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限的清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限的清單

無限的清單,是博學大師翁貝托·艾柯繼美的歷史》《丑的歷史》之後,最新推出的美學研究重量級作品。艾柯受盧浮宮邀請策劃了一系列展覽等活動,並完成這本關於"清單"的圖文專著。書中探討了藝術、文學、音樂、建築等領域出現的"實用清單"、"詩性清單"、"既實用又具詩性的清單"存在的意義與功用。

艾柯將帶領我們欣賞那些在閱讀文本或觀賞畫作時常常忽略,甚至厭惡的清單--有限的清單、無限的清單;名字清單、圖像清單、地名清單、屬性清單;混亂的清單、令人暈眩的清單、非正常的清單……尋找清單的本質。[1]

內容介紹

我喜歡清單,就像有人喜歡足球或有戀童癖一樣,人各有癖好。清單是文化的根源,是藝術史和文學史的組成部分。清單並不破壞文化,而是創造文化。無論看哪裡的文化史,你都會發現清單。

--翁貝托·艾柯,摘自德國《鏡報》訪談。 [2]

◆ 艾柯可能是今日整個西方世界讀書最多的人,近年挾其駭人學養連番炮製了三冊圖文並茂的概念史巨著。頭兩本分別論美論丑,我雖佩服他的廣博,但沒讀出什麼新意。只有最近這一本《無限的清單》才叫我大開眼界。照樣是取材豐富地編選了你聽過和沒聽過的文本段落,和你見過與沒見過的圖畫相片,但這一回他明顯地放足了心力,因為他要處理每一個愛書人都會碰到的最切身的問題。

--梁文道

◆ 艾柯,這位以博學與非凡才能著稱的作家再次為我們帶來了代表作品:博雅精妙的文字、富有見地的分析、令人興奮的闡釋,全書充盈着迷人與神秘的信息。

--英國《衛報》

◆ 艾柯謙虛地"炫耀"着他那非凡的學識。這本書囊括了非常多精美的圖片。那奶油般細膩的書頁讓人樂於翻閱;書中內容以不同字體的文字區別開來,適切又美觀;觀賞書中圖片更是讓人心生愉悅。

--英國《旁觀者》雜誌

◆ 這是一部豐富、奇妙的關於"清單"的"清單"。艾柯具有一種博採眾長、深諳奧秘的能力,讓思維在腦內自由流動確實是快樂所在。

--英國《蘇格蘭周末報》

◆ 如果流落荒島,這本書將是莎士比亞與《聖經》之外的第三選擇,它將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

--The Tablet

◆ 艾柯的作品具有一種在書頁上舞動、在腦中迴蕩的獨特魅力。

--《每日電訊報》

◆ 艾柯在這本書中向我們呈現"清單"這個概念是如何隨世紀更迭或各個不同時期的演進而變換含義的,它反映了一種時代精神。書中收錄了眾多精彩的文學文本與精美藝術品圖片來闡釋他的觀點。

--goodreads.com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翁貝托·艾柯(Umberto Eco),意大利人,生於1932年,現居米蘭,執教於博洛尼亞大學。他是享譽國際的作家、符號語言學權威、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美學家。艾柯被譽為"當代達·芬奇" ,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出版過140多部著作,橫跨多個領域,都有經典性的建樹。他在歐洲已成為知識和教養的象徵,知識分子都以書架上放一本艾柯的書為榮。

【譯者簡介】

彭淮棟,生於1953年,台灣新竹縣竹東鎮人,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肄業,曾任出版公司編輯,現任報紙編譯。譯文以典雅著稱。曾譯《美的歷史》《丑的歷史》《無限的清單》《西方政治思想史》《現實意識》《格格不入》《論晚期風格》等數十部著作。

作品目錄

導論 7

第一章:阿喀琉斯之盾及其形式 9

第二章:清單和目錄 15

第三章:視覺清單 37

第四章:難以言喻 49

第五章:事物的清單 67

第六章:地名清單 81

第七章:清單,清單,還是清單 113

第八章:往返於清單與形式之間 131

第九章:枚舉式的修辭 133

第十章:奇蹟清單 153

第十一章:收藏和寶藏 165

第十二章:奇珍櫃、百寶箱 201

第十三章:屬性清單與本質清單 217

第十四章:亞里士多德的望遠鏡 231

第十五章:過度:拉伯雷以降 245

第十六章:過度而連貫 279

第十七章:混亂的枚舉 321

第十八章:大眾媒體裡的清單 353

第十九章:令人暈眩的清單 363

第二十章:實用的和詩性的清單 371

第二十一章:非正常的清單 395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