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效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無效腔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無效腔(不能進行氣體交換的呼吸道)一般指生理無效腔

每次吸入的氣體,一部分留在從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細支氣管以前的呼吸道內,這一部分氣體不參與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稱為解剖無效腔或死腔。其容積約為150ml。進入肺泡內的氣體,也可因血流在肺內分布不均使部分氣體不能與血液進行交換,這一部分肺泡容量稱為肺泡無效腔。肺泡無效腔與解剖無效腔一起合稱生理無效腔。健康人平臥時的生理無效腔等於或接近於解剖無效腔。

基本介紹

生理無效腔(Vd/Vt)正常值:

正常人Vd/Vt為25%~33%。

生理無效腔(Vd/Vt)臨床意義:

Vd/Vt有助於了解死腔通氣量,協助肺血管疾病診斷和評價。

適用範圍

①肺栓塞、休克等肺血流量減少性疾病。

②肺氣腫、肺結核、肺囊腫等肺血管床破壞性疾病。

③機械通氣時呼吸監護。

結果分析

(1)Vd/Vt增大可見於肺泡無效腔增加抅的疾病,如各種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減少如肺氣腫,肺血流量減少和肺血管栓塞。

(2)Vd/Vt增大也見於機械通氣時呼吸管路過長,氣管插管過長等醫源性解剖無效腔增加。

計算公式:生理無效腔=解剖無效腔+肺泡無效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