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無意識 |
無意識 是指那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比如,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欲望。正是所謂「冰山理論」: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無意識)。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無意識 [1]
外文名 NO SENCE
基本介紹
無意識並不是心理學所特有的概念,而是為哲學、精神病學、心理病理學、法學、文藝、歷史學等學科所共有。它作為心理學概念有着悠久的歷史,以無意識為基本概念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包括新精神分析)學說,現在在美國已不再是一般的關於心理學的理論,它已滲透到文學、哲學、藝術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西方知識界就像講述自己的心臟和胃的活動一樣講述着無意識現象。
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它主動地對人的性格和行為施加壓力和影響。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領域時運用了決定論的原則,認為事出必因。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夢、口誤和筆誤,都是由大腦中潛在原因決定的,只不過是以一種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由此,弗洛伊德提出關於無意識精神狀態的假設,將意識劃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
有人對"無意識"概念進行辯護,不允許人們將它稱為"下意識"或"潛意識",認為是錯誤的,容易引起誤解。 所謂無意識,一方面包含着種種因潛伏而暫時不為意識所知,其他一切都與意識活動一樣的活動;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種種被"壓抑"的活動,假如這些活動變成意識活動,它們肯定與意識中其他種種活動形成鮮明的對照,與"下意識"或"潛意識"不同。
意識區別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將人的精神意識分為意識、前意識、無意識三層。無意識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況下根本不會進入意識層面的東西,比如,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懼等。主要的無意識情況有:
①確實沒有意識到,如視而不見,聽而未聞;
②曾有所意識但沒有與別的意識片段聯繫起來,因而一過去就喪失了;
③對個別情況的意識被組織在一較大片段的意識活動中而沒有特別顯示出其存在。無意識起初是由哲學家提出來的,後來,它才逐漸吸引了心理學家爾後是神經生理學家的廣泛興趣。
歷史發展
無意識並不是心理學所特有的概念,而是為哲學、精神病學、心理病理學、法學、文藝、歷史學等學科所共有。它作為心理學概念有着悠久的歷史,起初是由哲學家提出來的,如古希臘哲學奠基人柏拉圖就曾談到無意識問題。他從其客觀唯心主義出發把無意識看作是「潛在知識」的觀念形式,是一般知識的前提,因此知識不是別的而是回憶。從那時直到形成關於腦功能的科學理解以前的長時期里,人們基本上是從唯心主義哲學立場出發來對待無意識問題,並使它成為許多自然哲學觀點和唯靈論觀點傳統的組成部分。只是到後來,它才逐漸吸引了心理學家爾後是神經生理學家的廣泛興趣。
18世紀初,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在其單子論學說進一步發展了無意識理論。他認為,在伴隨有較明顯意識觀念的覺醒狀態時還存在有像睡眠或消失的觀念的「微覺」,即未被統覺的知覺。單個的單子就是這樣的知覺,它們猶如單個的、其本身一點也意識不到的、落下的水滴一樣不能被有意識地知覺到。
但是,它們匯集成足夠的數目時,它們總和起來就會產生一種統覺──波浪擊岸的響聲。在萊布尼茨的唯心主義體系中,這些無意識知覺乃是天賦靈魂所固有的東西,是靈魂的意識活動材料,是自我封閉的心理生活的發展條件。繼萊布尼茨之後,在唯心主義路線上發展無意識概念的還有I.康德等人,但集大成者是E.von哈特曼。哈特曼在其《無意識哲學》一書中把無意識說成是超感覺的精神活動者、存在的基礎、宇宙過程的根據。
在近代心理學中,第一次把無意識問題作為一項基礎研究的是19世紀早期聯想主義心理學家J.F.赫爾巴特。
他把萊布尼茨的無意識觀念發展成為意識閾限的概念,閾限下的那些觀念是無意識的。他認為,當一個觀念上升到可以覺察的意識水平時,就是萊布尼茨所說的被統覺了。他還認為,為了使一個觀念上升到意識,它必須與現存於意識中的其他觀念相適應、相一致。那些不一致的觀念不能在意識中同時存在,而那些不相干的觀念則被排斥在意識之外而變為被抑制的觀念。被抑制的觀念類似於萊布尼茨的微覺,存在於意識閾限之下。但它並沒有在人的心理中完全消失,而只是暫時脫離了心理的核心部分──意識領域,下降到無意領域。只要條件成熟,例如受到新的感覺印象的刺激或結合便有可能重新上升到意識中來。
心理物理學創始人G.T.費希納也對無意識的思想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也使用閾限概念,但他認為,心理類似於冰山,它的相當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這裡有一些觀察不到的力量對它發生作用。這些想法後來對S.弗洛伊德有很大影響。他還唯物地解釋了萊布尼茨的微覺學說:你聽不到一條毛蟲在菩提樹下蠶食葉子的聲音,但是你可以清楚地聽到幾千條毛蟲一同吃葉子的聲音。
另一些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有H.von赫爾姆霍茨、И.Μ.謝切諾夫和И.Π.巴甫洛夫。赫爾姆霍茨在對感覺器官的心理生理研究中曾發現,在感知覺範圍內存在一種沒有思維參與的概括過程,為解釋這種過程而提出「無意識推理」的概念。巴甫洛夫根據對腦的研究則提出了對無意識心理現象的生理學解釋。他認為,在具有最適宜興奮的大腦半球部位上容易形成新的條件反射並能順利地進行分化。因此可以說,這一部位此刻是大腦半球的創造性部位,其他部位(即具有低興奮的部位)這時就沒有這種能力,它們的功能充其量是進行以前形成的反射,這種反射是在相應刺激存在時自動產生的,我們主觀上把它們稱作無意識的、自動化的活動。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隨着實驗派的興起與發展,無意識問題的研究又與心理病理現象和神經心理方面的病態、暗示、催眠等的研究聯繫起來。T.-A.里博、P.雅內的著作為研究心理生活深處及其無意識狀態鋪平了道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也應運而生,從而把對無意識的研究大大地推進了一步。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種神經症的治療方法,又是在醫療實踐中逐漸形成起來的一套心理學理論。無意識是這一理論的中心概念。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是生物本能的作用,意識是人類理智的作用。生物本能表現為無意識的衝動。早期弗洛伊德主要是以性本能解釋無意識的動力作用,後期又提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或破壞本能作為解釋概念。無意識作為人的動力基礎是人的行為的決定因素,無意識衝動總是力求得到滿足而上升到意識領域。意識對無意識的關係表現為兩個方面:①尋求滿足無意識衝動的途徑;②調節無意識衝動和社會規範之間的衝突,避免機體受到外部的傷害。這兩個方面的任何一個,最終目的仍在於為無意識的需要服務。由於社會力量相對強大,意識的調節往往表現為對無意識衝動的壓抑。但受壓抑的衝動並沒有消失,而仍潛伏在無意識的深層中,在這一點上,它與前意識不同,前意識只要被注意到,隨時都能上升到意識領域,無意識則由於曾受到早期的壓抑創傷,和意識層的連結已被隔斷,好像已被打入冷宮,永世不能再見天日。如果早期的衝動比較強烈,壓抑創傷比較嚴重,就會形成神經症。弗洛伊德主張用自由聯想法幫助患者追憶早期創傷的形成、「談出」或宣洩出內心的積鬱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20世紀30年代以後,一些從西歐,特別是從德國移居美國的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如H.S.沙利文、K.霍妮、E.弗羅姆等人,在新的土壤上形成新精神分析學派。其代表人物雖然在理論上各有側重,但共同特點是強調精神病病因學的社會因素並重視文化因素對人格形成和發展的影響。表面看來,他們的觀點與弗洛伊德有所不同,但是,在他們的概念中仍然保留了弗洛伊德的「無意識」以作為其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霍妮認為,行為的主要動力在兒童時期是一種在潛藏的敵對世界面前表現為無能為力的情感。這種情感是無意識的,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是不變的。在適當條件下它又是產生神經官能症的動力,並決定着人的特點。弗羅姆則認為,人的本性受文化影響,但是決定個人生活道路矛盾的根源卻是人的本性,即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動機概念。人不能消除這些矛盾,他只能依賴於某種文化因素的影響,以適應方式對它們加以反映。意識和無意識的強度決定人的正常行為和神經官能症的行為。無意識概念用於醫學實踐而得出的結論證明,必須促進最初受壓抑的精神力量進入意識。
與精神分析學說不同,蘇聯心理學家從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反映論和決定論原則出發來闡述無意識問題。他們認為:無意識和意識一樣,都是心理現象的特性,是心理反映的能力;無意識的存在必須以在人那裡現實地或潛在地存在着意識為前提;無意識反映轉化為意識反映既與外部作用本身的性質有關係,也與神經系統狀態及感官狀態有關係;意識與無意識的特殊結合不僅發生於對現實反映過程本身之中,而且也發生於對人的行為的調節過程之中。Д.H.烏茲納澤提出的定勢理論是蘇聯關於無意識問題的一種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定勢是一種沒有意識到的狀態,它先行於並決定着任一形式的心理活動的展開。換句話說,定勢是心理的特殊領域,是一種沒有形成為意識的內容所特有的那種形式的積極狀態。因此,通過定勢的研究有可能揭示無意識心理現象的實質,解開無意識之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