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旱水仙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旱水仙根
t0147d0c7311e5f1d51.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753119&sid=185362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旱水仙根

漢語拼音:Hàn Shuǐ Xiān Gēn
功能:治癰瘡紅腫。
主治:外用:搗敷

旱水仙根,中藥材名。本品為石蒜科植物韭蓮的根。功能主治為:治癰瘡紅腫。外用:搗敷。[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旱水仙根

拼音名:Hàn Shuǐ Xiān Gēn

出處

《貴州草藥》

來源

為石蒜科植物韭蓮的根。

原形態

形態詳"賽番紅花"條。

性味

治癰瘡紅腫。

功能主治

外用:搗敷。[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形,高3.5厘米,粗達3厘米,外皮黑褐色,膜質,內側基部生小鱗莖。葉24枚,綠色,稍肉質,線形,長1565厘米,寬7—10毫米,向先端漸狹,先端鈍,背面隆起,腹面內凹,橫切面為新月形,下部5—8厘米擴大為鞘,相互抱卷呈圓柱形,外被褐色外皮所包,葉基即為鱗莖中的鱗瓣,花莖通常短於葉,常先於葉萌出,長15—25厘米,花單朵頂生;總苞片1,淡紫紅色,長3.5—4.5厘米,下部合生成管,先端2裂;花梗長2—3.5厘米;花被玫瑰紅色或粉紅色,干後常為青紫色;花被管明顯,長1.5—2.5厘米,漏斗狀,花被裂片6,倒卵形,倒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而鈍,長(3—)56厘米,寬1.2—1.5厘米,雄蕊6,着生於花被管的基部,花絲長3.5厘米和4厘米;花葯線形,長1.2厘米。丁字着生,開裂後兩端下彎呈馬蹄形;子房倒卵形,長4—5毫米,花柱細長,柱頭深3裂。蒴果近球形;種子黑色。花期5—9月。[3]

分布區域

昆明、綏江、屏邊、富寧、鶴慶等地普遍栽培,也有逸生的。原產墨西哥南部至危地馬拉,我國南北各地庭園都引種栽培,貴州廣西雲南常見逸生。[4]

參考資料

  1. 旱水仙根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旱水仙根中醫世家
  3. 旱水仙根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旱水仙根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