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世界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親筆自傳。撼動人心的自我剖白,天才藝術家的救贖之路。

草間彌生,出生於傳統日本舊式家庭,10歲開始創作,28歲前往美國獨自闖蕩,先在紐約立足,然後蜚聲國際。

本書坦誠敘述了她的成長經歷、藝術理念、羅曼史、精神疾病史,豪不避諱地袒露自己的愛恨、偏見、執念、私慾,展現了其充滿傳奇、強烈而鮮明的一生。

「我一邊沿着藝術這根絲線爬行,一邊摸索着自己的生存之路,如果要沒有這些的話,我在很早以前就因不能忍受而跑去自殺了。」

作者簡介

草間彌生

1929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10歲起以波點和網紋為主題作畫,1957年前往美國,1960年代蜚聲國際,1977年自願住進精神病院,至今活躍於世界藝壇,是世界前衛畫壇旗手、波普藝術先驅,曾影響安迪·沃霍爾等眾多藝術家,作品獲全球90多家美術館收藏。。

2000年,榮獲日本藝術選獎文部大臣獎、外務大臣獎;

2003年,榮獲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騎士勛位;

2016年,榮獲日本天皇頒發的「文化勳章」,是六位傑出人士之一;

2016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全球「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

原文摘錄

如果有人想要問我說,為什麼一開始做軟雕塑就要用陰莖這種形狀來做,那是因為我認為性行為是污穢的,對其抱持恐懼,我做過許許多多和性有關的物件,常常有人認為我對於性非常熱衷,可是這完全是一種誤會,事實上完全相反,其實是因為我太過害怕的關係。 這些為了治療我自己對於性的厭惡和恐懼所創造出來的物件,就是陰莖,我一直做陰莖,一直做陰莖,用這種方法來對抗內在的陰影。也就是說,製作陰莖其實是一種自我療法,我自己將此命名為「心因藝術」。 我非常害怕性行為和男性生殖器,怕到要躲進壁櫥里發抖,所以我要儘可能拚命製造,拚命地製造這些形狀,讓自己處於慌亂的核心,藉此填補自己內在的缺口,讓自己漸漸擺脫這種恐懼。我每天就這樣持續製造幾千幾萬個自己害怕的形狀,把驚惶慢慢轉變成熟悉。 我對歐姬芙的第一印象是她滿臉皺紋。我從來都沒有見過那麼深的皺紋。深達一公分左右的凹痕嵌入臉龐,仿佛像帆布鞋的鞋底一樣。可是她是一位非常有格調的淑女,也非常有自信。

書評

「是藝術救了我。」——草間彌生

1957年11月18日,草間彌生前往美國。當時,她已經28歲,花了8年才說服母親讓她離開日本接觸更廣闊的藝術世界。

她在父母關係不好的時候出生的。父親是「倒插門」,還跟岳父比賽誰在花花世界更有魅力。而母親生於傳統的嚴肅的家庭。父母之間的婚姻本就不和諧。母親的嚴厲管束讓她透不過氣。草間彌生在旁人看來很糟糕的家庭環境下成長,她逐漸出現了幻覺。

後來她才知道,那種幻覺和聽覺的出現,是「離人症」,即人格解體障礙與知覺障礙。她跟同齡孩子相處不來,逐漸內向乖僻。十歲那年開始,她拿起手中的畫具,畫着心裡狂冒出來的情緒。只有陷在畫畫的沉浸里,她變得好受一些。之後多年來,她堅持畫畫,廢寢忘食。

說回她的赴美之旅,她經歷了重重的障礙。要試想一下,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她需要在多方的擔保幫助下爭取到飛往美國的機會。

她的追夢之旅很奇妙。在封閉的日本社會裡,她渴望更廣闊的觀看世界的機會。她的契機是翻找美國大使館《名人錄》找到喬治婭·奧·吉弗的聯繫地址,試寫一封信告訴吉弗她的夢想和她的擔憂。這種無知無畏的衝勁,讓我想到了《凶年》作者大衛·西蒙。他也是試着給巴爾的摩的局長寫信請求可不可以一年內貼身報道兇案組。

沒想到吉弗回信了(巴爾的摩的局長也回信給大衛·西蒙說可以)!她並沒有以前輩自居,反倒是給予草間彌生平易近人的忠告與建議,鼓勵着她前往美國。

(⭐吉弗本人實在太好了。或許她在彌生身上看到曾經努力追夢的自己,也看到年輕人的衝勁。她後來還繼續幫助彌生,提供房間和空間給彌生創作,介紹自己的經紀人給彌生相互認識。最開始,她還不知道彌生的藝術潛質到底如何。她平易近人真的讓我讀着都很感動。)

她的夢想之地紐約,對她來說美好但殘酷。她早前兌換成美元的100萬日元,因為當時物價飛漲和各方面的劇變(精神還出了些許狀況),很快就花得差不多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在饑寒窮苦之下,草間彌生還試過去垃圾箱裡翻找魚骨頭回來稍微煮食。她夢裡想着的功成名就和隨心所欲花費,在現實里只有小狗娃娃和硬邦邦的麵包片。在這麼窘迫的狀況下,她只好逼着自己畫畫創作,無力與饑寒抗爭。

(⭐她心中的夢想很美好:決心有一天在紐約隨心所欲,把嚮往的東西塞進空空如也的手中。她決心革新藝術。)

⭐1959年10月 丨 崛起 成名

草間彌生創作了黑底白面的《無限的網》。波點成為了她標誌性的元素。她認為神秘宇宙中,生命也是一個點。無限的網這作品表達了「消融自我以及他者和宇宙的一切」。循環無端的韻律以及黑白色調,吸引了來觀展的眾人。草間彌生不願商業主義主宰美術界,打算用自己的作品重新定義和革新藝術。望着高不可測的藝術山峰,她還竭力向上攀登着。

⭐1961年 軟雕塑的表達方式

談到草間彌生,大家想到的就是波點和南瓜吧。在母親不允許彌生以畫畫創作為主業的時候,南瓜是彌生的創作「繆斯」。她喜愛南瓜「心寬體胖」的造型,愛着它強大的精神安定作用。(反觀她的精神狀態,南瓜的外型真的很有安全感和穩重安定感。)


軟雕塑的表達方式,放到草間彌生的創作上,又有另一層關於她少女時代經歷的含義了。她是個非常討厭談論和接觸性的人。(這多半是因為父親的花天酒地和當時的性教育。「當時的教育灌輸給我們的是:性行為是污穢的,是可恥的,是必須要遮前掩後才行的。再加上當時的風俗是相親要講究門當戶對,絕對不準許自由戀愛,女孩兒不能跟男人自由交談。」)

草間彌生的藝術和當時保守的日本格格不入。

⭐1967年 偶發藝術

偶發藝術是讓草間彌生揚名世界各地的藝術形式(但這裡「揚名」有兩個極端。歐美藝術界會逐漸接受這種特立獨行的行為。而日本,她的故土,還是覺得她給日本丟臉。她的父母甚至不想認自己有這樣一個女兒。特別彌生的母親是和歌創作者,絕對抗拒去接受這種身體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藝術行為)。

讀到這段的時候,我抱持着複雜的感情。一方面,我能理解這是草間彌生長期壓抑在心裡的情緒通過行為藝術來表現。以前,她的存在感與話語權都太小了。現在,她接受了各位藝術界文學界前輩的誇獎和青睞。她該開始自己最初的想法:革新藝術。 她在書里談到,日本幾乎沒有藝術經紀人想要培育本國的文化,雖然有銷售藝術作品的行業,但沒有人能培養超越時代的藝術家。她懷着這樣的抱負,不畏困難,略微莽撞地闖入歐美藝術圈子。另一方面,我會還是覺得她的偶發藝術無法讓人瞬間接受。一下子讓當下社會環境接受偶發藝術,這是多大的衝擊感啊~

⭐如今

經過多年的努力,草間彌生終於受到日本本土的肯定了。她始終覺得任重道遠。她感慨道,「眼前一片茫然,甚覺未來的時間越來越沉重,心中都是對藝術全方位的展望。時間啊,你等等啊!我還要完成更多更好的創作。我還要通過繪畫與雕塑更多地表達,可時間分分秒秒都在流逝,地球無時無刻不在運轉。」

她還說到,「我期待死後我的藝術能永遠閃耀和長存。我現在為了創作出經得起死後風雨考驗的作品而變得心胸開闊,甚至興奮得難以入眠。」

寫到這裡,我又想起她的《無限的網》。在無盡廣袤的神秘宇宙中,每個生命都是一個點。正是有這麼多為了聚集在一起的像水滴滴落地面的點的流動,才會有生命的無限延伸。草間彌生決心去革新藝術的想法,一直都在持續實現着。或許,在作品展現出來的同時,會有更多的人認同《無限的網》,認可藝術生命的不朽。

正是藝術給予草間彌生重生的機會,開闊了她的眼界,結識了眾多思維碰撞的好友,帶給她創作的無限可能。倘若她十歲那年沒有畫畫,奧·吉弗沒有回信,她沒有毅然決然去美國,那後來的一切都不復存在。

正是藝術救了草間彌生,穩穩地接住了她。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