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塊壯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方塊壯字 |
|
方塊壯字,又稱生字、土俗字,也叫古壯字,大致起源于于唐代,是由壯族一些受漢文化教育的文人(也包括巫師)藉助漢字或漢字的偏旁部首所創造的。壯字又稱古壯字,是壯族人民為了書寫壯語借用漢字的字型或結構創造的文字。壯語叫做 sawndip,直譯為「生字」,是未成熟文字的意思。 最初創造的時代不明確,但7世紀已經存在,已知最早記錄是唐代689年的石碑《六合堅固大宅頌》,迄今起碼有1300年以上歷史。根據民間流傳的經文、詩詞等書面記錄,1989年編寫的《古壯字字典》收載大約4900個字和大約1萬種異體字。因為1957年以後,壯語有了應用羅馬字的壯文,幾乎不使用方塊壯字,但廣西的一些地名上還沿用方塊壯字。[1]
構字方式
方塊壯字的構造方式,是借、仿、創三者結合。 借:是借漢字或漢字的偏旁部首。仿:是模仿漢字六書中的方法。創:是再創造文字。 大體有如下12種構字方式: 1、借用,即直接借用漢字。有借音和借義兩種。借音是借用漢字的正音或諧音來記錄壯語字。另一種是借音借義字。是既借音又借義的字。 2、形聲,是利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和意符組合而成的字。 3、雙聲 4、會意,是利用漢字本體的意義,加上一些特殊的符號,或者是以兩個以上的漢字合併而成的字。 5、反切 6、象形,依物賦形,依事描樣,以簡單而富有概括力的筆畫,勾畫出物體的基本形象。 7、截部 8、添筆(包括「指事」) 9、減筆 10、轉音 11、筆畫 12、融體
形成和發展
壯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活動中,為了便於記事和進行交流,創造了刻劃文字符號。這種文字在壯族創世史詩《布洛陀》中稱為sawgoek,意為本源書,即最古老的文字。從廣西出土的文物中看到,這種刻劃符號開始出現對物象輪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發展的趨勢,它比結繩記事前進了一步。後來,隨着漢文化在壯族地區的廣泛傳揪播,壯族先民又吸取並仿造漢字六書的構字方格,創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這就是史籍所稱的「土俗字」,又叫「方塊土俗字」或「方塊壯字」。(參見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這種文字有的是借用漢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漢字注壯語音義,有些是創造的類象形字。 古壯字產生的年代,學術界大多認為是從唐代開始。最早發現的古壯字是上林縣的兩塊唐碑《澄洲無虞縣六合堅固大宅頌碑》和《智城碑》,這兩塊唐碑分別使用了些許古壯字。 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廣西上林縣)刺史韋敬辦撰寫的《澄洲無虞縣六合堅固大宅頌》碑文中,就有(⿱夕一)、榃等字,這些已成為形、聲、義統一的、結構固定的文字。到了宋代,土俗字的運用更加廣泛,據范成大於淳熙二年(1175年)所著的《桂海虞衡志》載:「邊遠俗陋,牒訴券約專用土俗書,桂林諸邑皆然。今姑記臨桂數字。雖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音矮),不長也。□同(音穩),坐於門中,穩也。𡘫(⿱大坐)(亦音穩),大坐亦穩也。仦(音裊),小兒也,奀(音動),人瘦弱也。𤯚(⿱不生)(音終),人亡絕也。(石+打)(音臘),不能舉足也。𡚻(⿰女大)(音大),女大及娣也。𡶪(⿱石山)(音磡),山石之岩窟也。閂月(音攛),門橫關也。他不能悉紀。余閱訟牒二年,習見之。」這說明古壯字在宋代桂林一帶使用很普遍。本源書和土俗字是壯族文字發展史上兩個階段的表現形式。
文字舉例
表示「拐杖」之意的dwngx是「」。表示「蝴蝶」之意的mbaj有「」這個象形異體字。 表示「背」的aemq是「」,由表示人的象形部件「3」後面打個點來表示。 表示「山泉」之意的mboq是「呇」,是「水」下面寫一個「口」,屬於會意字。與漢字一樣,具有此結構的字最多。 表示「山」之意的bya是「山」下面加一個表示其音的「巴」來表示如「岜」。 表示「人」之意的vunz是「亻」旁邊加個表示音的「雲」寫如「伝」。借用漢字之音的字。 表示「有」之意的miz,就借用同音的漢字「眉」來表示。借用漢字之意義。 表示「器皿」之意的aen,用漢字「器」的異體字來表示。借用漢字的意和音的字。 表示「杯子」的boi則寫如「杯」。 由《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舉例: 拉丁字壯文:「Boux boux ma daengz lajmbwn couh miz cwyouz, cinhyenz caeuq genzli bouxboux bingzdaengj. Gyoengq vunz miz lijsing caeuq liengzsim, wngdang daih gyoengq de lumj beixnuengx ityiengh.」 老狀文(1957年):「Bouч bouч ma d??? laз??n cou? mi? c?you?, cin?yen? c?u? gen?li bouчbouч bi??d??з. Gy??? vun? mi? liзsi? c?u? lie??sim, ??da? dai? gy?ng? de lumз beiчnue?ч ityie??.」 漢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
應用
土俗字已成為壯族民間的書面文學用字。清初潯州(治所在今廣西桂平縣)推官吳淇的《粵風續九》中,採錄有俍、壯的「扇歌」、「擔歌」和「巾歌」,即壯族男女把情歌寫在扇面,刻在扁擔和織(繡)在花巾上以此為信物,相贈定情。並稱其「文如鼎彝,歌與花鳥相間,字亦如蠅頭」。有的地方用土俗字編寫的歌本數以箱計。清人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卷8《劉三妹》條中說:「凡作歌者,毋論齊民與、瑤、壯人、山子等類,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錄焉,不得攜出,漸積遂至數篋。」產生於明代,流傳於右江河谷的二萬行《嘹歌》,就是以土俗字抄本傳世的。道光十一年(1831年),廣西宜山縣安馬鄉古育村廖士寬墓的詩碑,全用古壯字寫成。碑上刻有一首五言勒腳體壯歌共120行,生動而詳盡地表白了作者的身世和晚年悲涼的情景。壯族民間的神話、故事、傳說、歌謠、諺語、劇本、寓言、楹聯、碑刻、藥方、家譜、契約等,多用土俗字記錄並流傳於世。
作用
《古壯字文獻選注》中所列古壯字 學術界一般認為,壯族的古壯字始於唐,興於宋而盛於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師公唱本和民歌抄本傳世。壯族民間普遍用古壯字來記錄或書寫神話、故事、傳說、歌謠、諺語、劇本、楹聯、碑刻、藥方、家譜、家族、契約、訟訴、經文、記財等,如壯族的創世史詩《布洛陀》(長達5741行),壯族的《嘹歌》(長達2萬行)以及《唱三元》、《唱五雷》、《順知鬧海》、《千金萬兩》、《布伯》、《布洛陀》、《雷王》、《造天地》、《莫一大王》、《白馬三娘》、《甘玉》、《馮泗將軍》、《唱盤古》、《唱東林》、《祖源歌》、《唱魯班》、《二十四孝》、《唱引光》、《蟾蜍王》、《唱董永》等,都是用古壯字寫成的。這為研究壯族古代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以至風土人情,提供了可資的文字材料。壯族的許多傳統長詩、神話故事等藉此得以保存。在壯族的文化發展史上,土俗字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它表明壯族的文字歷史悠久,並隨着時代的前進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特點介紹
古壯字因是借鑑漢字的構字法創製的,本來漢字已是一種很繁複的文字,而古壯字比漢字還要繁複得多,借用兩個漢字再組合而成,如「上」字,讀音為「gwnz」,古壯字就寫成上字上面再加個天字;「下」字,讀音為「laj」,古壯字寫成天字下面加個下字。壯人要學古壯字,沒有一定的漢文基礎恐怕是比較難學的,但古壯字的特點是與壯族的語言相一致,能夠準確地表達壯語的讀音和字義,所以歷來深受壯族人民的喜愛。
意義
由於歷史的原因,這種文字沒有得到規範和統一,目前亦只在壯族民間的一定範圍內應用。現經初步搜集整理,已將流傳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壯字字典》出版。「古壯字」這一概念的確認,既反映了其作為一種民族文字的歷史存在及作用,又能把傳統壯字與今新創的拼音壯文區別開來。
生命力
古壯字的使用範圍儘管有限,但在某些方面的生命力之強卻超出世人的想象。比如在壯族師公戲、壯族道場中,他們的唱本絕對還得用古壯字。一些年輕的道士本已學了漢文,但若要從事此行當,還必須老老實實地跟師傅學古壯字,要不然你縱有一肚子的漢字,也還是喃不了經文,成不了地道的師公、道公弟子。在壯族地區,有個不成文的規距,就是孩子到了一定年紀,父母就會拿你的八字去給算命先生測,看你是不是天生做師公、道公的命。一入此行當,不管你肚子裡已有多少文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跟師傅學古壯字,不然你念的經則被認為喃得不地道,是不會有人請你去唱師公戲、做道場的。由此可以斷定,只要在壯族地區的師公、道公這個古老的法事活動沒有絕跡,古壯字就不會完全消失。
參考來源
[[Category: 000 總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