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藝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與一般中國讀者的預期不同,《旅行的藝術》不是遊記散文,不是導遊手冊,也不是論述旅行歷史和意義的常識讀本。這部書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教我們如何好奇、思考和觀察,讓我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
作者簡介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才子型作家,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訴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原文摘錄
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於我們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我們旅行的目的地本身。 獨自旅行似乎有一個優點。我們對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極大程度上收到我們周圍人們的影響,我們調和自己的求知慾去滿足別人的期待。他們或許已經認定我們是怎樣的人,因此我們不得不有意識地隱藏自己身上的某些東西。」我沒想到你是那種對公路路橋感興趣的人。「他們也許會以一種讓你不自在的口吻說出他們的看法。被一個同伴近距離地觀察會阻止我們觀察別人,我們忙於調整自己以滿足同伴的疑問和評價,我們不得不讓自己看上去更正常,這樣一來便影響了我們的求知慾。但是獨自一人行走在哈默史密斯的正午,我卻沒有這樣的顧慮。我可以無拘無束地做出些奇怪的舉動。我描下了一家五金店的窗戶的草圖,並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公路路橋。 我們遇見過穿越沙漠的人,在冰上漂泊或在叢林裡穿越的人,然而在他們的靈魂里,我們無法找尋到他們所見的痕跡。穿着粉紅色和藍色相間的睡衣,心滿意足地待在自己房間裡的塞維爾•德•梅伊斯特正在悄悄提醒我們,讓我們在前往遠方之前,先關注一下我們已經看到的東西。
書評
不曉得哪個古人發神經,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於是多讀書、多行路好像一併成了讀書人的份內事,不過我看99.9%的古代讀書人都沒能做到這一點,讀書不過是反覆讀科舉考試大綱範圍內的書,出行不過是從後花園裡的小姐那兒騙點盤纏進京趕考罷了。不錯,有過那麼幾位:李白,徐霞客,顧炎武等等,可是根本不具有代表性嘛。
這股「行萬里路」之風倒是於今為烈,我看大半是飽暖思淫慾的結果,偏是沒多少人把「讀萬卷書」當成目標。人人都當徐霞客,可出手的大多是些不着調的「遊記」、「攻略」什麼的,境界比余(秋雨)還差,還旅遊個啥?
許多年來,我更喜歡李敖說過的:「人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要讀兩萬卷書,行零里路」。儘管他老人家到老還是破了戒,來大陸(仍不算出國)行了趟「神州文化之旅」,但是之前五十多年,的確是踐行了這一點,自許為全中國讀書最多的人,卻一步也沒出台灣島,這是那些熱衷於在小小寰球上跑來跑去的人理解不了的。
我對旅遊的確偏見不少,但不代表我絕不參加旅遊,不過多數都是出差時隨大流而已,要麼是單位組織的,自己單獨出行的只有一次,我對這樣的出行心有嚮往(嚮往而已,少有實踐),原因只是像《三個男人一個孩》(Three Men and a Baby)電影裡所說的:「A man needs to be alone sometimes.」不過我發現干別的很多事也能有這樣的享受,比如讀書,比如工作。總而言之,在讀書和旅遊比起來,我寧願當個(已讀)書本收藏者,也不願意當個目的地收藏者。
本來是想寫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讀後感的,卻說了這麼多廢話,但的確是不吐不快。
我要說《旅行的藝術》是本好書,好就好在總體上,它並不是勸人走出家門去旅遊,作者對自己旅遊經歷的敘述給人的觀感是心不在焉,厭倦地勉強為之,反而從一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對不旅遊和少旅遊抱有欣賞之情,例如他寫到於斯曼小說《逆流》里的主人德埃桑迪斯公爵,此人住在巴黎市郊一幢別墅里出不出戶,因為喜歡狄更斯小說,有一天決定去坐火車去倫敦逛逛。他到了火車站,開車前,去了車站附近一間英國人常來光顧的酒吧,後來又去了隔壁的英式小餐館,結果提前體驗到了英國的生活,然後就變得疲乏和厭倦起來,最後他出人意料地打道回府,並檢討了一番:「既然一個人能坐在椅子上優哉游哉捧書漫遊,又何苦要真的出行?難道他不已置身倫敦了嗎?倫敦的氣味、天氣、市民、食物,甚至倫敦餐館裡的刀叉餐具不都已在自己的周遭嗎?如果真到了倫敦,除了新的失望,還能期侍什麼?……我竟然不肯相信我忠實可信的想像力,而且居然像老笨蛋一樣相信到國外旅行是必要、有趣和有益的,我一定是有些精神異常了。」
快結尾時,他又舉了一個極端例子,這次是法國作家塞維爾·德·梅伊斯特,此人介紹了一種迥然異於他者的旅遊模式:在室內,並寫了一本書《我的臥室之旅》,然後再接再厲寫了本《臥室夜遊》,所需的「裝備」只是一套粉經色和藍色相間的睡衣。德波頓對這樣的旅遊很是欣賞,並效仿此作家也進行了臥室之旅,然後又對自己所住的街區進行了一番漫遊,收穫不小。對於梅伊斯特的作品,他有一番好見解:「德·梅伊斯特的作品來源於一種深厚而具有暗示性的洞察力,即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人於我們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我們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們可以將一種遊山玩水的心境帶入我們自已的居所,那麼我們或許會發現,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亞於洪堡的南美之旅中所經過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叢林。」(P236)
當然德波頓在這本書里並未打擊旅遊愛好者的積極性,他們讀了德波頓這本書,相信能讓自己的旅遊更有效果。只是我讀這本書時只取所需,看到的是一個「反旅遊」的德波頓,他好像在說,如果你不會像愛德華·霍珀那樣能夠享受旅途之寂寞,不像福樓拜那樣經歷坎坷、對東方有着無比強烈的嚮往,不像亞歷山大·馮·洪堡那樣具有科學探究的好奇心和豐富的知識儲備,如果你對美、對藝術沒多少鑑賞力的話,那麼對旅遊還是三思而後行,要麼來一次臥室漫遊也行?
我也是這樣想的,總結一下與同道共勉:愛生活,多讀書,少旅遊,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而努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