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處還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1929年、姨媽芒離世,喬治•韋伯回鄉奔喪。姨媽的去世,使他與故鄉失去最後一絲維繫。不久,處女作《群山之冢》出版,喬治一舉成名。但這部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作品因無意揭示家族真相,喬治陷入親朋各方責難的洪流,再也不能回家。這期間,他逐漸發現,1929年經濟大蕭條陰影下,人們隱藏的的恐懼、脆弱,以及自我欺騙。才是真正的美國悲劇。1936年3月,第二本書出版後,喬治在德國受到熱烈的歡迎,卻也察覺到名利的虛妄、希特勒及其納粹派系的蔓延。在他看來,「希特勒主義」代表着人類向貪婪、強權文化的回歸,而它們從來都是人類的敵人,讓人們無處還鄉,失去自由。

作者簡介

托馬斯•沃爾夫(Thomas Clayton Wolfe,1900-1938),20世紀美國小說家。1900年生於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畢業於北卡羅來納州大學,在哈佛大學獲得劇本寫作碩士學位,後在紐約大學任教。他創作於大蕭條時期的作品描述了美國文化的變化和多樣。1938年沃爾夫去世後,威廉•福克納將他列為他們那一代最好的作家,而將自己列在了沃爾夫的後面。「垮掉派」作家傑克•凱魯亞克也將沃爾夫視為自己的文學偶像。

書評

Thomas Wolfe,這個在大學英語專業美國文學課上都不會多提一句的作家卻因為一部裘花和柯林叔的電影《天才捕手》而走入了我們的視野。先不論電影的優劣,當我很巧合地在自家的書櫃裡找到一本十年前曾經買過卻未曾拜讀的《無處還鄉》時,才驀然發現,原來就在身邊。

這是一本厚重而密集的小說,近四十萬的字數是沃爾夫的習慣和標配,這也是沃爾夫短暫而倉促的三十幾年的人生中最後一部小說。看沃爾夫的自傳體小說很難將現實與虛構區分開來,他蓬勃的激情全然來自於自身的經歷,所思所想,即使是人物,也都是切實的存在。他的長篇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在沒有完整如一的線索情節的狀況下,他竭盡全力把自身腦子裡所想所思,以繁瑣而塊狀的形式展現出來,就像是一個故障的水龍頭,任憑思緒如水般流瀉。但他的文字,卻絲毫不水,內容雖然不縝密,可卻殷實而豐盛,並且他具有一種讓人毫無疲倦之意的栩栩如生的文字駕馭力,這是很多傳統的小說家都無法做到的。不敢說他的「話嘮型天才」是笑傲美國二三十年代的智慧,但的確讓他脫穎而出,讓他成為了一個時代無法忘懷的一筆。

在《無處還鄉》的構架中,主人公喬治已經來到了1929經濟大蕭條之前盛極的歲月里。他的第一部小說(應該指的是《天使望故鄉》)已經出版,給他帶來了銷量,名望和女人。但這些喬治從幼年期就夢寐以求的名利和愛情,給他帶來了雙重結果。

首先,沃爾夫用大量的塊狀,堆疊的筆墨描述了喬治回到美國南部的家鄉參加親人的葬禮,描述了幾乎喬治從紐約火車站,火車旅途一直到回到家鄉所有遇見的人的外貌語言特徵。從這些似乎無法停止的描述中,他有心又無意地描繪出二十年代經濟盛極的美國,即使在如此偏遠的山區,房地產的泡沫也像魔爪一樣伸向了普通的鎮民,把投機的狂熱散播在喬治熟悉的人群之中,而喬治的小說,很快因為他的觀察寫實和深深的思索,把他從「家鄉的英雄」拉向了暴露隱射他人隱私的記錄者,卑劣小人。喬治的無處還鄉在一開始就埋下了伏筆,那個真正意義的確實存在的家鄉,以及在那裡的一切都對自己關上了大門。

其次,受女友的邀請,和菲茨傑拉德小說里的年輕人似曾相識,在美國這個新晉國家的上流社會裡(小說後半部沃爾夫將其同歐洲進行了對比),喬治在那場被沃爾夫用大量文墨堆疊的晚宴上,深深地迷失在美國大蕭條之前的上流社會的虛偽,做作和浮華之中。這本就不是他的世界,卻曾是他一度嚮往的名利場,他走進其中,卻無處還鄉。

於是社會進入真正的蕭條,泡沫經濟的崩塌,失業率的上升,引領喬治蟄伏在布魯克林的破屋子,夜以繼日地創作。他遊蕩在深夜的布魯克林,他深愛的紐約,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拚命地去攝取這個蕭條背景下紐約貧民區的脈搏,呼吸和血流,在這漫長而源源不絕的描述中,紐約在我們讀者開來,仿佛是一個龐大的生命體,用真切的疼痛和萬千的世相,豐富了喬治,也豐富了社會狀態的形態。而那個即無法回到南方故鄉也無法容身紐約名流的喬治,愛上了布魯克林。

隨之沃爾夫穿插了對福克斯的描寫,這位來自新英格蘭,傳統,隱忍,又獨具慧眼,在九年內都是喬治心靈導師和父親角色,有着五個女兒的編輯,他眼裡的世界。這一部分的穿插定位,讓固有的存在福克斯深入人心,也為最後喬治和他的決裂埋下了伏筆。

隨之是歐洲,沃爾夫同樣用了大量的文筆描寫了和名作家在英格蘭鄉村的「歷險」以及在德國柏林,他最為深愛的充滿哲思的歐洲國度,覺察和體驗到這個國家表面極度的秩序感和納粹的崛起。這場喬治沒有從正面描述的經歷,讓他對歐洲也感到了不安,感到了紛爭,痛苦,猜疑,打壓,當然還有虛偽。

這是一部多麼誠摯的作品,誠摯到讀者似乎都可以努力去原諒沃爾夫過多的語言和不穩定的瘋狂情緒。他具備很多小說家沒有的才華,熱情和語言能力,但他的視角依然是片面的,主觀的,正如他本身殘缺的性格。如果沃爾夫沒有英年早逝,那麼他將會如何如何震顫文壇,成為菲茨傑拉德,海明威都無法超越的角色,這樣的假設,想必只能留給後人。但沃爾夫是有愛的,他的愛是對美國這片土地最有情懷的眷戀,可是他卻在自己的人生中,丟失了原本憧憬的一切。

他固然否認自己是迷惘的一代,而他卻無法否認自己身處一個迷惘的時代,被時代變遷的滾滾洪流捲入,吞噬,造就,也同時摧毀。

而在他死去以後,這個世界就開始再次進入慘絕人寰的戰爭。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