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方言(祖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方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方言》中國當代作家祖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方言

方言就像一張隱形名片,藏身在語言裡,但只要一張口,就亮出了你的家底,南就是南,北就是北。

一直喜歡聽北京話,覺得有京劇道白的韻味,譬如北京人見面的招呼:「大爺,您溜彎兒呢?」,有板有眼,婉轉得有章法,仿佛舞台上的青衣憑空拋出去的兩管水袖,有優美的弧度。同是北方方言,東北話就粗放得多,一道素炒茄子北京人可以做出十幾種花式,而東北人飯桌上的美味,不過是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圖的是過日子的家常、實惠,沒那麼多講究。

可能,這就是百姓與帝王家的區別吧。北京話沉着、大氣,頗具王者風範,但又不是一味地以勢壓人,而是想着法子轉彎,仿如華蓋下的帝王,時常也能放下君威,一臉親和地走向民間一樣。

居家着長衫,出門換正裝,北京話斬頭去尾,截掉其中迂迴婉轉的部分,這就成了普通話。普通話字正腔圓,丁是丁,卯是卯,一臉官方的嚴肅端正,斬截固然是斬截些,卻不知失掉多少韻味。

上海話則不然,它是熱熱鬧鬧的百姓過日子,有些喧譁,有些急躁,還有一些馬不停蹄的慌張,一句接着一句,沒有喘息的機會。上海話急促、細碎,就像上海人普遍都有的小精明、小門檻,想來,要在密密的人群和樓宇之間周旋、立足,啟用的智慧宜小,而經天緯地的大胸襟、大謀略,也實在派不上多大的用場吧。

上海人是不大瞧得起外鄉人的,常常在彼與此之間,用語言劃無形的圈子。在一群人當中,看兩個上海人聊天就分明得很,她們旁若無人地說着家鄉話,「儂七外了伐?」「七外了,七外了」「儂唉好伐」「好呀,好呀」,你一言、我一語,嚴絲合縫得水都潑不進。仿佛小夫妻拌嘴,關起門來吵,沒有外人插話的份。

上海話有稜有角,銳氣十足,是吳語裡較為硬朗的角色,既無北京話的圓融,又少些吳語的軟糯,像機關槍射出的一粒粒子彈,快速而密集,叫人只剩下招架的功夫。同是吳方言,蘇州話就柔軟得多,像嚼在口裡甜糯的粽子,又像是拂過面頰的柔滑絲綢,讓人覺得那麼熨貼、柔潤。總覺得,上海話從男人口中說出來嫌軟,缺乏陽剛之氣;由女人嘴裡說出來又嫌硬,失盡溫柔與嫵媚,兩邊都不討好。

四川人是悠閒的,日子過得不緊不慢,正事也要搬到茶樓里去做,生意放在濃釅醇香的茶里,一開一開地泡,一壺一壺地談,使的是溫火慢功夫。所以,四川話說出來也是慢條斯理的,但也不是一味地平緩,而是有自己的節奏,像戲迷合着拍子,搖頭晃腦唱出的曲子,抑揚頓挫,悠揚婉轉,即使慢着,也是有講究、有韻律的。

粵語初聽起來,有着與內陸截然不同的古怪,艱澀難懂,單是從一數到十,都能讓你聽得一頭霧水。就像廣東人的生活方式,不親歷親見,很難領略他們的與眾不同。他們常常趿着拖鞋,穿着褲衩就出了門;擁有不菲的資產,卻只抽五塊錢的香煙;宴請菜單精確到按人計量,絕不鋪張……人生態度淡然得超乎常人想象。

廣東人對煲湯卻有着異乎尋常的熱情,願意花費不少的時間與精力,鑽研一鍋靚湯的煲制方法,這是廣東人生活里較為精細、較為文化的部分,就像廣東話,我們聽不明白的音節發聲與編排里,也一定自有它的韻律與章法一樣。

一種方言,其實就是一段歷史,就是一種文化,這裡隱藏着語言的奧秘,地域的奧秘,傳承的奧秘,或許,也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人生奧秘吧。 [1]

作者簡介

祖兒,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