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旅遊泡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旅遊泡泡是什麼?疫情下重啟旅遊邊境的新方式與風險。台灣旅遊泡泡目的為縮短隔離時間、恢復經濟。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打亂了許多人原先的計畫,至今疫情也尚未歇息,大多數的國家皆設立嚴格的邊境管制,有的甚至還直接封鎖邊境;造成各國觀光旅遊、航空產業大大受創,而為了在不影響防疫政策的情況下要讓旅遊業重啟,業者便想出各種新奇的旅遊方式,像是國內初期推出了「類出國」方案等,但國旅市場終究有飽和的一天,而且也無助於國際間的經濟發展與交流,因此近期便發展出「旅遊泡泡」一詞。

旅遊泡泡又稱為「安全旅行圈」,是指在疫情期間,疫情相對受控、檢疫措施互被信任、關係緊密的國與國之間,實行"縮短隔離時間"的旅行方法,爾後又衍伸出『 商業泡泡 』、『 外交泡泡 』等。在概念上來說,形成泡泡的國與國之間,相當於是在一個安全的泡泡內互動,人員的流動可在較寬鬆的狀態下進行,例如入境後不必進行 14 天或更長天數的檢疫、隔離,以達成互利互惠的效益;相反的,在泡泡之外的國家,則仍然相互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而在此前提之下,通常都會事先要求雙方旅客提供官方文件篩檢報告,以證明沒有感染病毒。[1]

台灣第一個旅遊泡泡

台灣與帛琉之間的「旅遊泡泡」2021年3月17日宣布正式啟動,定於4月1日展開首航。台灣媒體紛紛報道,新加坡可望成為台灣「旅遊泡泡」的下一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