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方心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方心讓爵士,大紫荊勳賢,CBE,JP(英語:Sir Harry Fang Sin-yang,1923年8月2日-2009年8月24日),香港骨科醫生,也是香港首位骨科專科顧問醫生。他著力於發展香港的復康服務,作為開拓香港復康服務的先驅,令他獲得「復康之父」的稱許。


家庭背景

方心讓祖籍安徽壽縣,1923年8月2日南京出生,父親為著名抗日名將方振武將軍。胞妹方心淑是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創校校長,曾獲頒MBE勳銜。女兒方敏生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前行政總裁。此外他也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四叔父。


升學簡歷

1936年,他與家人逃難移居香港後就讀於英皇書院,很快就學會了廣東話和英 1940年,17歲時更提早升讀香港大學並學習醫學。並且是利瑪竇舍堂堂友。在大學初期,雖然方心讓他的家人不是特別富裕,但幸運的是,大學裡的牧師幫助將食物儲藏室變成了宿舍,他才有一個留在大學的地方。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揮軍香港期間方心讓曾在香港保衛戰中加入義勇軍團,參與醫療救援的工作,有次在乘搭救傷車途中差一點被日本狙擊手射殺。

1943年至1947年於重慶的國立上海醫學院繼續學業。

1945年,二戰結束,返港繼續學業。

1949年畢業於香港大學。 1950年至1952年,方心讓進而在港大兼任外科助理講師。

1953年取得中英基金資助,負笈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

1955年畢業。後來成為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FRCS)的院士。

1956年至1958年回到香港後,在香港大學擔任骨科講師。

1962年開始私人執業。


醫療生涯

1958年他受僱於香港政府,是第一位骨科專家(顧問)醫生。一直是香港大學的名譽講師。

1956年開始,他在律敦治醫院和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擔任骨科顧問。

1957年至1974年在東華醫院和葛量洪醫院擔任骨科顧問醫生。

1962年以來,他一直擔任戴麟趾夫人康復醫院的骨科顧問醫生。他還是港安醫院,明愛醫院和養和醫院等多家醫院的骨科顧問醫生。

方心讓曾擔任聖保祿醫院院長多年。

2000年中風康復情後, 還非常活躍,平日還堅持每周有三日半,到聖保祿醫院睇症。

2003年再次中風。從那以後他一直在床上。

2009年8月24日上午在香港去世,享年86歲[1]


社會貢獻

在20世紀50年代,他和他在香港大學的同事開創治療骨結柱的脊柱外科手術該手術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並享有「香港手術」(Hong Kong Operation)之譽。

方心讓在1960年又與王源美教授(Professor G. B. Ong,1921年-2004年)共同開創「方王經口腔入路術式」(Fang-Ong Trans-oral Approach),為過往的脊柱外科手術注入新的概念。

方心讓對康復的貢獻不僅限於香港。他曾擔任世界輪椅運動協會會員,後來於1980年至1984年擔任國際康復國際協會主席。該協會於1922年成立。自會議成立以來首位中國人擔任會長。

在1986年,方心讓以世界衛生組織康復合作中心的名義率先領導香港康復協會,在中國大陸推廣康復訓練。

1988年,方心讓和鄧樸芳等人共同幫助建立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以加強對中國大陸殘疾人的照顧。

方心讓一生熱心公益事業,2002年,他發表了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自傳《復康——一生的使命》(Rehabilitation: A Life's Work)[2]

方心讓與復康及體育有關的公職包括香港復康聯會主席、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執行委員會成員、香港傷健協會名譽會長、國際傷殘人士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復康發展統籌委員會主席、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榮譽會長、香港傷健策騎協會主席、香港傷健策騎協會終身會員、遠東及南太平洋區傷殘人士運動會會長及銀禧體育中心管理局成員等等。


生平職銜

  • 香港醫學會前會長
  • 英國醫學會香港分會前會長
  • 麥理浩復康院及香港復康會創辦人
  • 國際復康總會前會長
  • 香港聖保祿醫院前院長
  • 香港醫學組織聯會前會長
  • 歷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學院校董
  • 1974年獲港督麥理浩爵士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 1978年至1983年期間,他進一步兼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之職
  • 1985離開立法會後,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


勳銜

年份 勳銜
1948年 防衛勳章
1965年12月22日 太平紳士(J.P.)
1968年 英帝國官佐勳章(O.B.E.)
1977年 女皇陛下銀禧勳章
1979年 英帝國司令勳章(C.B.E.)
1996年 女皇壽辰榮譽名單中任命為下級勳位爵士

(Kt.)

2001年 傷殘人士奧運會銀勳
2001年 董建華在特區成立紀念日頒授大紫荊勳章

(G.B.M.)

~~ 長期服務獎章(A.M.S.)

作品

1) Anterior Spinal Fusion: The Operative Approach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412 Patients with Pott's Disease of the Spine,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48,No. 208,1960年。

2)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to the Upper Cervical Spine,方心讓、GB Ong,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BJS 44-A:1588,1962年。

3) Anterior Spinal Fusion: The Operative Approaches,方心讓、GB Ong、AR Hodgson,Clinical Orthopaedic & Related Research,Vol 35,pp 16–33,1964年。

4) The Transoral Approach to the Upper Cervical Spine - An Assessment of its Limitations、D Fang、P Cheong-Leen、方心讓、T Loy、T C Wong,Journal of Western Pacifi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18 (1):58-59,1981年。

5) A 10-Year Assessment of a Controlled Trail Comparing Debridement and Anterior Spinal Fu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of the Spine in Patients on Standard Chemotherapy in Hong Kong,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Vol 64B,No. 4,1982年。

6) Tuberculosis of the Upper Cervical Spine,D Fang、JCY Leong、方心讓,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Vol 65B,47-50,1983年。

7) Development Trends of Worldwide Rehabilitation,第十五屆全球會議主席發言,葡萄牙里斯本,1984年。

8) Asian and Pacific Achievements in the United Nations Decade of Disabled Persons,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1990年。

9) International Rehabilitation Review,Vol XLIII,No. 3,P3,1991年。 10) Rehabilitation and the Paralysed Patient,Chapter 69,Textbook on Surgery of the Spine,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1992年。

11) Rehabilitation: A Life's Work,香港大學出版社,2002年[3]


參考來源

  1. 送別方心讓 陳太:為他驕傲. 蘋果日報. 2009-09-03 [2018-12-24]. 
  2. 方心讓出新書收益捐慈善. SUN時事. 2002-11-07 [2018-12-24]. 
  3. 方 心 讓 出 書 演 繹 溫 情. 星島網. 2002-11-07 [2018-12-2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