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陳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姓名 施陳慶
別名
出生年 不詳
死亡年 不詳
官宦經歷 不詳
編著作品 不詳


施陳慶(?~?),清康熙年間(1662~1723)人士。臺灣諸生[1][2]


七言古詩

打鼓山
聞道山中有白金,百年遺跡卻難尋。山中寂寂金無語,惟有哀猿泣茂林。哀猿鳴狖[3]兩為伍,怪石巉巖[4]如吼虎。破址頹垣今尚存,埋金俠女終塵土。茫茫不見埋金人,白雲來往埋金塢[5]。須臾山上有樵來,一擔枯株一柄斧。告我曾知埋金事,笑指青山為錢虜。弢光斂晦 [6]已多年,有時隱現若將覩。伊昔樵夫有奇緣,採樵日暮卻忘還。山中竟遇埋金女,繡閣籹樓在目前。巍峨不類人間屋,置酒張燈肆綺筵[7]。舞劍雙鬟[8]來勸飲,奉金為壽醉瞑然[9]。羅幃翠被三更夢,冷露陰風一夜眠。醒來只在荒林下,何處山中有人煙。挑得白金一擔歸,欲尋舊跡似登天。依稀如入桃源去,漁父樵夫可並傳[10]。世人多為樵夫誤,欲覓白金不知路。我聞此語為謬傳[11],問卻青山不能吐。

【題解】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貳冊。打鼓山即今之高雄壽山,清朝時民間俗呼打狗山,是高雄人拾柴放牛的好所在,所以又稱柴山。打鼓山位於高雄市西面臨海的石灰岩山脈,其上有許多鐘乳岩洞,經常成為盜賊藏身之所。明末擾亂大陸沿海的海盜林道乾,為躲避官兵追剿,曾在此安營紮寨。傳說中林道乾曾得高人指點致贈三支神箭,受囑滿百日聽錦雞啼叫向西北方北京方向射去,即能射死皇帝取得天下。此計卻被林道乾妹之誤而失敗,在倉促逃亡前,殺死親妹妹,並將掠奪來的金銀埋於打鼓山中,從此入山的漁樵常有撞見埋金女的傳聞。此傳說首見著錄於康熙58年(1719)編纂的《鳳山縣志》卷十〈外志雜記〉,又收錄有施陳慶的〈打鼓山〉詩,其情節大體類似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中的劉晨阮肇入天臺山的遊仙故事,及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延伸閱讀】
1. 林小眉〈東寧雜詠〉百首之三十九,《林小眉三草》。
2. 宋永清〈打鼓山〉,《全臺詩》第壹冊。
3. 章甫〈遊打鼓山〉,《全臺詩》第參冊。

註釋

  1. 編者按:王禮《臺灣縣志》收錄詩作時標註「茂才」。李丕煜《鳳山縣志》收錄詩作時未加標註。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收錄詩作時標註「庠生」。
  2. 許俊雅撰
  3. 哀猿鳴狖:狖,音ㄧㄡˋ,黑色的長尾猴。指哀嚎鳴叫的猿猴。
  4. 巉:音ㄔㄢˊ,岩石險峻陡峭。
  5. 塢:音ㄨˋ,小土堆
  6. 弢光斂晦:弢,通「韜」,音ㄊㄠ。本指人隱藏才能,不為世人所知。這裡指林道乾埋藏的金銀財寶至今未能尋得。
  7. 肆綺筵:大開豐盛的宴席。
  8. 雙鬟:舊時女童於頭的兩側梳雙髮髻,因此以雙鬟作為女童的代稱。這裡指林道乾的妹妹。
  9. 瞑然:閉眼睡去。
  10. 漁父樵夫可並傳:打鼓山樵夫的奇遇正如〈桃花源記〉中誤入桃花源的武陵漁夫一般,可一起被傳頌。
  11. 謬傳:謬,音ㄇㄧㄡˋ。荒謬不合理的傳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