述者趙喜進等人則指出,朝陽龍與宣化角龍比鸚鵡嘴龍科原始,不屬於新角龍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