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旗後砲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旗后炮台)
前往: 導覽搜尋
旗後砲台
圖片來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旗後砲臺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旗後山上,公告為國定古蹟[1]

歷史

  • 旗後建礮臺之紀錄,最早見於清康熙59年(西元1720年)之《鳳山縣志》:「旗後汛:砲臺一大座、煙墩一個、望高樓一座」。
  •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末為扼守打狗港整體安全,清廷派大臣沈葆楨來臺辦理海防事務,於打狗的大坪頂、哨船頭及旗後山上,依地形高度設置有三座礮臺,最高處的「大坪頂砲台」,現已埋入土堆,次高為「旗後礮臺」,最低為「雄鎮北門」砲臺,三個礮臺互成犄角,結合成為一組防禦線。
  • 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興建,派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主持,聘英籍工程師督造。
  • 清光緒2年(西元1876年)完工。
  • 清光緒20年(西元1894年),旗後砲臺配置四門英製6.5公噸8吋阿姆斯壯後膛砲。
  • 清光緒21年(1895年)乙未戰爭,旗後砲台被擊毀。
  • 民國34年(西元1945年)後,國軍於礮臺及燈塔之間另築碉堡。
  • 民國74年(西元1985),內政部公告「旗後砲台」為二級古蹟。
  • 民國80年(西元1991元)高雄市政府進行修復。
  • 民國84年(西元1995年)1月1日開放參觀。

建築構造

旗後礮臺」為臺灣第一批洋式礮臺,為國內唯二最早的洋式礮臺。砲台入口為「八」字形,門額題有「威震天南」;門口磚牆上左右,各有一個用磚砌成的「囍」字,在台灣砲台古蹟中是非常少見。

「旗後礮臺」基座為下大上橢圓;北區為操練場;中區為指揮區,南區為彈藥庫;厚牆內側為兵房,兵房上方有四座大砲。

建材以鐵、水泥、紅磚為主,是一座火力強大的近代西洋式砲台。

旗後礮臺所用的紅磚來自廈門,鐵水泥購自歐洲,其他材料如木樑柱及石灰,可能來自福建或打狗當地。

旗後砲臺經高雄市政府修復,門額字體依據古照片恢復「天南」二字。

原有的砲座區、兵房、彈藥庫、前後操練場等格局保存相當完整,見證清末的戰防思考,在軍事史上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建築風格礮臺建築是清末海防的一大特色,旗後砲台在台灣近代史上可能是第一座融合西洋與中國形式,全面吸收西洋技術之始的中西合璧式礮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