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張九齡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舊唐書·張九齡傳出自於《舊唐書》,此史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1]
原文
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九齡幼聰敏,善屬文。年十三,以書干廣州刺史王方慶,大嗟賞之,曰:「此子必能致遠。」登進士第,拜校書郎。九齡以才鑒見推,當時吏部試拔萃選人及應舉者,咸令九齡與右拾遺趙冬曦考其等第。前後數四,每稱平允。開元十年,三遷司勛員外郎。時張說為中書令,敘為昭穆,尤親重之。十三年,車駕東巡,行封禪之禮。說多引兩省錄事主書及己之所親攝官而上,遂加特進階,超授五品。初令九齡草詔九齡言於說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為先勞舊次焉若顛倒衣裳則譏謗起矣說曰:「悠悠之談,何足慮也!」及制出,內外甚咎於說。
初,張說知集賢院事,常薦九齡堪為學士,以備顧問。說卒後,上思其言,召拜九齡為中書侍郎。常密有陳奏,多見納用。尋丁母喪歸鄉里。二十一年十二月,起復拜中書侍郎。時范陽節度使張守硅以裨將安祿山討奚、契丹敗衄,執送京師,請行朝典。上特舍之。九齡奏曰:「祿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請因罪戮之,冀絕後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誤害忠良。」遂放歸藩。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祿大夫。李林甫自無學術,以九齡文行為上所知,心頗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齡屢言不可,帝不悅。二十四年,遷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後宰執每薦引公卿,上必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又與中書侍郎嚴挺之、御史中丞盧怡等結交友善。挺之等有才幹,而交道終始不渝,甚為當時之所稱。遇疾卒,年六十八,諡曰文獻。至德初,上皇在蜀,思九齡之先覺,下詔褒贈,贈司徒,遣使就韶州致祭。
譯文
張九齡,字子壽,又名博物。他年幼時聰明敏捷,擅長寫文章。十三歲時,寫信求見廣州刺史王方慶,王方慶非常讚賞他,說:「這個人一定前途遠大!」(後來張九齡)考中進士,被授予校書郎官職。張九齡憑藉(善於)鑑別人物的才能被推崇,當時吏部考試選拔人才和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都讓張九齡和右拾遺趙冬曦考核他們的等級。前後多次,每次都堪稱公平。開元十年,多次升遷擔任司勛員外郎。當時張說擔任中書令,敘為宗族兄弟,張說特別親近、看重他。開元十三年,皇帝東巡,舉行祭祀天地的大禮。
張說多推薦兩省錄事主書和自己親近的官員代理官職登山,於是(對他們)特別加以晉級,破格授予(他們)五品官職。當初,張說命令張九齡草擬詔書時,張九齡對張說說:「官爵是天下共用的器物,應該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勞的舊臣排在後面。如果像穿衣裳一樣上下顛倒,指責和批評就會產生。」張說說:「荒唐無據的議論,哪裡值得擔心呢!」等到詔令出台時,朝廷內外的人對張說有很多指責。當初,張說掌管集賢院事,經常推薦張九齡擔任學士,來滿足(皇帝)顧視諮詢。張說去世後,皇帝想起他的話,召見任命張九齡為中書侍郎。張九齡常常有秘密的陳奏,經常被皇帝採用。不久,遭逢母親喪事回到故鄉。二十一年十二月,被起用又授以中書侍郎一職。當時范陽節度使張守珪因為副將安祿山討伐奚、契丹失敗,捉拿押送(安祿山)到京城,請求按照朝廷典章實施(處罰)。
皇上特別赦免了安祿山。張九齡上奏說:「安祿山狼子野心,面有謀反之相,請求皇上根據他的罪行殺掉他,希望斷絕後患。」皇上說:「你不要因為王夷甫了解石勒這個舊例,誤害了忠誠善良的人。」於是放安祿山回到藩地。開元二十三年,加封為金紫光祿大夫。李林甫本無學術,因為張九齡的文章與德行被皇帝賞識,心裡非常妒忌他。於是推薦牛仙客擔任知政事(或者譯為「掌管政事」),張九齡多次進言認為不可,皇上不高興。開元二十四年,升任尚書右丞相,免去了知政事。後來宰相每次推薦公卿時,皇上一定會問:「他的風度能夠像張九齡嗎?」張九齡又和中書侍郎嚴挺之、御史中丞盧怡結交友善。嚴挺之等人有才幹,而交往終始不曾改變,被當時的人大加稱讚。後因患病而去世,終年六十八歲,諡號叫文獻。至德初年,太上皇在蜀地,追念張九齡的先知先覺,下令褒獎、追封官職,追贈司徒,又派遣使者到韶州祭奠。[2]
作者簡介
劉昫(公元887—946年),字耀遠,涿州歸義(今屬河北雄縣)人,五代時期歷史學家,後晉政治家。後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
後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其是二十四史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