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早產兒視網膜病是指多病因(早產、低出生體重、氧療等)引起的視網膜血管發育異常的眼底疾病。主要發生在早產兒及低出生體重兒。該病是世界範圍內新生兒致盲的首要原因,約占兒童致盲原因的6%~18%。儘管絕大部分早產兒視網膜病可自行退化,但仍有部分早產兒可進展為較嚴重的早產兒視網膜病,導致患兒失明。

基本信息

就診科室:兒科、眼科

是否醫保:是

英文名稱: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疾病別稱:Terry綜合徵、晶狀體後纖維增生症

是否常見:是

是否遺傳:否

並發疾病:斜視、弱視、屈光不正、白內障

治療周期:視病情而定

臨床症狀:否視網膜血管擴張增生、視網膜脫落

好發人群:早產兒

常用藥物:貝伐單抗、蘭尼單抗、哌格太尼鈉、阿柏西普

常用檢查:間接眼底鏡、眼底數碼相機

病因

早產兒視網膜病的病因極為複雜。早產及低出生體重、氧療、基因及種族、出生後疾病的嚴重性,都可能導致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總的來說,基因因素及環境因素共同導致其發病。

臨床表現

早產兒視網膜病主要見於早產兒、低出生體質量兒,是一種以視網膜血管異常增殖為特點的眼底疾病,目前仍是兒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見於出生後3~6周後,按照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5期,根據不同分期,表現不同。

典型症狀

主要體徵:周邊視網膜無血管區。血管區和無血管區之間有分界線。

其他體徵:視網膜外纖維血管增生、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脫離或白瞳症,有時為雙眼發病。在附加病變中可見視網膜後極部和(或)虹膜血管擴張遷曲。即使使用散瞳劑,瞳孔也不易散大。年齡較大的兒童和成人可出現視力下降、弱視、近視、斜視、黃斑牽拉、玻璃體視網膜格子樣變性或視網膜脫離。

診斷

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早產兒和低體質量兒;吸氧史(非必需)。病變早期在視網膜的有血管區和無血管區之間出現分界線,是早期典型早產兒視網膜病臨床特徵。分界處增生性嵴形病變,視網膜血管走行異常,以及不同程度的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和晚期晶體後纖維增殖改變,應考慮為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鑑別診斷

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1](FEVR):該病為最常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家族成員可無症狀。臨床表現與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相似,無症狀的家族成員可出現視網膜周邊血管異常,通常無早產或吸氧史,以此鑑別。

治療

早產兒視網膜病患兒未經治療,會出現嚴重的視力損害,甚至視力喪失。因此,早期治療是挽救患兒視力、提高生存質量、減輕社會及家庭負擔的重要保障。目前主要採用激光治療和手術治療,但激光和手術治療對視網膜產生不同程度的破壞性,具體治療方案需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制定。

併發症

當晶狀體後血管膜過度增生,可使晶狀體後囊破裂,形成白內障[2]

視頻


150519詳解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的篩查與治療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要進行第二次手術,父母的心情格外沉重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