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日本無條件投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日本無條件投降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日本投降

投降時間: 1945年8月15日

結果: 二戰中國獲勝,日本戰敗

意義: 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

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飛抵芷江洽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誌着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的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代表日本帝國大本營的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依次在投降書上簽字 ;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代表日本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正式向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舉行受降儀式,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誌。[1]

戰敗經過

同時,由於美國的核武打擊與蘇聯軍隊的參與,中國內部開始有人感覺到抗日戰爭終結之日即將到來。

8月9日共產黨由毛澤東發表《對日寇最後一戰》,將原本分散的抗日根據地一一連通。

8月10日杜魯門之決定日軍投降必須包括關東軍在內的一切武裝部隊。

8月10日至11日延安總部發布命令,八路軍、新四軍開展全面大反攻。

8月10日至11日朱德向解放區武裝部隊連續發布七道命令。

8月11日蔣介石電第十八集團軍司令朱德、彭德懷,政府對處置敵軍已統籌決定,該集團軍部隊應駐原地待命。國民黨方面也在美軍空運、海運幫助下,迅速占領各大城市,接受日本投降。共產黨軍隊則接收經營許久的中小城市、鄉村地區,但是在蘇軍協助下也收復了一個省會城市張家口。而且八路軍、新四軍因為長期敵後抗戰的緣故,控制了大量鐵路幹線,增加了遠在西南方面對敵正方的國民革命軍接收日占領區的難度。

8月18日中法簽專約交還廣州灣

歷史背景

戰略返攻太平洋戰區

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結束,美軍開始了大反攻。

1943年11月盟軍開始大反攻,分別由尼米茲和麥克阿瑟指揮,從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占領區進攻。

萊特灣海戰

1944年春夏間,美國先後奪取由日本委任統治的馬紹爾、加羅林和馬里亞納3群島。10月爆發萊特灣海戰,日本海空軍力喪失殆盡。

美軍登陸

1945年1月美軍在呂宋島登陸,3月占領馬尼拉。同年3月到6月,美軍占領硫黃島和沖繩,迫近日本本土。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為了保住本土和朝鮮,日本進行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叫嚷「本土決戰」。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首腦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拒不投降。

雅爾塔協定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蘇簽訂《雅爾塔協定》,規定在歐洲戰爭結束後三個月內,蘇聯應對日宣戰。中國沒有被邀請參加。由於美英是以犧牲中國的主權(如承認外蒙古獨立),來換取蘇聯對日出兵的條件,也被稱為「遠東慕尼黑」陰謀。

中國戰區

1945年2月以後,雖然日本軍閥在豫湘桂會戰後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是由於經常受到來自於內地的美國空軍的攻擊,再加上太平洋戰場已日益吃緊,盟軍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於是為了消滅美軍在中國的飛機場以維持大陸交通線的通暢並早日結束中日戰爭以集中全力於本土防衛,1945年3月起日軍先後發動豫西鄂北會戰和湘西會戰。在河南,日本軍閥於3月下旬從豫中會戰之後的防線以東向西發動攻擊,其前鋒一直衝到西峽口。在湖北,3月日本軍閥向西北部發動攻擊,於4月8日攻陷老河口;不過之後國民革命軍隨即發動反攻,收復了除老河口之外所有被日軍占領的地區。在湖南,日軍以空軍基地芷江為目標,於4月向湖南西部發動攻擊,但是在國民革命軍抵抗之下,日軍遭受大挫敗而退回原陣地。之後國民革命軍乘勝追擊,向廣西地區發動反攻。

5月27日收復南寧。6月29日收復柳州。

7月7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公布抗戰戰果,並宣布抗戰戰局面已轉守為攻。7月11日,八路軍山東軍區向駐魯日軍發出通牒,令其無條件投降。7月12日中國傘兵首次作戰,180人空降廣東開平縣襲擊日軍。7月14日陸軍總司令部制定,以桂林、雷州半島、衡陽、曲江、廣州、香港、為作戰目標的反攻計劃。7月24日第二十軍、第二十九軍等部,連克中渡、黃冕、陽朔、白沙、並經激戰奪占桂林南方門戶永福。7月25日中美空軍協同,以305架戰機猛襲上海日空軍基地。7月27日收復桂林。

7月31日陳納德將軍接到了空軍司令部魏德邁中將命令,他在中國戰區的職務被正式解除。8月1日清晨,陳納德將軍乘坐C-47飛機離開中國的土地,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站在跑道邊向他揮手致謝。8月收復廣西全境。此外,國民革命軍原本預定於8月收復廣州以打通中國對外運輸要道,因為日本投降而未實行。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將予以日本「最後之打擊」。由於此時美國的原子彈已試驗成功,美國新總統杜魯門對於蘇聯的參戰並不抱太大興趣,所以未邀請蘇聯協商或署名,造成蘇聯頗為不滿。

日本本土

1945年8月6日,為了避免採取大量傷亡的登陸戰以及在先蘇聯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3天後又在長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彈。

8月5日200架戰機從大琉球島及硫磺島基地出發,對東京及其機場與九州進行轟炸。炸彈與子彈齊下,倭國又有十二城市受重創。8月8日蘇聯紅軍也根據《雅爾達密約》,隨即發表在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8月9日零時10分蘇聯百萬軍分四路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駐守東北之關東軍發動全線進攻。此時的日本關東軍兵力僅有70萬人部署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蘇聯紅軍投入到遠東戰場則多達150萬人,雙方的裝備也相差懸殊,於是蘇聯紅軍在中國東北橫掃日本關東軍,與此同時,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

8月18日,日內務省發出《外國駐屯慰安施設整備》和《關於外國駐屯慰安施設問題給內務省各警保局長的通告》等,要求各地警務部門建立為占領軍提供性服務的慰安所。8月26日,官方撥5000萬日元,由東京警視廳牽頭成立「特殊慰安施設協會」,設慰安、游技、藝能、特殊施設、食堂和物產各部,並在天皇皇宮前舉行了「結成式」。日本人稱之為「國家賣春機關」。

8月30日止蘇軍對日作戰結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