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昌吉市,是新疆昌吉州的地級行政區首府,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地處亞歐大陸中心,是州府所在地。總面積8215平方千米。
昌吉市取「昌盛吉祥」之意,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先後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2018年,昌吉市下轄5個街道、8個鎮、2個鄉、2個功能區、2個農場、1個管理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9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6億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34元。
歷史沿革
地名由歷
昌吉市取「昌盛吉祥」之意。
「昌吉」地名的稱呼始於元代。據《新疆圖志》載:「侍行紀云:《元地誌附錄》有仰吉八里……按:仰吉與昌吉音近……蒙語……」以此可知,「昌吉」是由蒙古語「仰吉」轉化而來的。
建置沿革
昌吉市秦時屬匈奴,漢代時為山北六國中的劫國和單桓國、烏貪訾離等地。
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域都護府建立,歸其管轄。
三國時屬車師後部,晉時屬高車。
北魏時為高車地,後歸於蠕蠕,北周時為突厥屬地。
隋唐時為西突厥鐵勒部,後歸莫賀。唐初屬西突厥,後為庭州所轄。又改屬昆陵,繼而屬北庭。
宋時屬回鶻五城(別失八里)。
元末歸屬東察合台汗國。
明代屬四衛拉特的和碩特部遊牧地,後為準噶爾台吉遊牧地。
清初為準噶勒丹多爾濟遊牧地。清乾隆年間,開始大規模屯田,乾隆二十七年四月(1762年)設巡檢司,屬烏魯木齊州。同年八月築城,乾隆皇帝欽命名「寧邊」並移烏魯木齊州同於此,即寧邊州同。為烏魯木齊同知所轄。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農曆七月二十七升寧邊州同為昌吉縣,屬甘肅鎮西府迪化州,轄區為昌吉市和呼圖壁縣。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設行省,昌吉縣隸屬迪化府。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縣轄呼圖壁縣巡檢,改設為呼圖壁縣丞。
民國七年(1918年)呼圖壁縣分設,兩縣均歸迪化道所轄。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4月成立昌吉縣人民政府,隸屬迪化專員公署。1954年7月成立昌吉回族自治區,昌吉縣為自治區區府所在地。1955年11月昌吉回族自治區改為自治州。1955年昌吉縣人民政府改稱為縣人民委員會。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1959年4月,昌吉縣成立人民公社聯合社管理委員會,與縣人委一套班子,兩塊牌子。1962年撤銷聯合社。1968年11月28日成立昌吉縣革命委員會。
1981年2月撤銷昌吉縣革委會,恢復縣人民政府。
1983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昌吉縣改為昌吉市,仍屬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昌吉市下轄5個街道、8個鎮、2個鄉、2個功能區、2個農場、1個管理站。昌吉市人民政府駐建國西路169號。
人口
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總人口54.7481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8.3554萬人,暫住人口16.3927萬人。戶籍人口中(下同),總戶數13.2578萬戶,其中,地方12.751萬戶35.8718萬人;兵團5068戶24836人。城鎮人口24.2498萬人,鄉村人口14.1056萬人。按性別分,男性19.0521萬人,女性19.3033萬人,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98.7。按年齡段分,0—17歲72864人,18-34歲87171人,35—59歲16.6576萬人,60歲及以上56943人。漢族279301人,占總人口的72.82%;少數民族104253人,占總人口的27.18%,其中,維吾爾族10729人,占總人口的2.8%;哈薩克族19886人,占總人口的5.18%;回族66337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他少數民族7301人,占總人口的1.9%。全市戶口登記新出生人口5406人,出生率14.21‰,死亡人數3132人,死亡率8.2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98‰。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農村公路總里程1794千米,增長4.3%。農村公路養護1400千米,列養率100%,優良率85%;完成危橋改造項目3個,客運站項目1個。
昌吉市位於烏昌石城市群,是新疆東聯西出重要通道,東距烏魯木齊市30千米、國際機場18千米,312國道、烏奎高速公路和北疆鐵路穿城而過,北過境公路、頭屯河大橋、世紀大道、兩座互通式立交橋等交通主動脈實現內外貫通。
運輸
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公共汽車運營車輛427輛,出租汽車1387輛。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昌吉市位於天山北麓、亞歐大陸腹地、準噶爾盆地南緣,東鄰烏魯木齊市,西毗呼圖壁縣,南與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相接,北與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接壤。介於東經86°24′—87°37′,北緯43°06′—45°20′之間,南北長260千米,東西寬30千米,總面積8215平方千米。
地質構造
市境出露地層呈多樣。出露於最南端的三屯河上有至烏魯木齊冰達坂以北為元古界。上古生界地層發育較為齊全,組成高山區的主要地層,從東到西都有分布。古生界—中生界出露於昌吉河等地。中生界二迭系僅在昌吉河左岸出露,屬瑪納斯地層小區。侏羅系主要分布於昌吉河、三屯河和頭屯河。白堊系分布於三屯河一帶。新生界在昌吉範圍內分布較為廣泛,主要分布于山前及準噶爾盆地南緣和準噶爾盆地內。
昌吉市所處I級大地構造單元,為天山-興安地槽系,II級構造單元為北天山地槽系,其中又可分為北天山優地槽褶皺帶及準噶爾地塊和中天山隆起三個亞II級構造單元。中天山隆起帶未分出III級構造單元。北天山優地槽褶皺帶,可分出依連哈比爾尕復背斜、博羅霍洛復背斜兩個III級構造單元。準噶爾地塊可分為烏魯木齊山前坳陷和準噶爾盆地新生帶掩蓋區兩個III級構造單元。
地形地貌
昌吉市地貌類型大體分為山地、平原、沙漠三大部分。整個地勢為南高北低,呈階梯狀,南北高差4000多米。南部山地為天山山區,天格爾山等55個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橫空矗立。中部為沖積平原,北部沙漠屬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一部分,沙丘為固定和半固定型,丘間地勢平坦。
氣候特徵
昌吉市屬中溫帶區,為典型的大陸性乾旱氣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晝夜溫差大的特點。由於地形條件的影響,由南向北氣候差異較大,南部夏季降水較多;北部沙漠性氣候特徵顯著。昌吉州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為2700小時;熱量條件也較為充足,年≥10℃積溫為3450℃,年平均氣溫6.8℃,1月份平均氣溫為-15.6℃,7月份平均氣溫為24.5℃;年平均降水量為190毫米,夏季降水量明顯多於冬季;年無霜期為160-190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昌吉市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6億立方米,城市自來水日供應能力為5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2017年,昌吉市總耕地面積97932.73公頃(水田443.42公頃,水澆地97489.31公頃),其中地方78401.65公頃(水田443.42公頃,水澆地77958.23公頃)。
礦產資源
昌吉市礦產資源有煤、鐵、金、硫磺、白礬、芒硝、石灰石、礦氣泉等,特別是煤炭資源儲量大、品位好,已探明地質儲量達220億噸以上,遠景儲量達500億噸以上,天然氣儲量面積100平方千米。
經濟
綜述
2018年,昌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8億元,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94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6億元,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1元,增長6.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34元,增加797元。
固定資產投資:2017年,昌吉市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569個,比上年增長103.2%,其中新開工項目469個,增長140.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9.8億元,比上年增長43.2%,其中民間投資231.54億元,增長20%,占總投資的45.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26.88億元,增長202%;第二產業投資112.72億元,增長40.8%,其中工業投資112.07億元,增長40%;第三產業投資370.2億元,增長38.6%。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6.9億元,增長19.8%。分地域看,市屬投資305.84億元,增長20.8%;高新區投資101.1億元,增長139.8%;農業園區投資102.86億元,增長69.5%。
財稅收支:2017年,昌吉市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11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稅收收入21.86億元,同比下降0.1%,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51.9%,非稅收入20.25億元,同比增長31.5%。稅收收入中,增值稅7.8億元,增長66.5%;企業所得稅2.44億元,下降0.6%;個人所得稅2億元,增長16.4%;城市維護建設稅1.15億元,增長8.4%;房產稅1.47億元,增長40.5%;城鎮土地使用稅1.38億元,下降0.6%。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5.98億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9億元,增長21.5%;教育支出6.14億元,下降7.1%;科學技術支出0.39億元,下降72.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0.49億元,下降34.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76億元,增長14.1%;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52億元,下降48.7%;節能環保支出0.99億元,增長99.3%;城鄉社區支出21.51億元,增長6.4%;農林水支出4.82億元,下降11.7%;住房保障支出0.56億元,下降9.1%。
2017年,昌吉市實現全口徑稅收收入40.16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國稅收入21.89億元,增長37.4%;地稅收入18.27億元,下降18.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收入0.12億元,下降3.8%;第二產業收入15.03億元,增長0.4%;第三產業收入25.01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占總收入的62.3%。
人民生活:2017年,昌吉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85元,比上年增長8%,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7元,比上年增長4.8%,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72377元,比上年增長9.2%。
2017年,昌吉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累計上漲2.6%,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1.4%;衣着類價格上漲2.8%;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2.8%。商品零售價格同比累計上漲2.9%。
第一產業
2017年,昌吉市完成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總產值45.26億元,比上年增長5.01%,其中:農業產值13.96億元,下降4.87%;林業產值0.37億元,增長0.55%;牧業產值29.47億元,增長11.98%;漁業產值0.93億元,增長0.7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53億元,增長0.66%。實現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增加值27.85億元,比上年增長4.41%。其中:農業增加值7.68億元,增長1.47%;林業增加值0.25億元,增長4.1%;牧業增加值19億元,增長5.53%;漁業增加值0.47億元,增長7.23%;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45億元,增長6.99%。
2020年4月14日,昌吉市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單位。
種植業:2017年,昌吉市農作物總播面積111.67萬畝,比上年下降3.5%。其中,糧食作物29.76萬畝,下降31.2%;油料4.5萬畝,下降69.8%;棉花42.38萬畝,增長73.2%;甜菜2.28萬畝,增長12.9%;蔬菜及食用菌8.58萬畝,增長1.9%;瓜果類5.84萬畝,下降28.3%;其他作物17.53萬畝,增長26.7%。糧食總產量19.82萬噸,下降11%;棉花總產量6.15萬噸,增長100.3%;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54.16萬噸,下降6%;瓜果類總產量31.83萬噸,下降19.5%。
畜牧業: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牲畜存欄34萬頭(只),其中,牛4.25萬頭;豬7.76萬頭;羊21.38萬隻。年內牲畜出欄70.62萬頭(只),其中,牛6.8萬頭;豬21.46萬頭;羊42.06萬隻。年末家禽存欄67.7萬隻,年內家禽出欄494.26萬隻。全年肉、奶、蛋總產量分別為5萬噸、9.8萬噸和0.25萬噸。
漁業: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水產品養殖面積2.18萬畝,水產品總產量1.08萬噸。
生產條件: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農業機械總動力45.3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9%;農用拖拉機11373台,比上年增長1.3%,配套農具22024部,比上年增長1.4%。機耕面積111.67萬畝;機播面積111萬畝;機收面積78.87萬畝;農田機械節水灌溉面積78.17萬畝。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1.01%。年末自來水受益村84個。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2.68萬噸,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38萬噸,地膜覆蓋面積87.57萬畝。
第二產業
工業: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全部工業生產單位數73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3家。完成工業總產值436.57億元,實現增加值82.7億元,比上年增長0.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372.15億元,實現增加值71.19億元,比上年下降0.4%。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3.98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利潤總額27.96億元,比上年下降17.5%。工業產品銷售率96.57%,總資產貢獻率5.21%,成本費用利潤率7.96%。資產負債率由上年52.77%下降為49.06%。資產、產值、主營業務收入上億元和利潤總額上千萬元企業分別達到62家、67家、64家和46家。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飼料增長9.7%;罐頭增長56.4%;飲料增長15.2%;服裝增長22.6%;紗增長119.6%;紙製品增長22.4%;塑料製品增長0.9%;水泥增長77.8%;商品混凝土增長10.6%;鋼結構增長41.8%;發電量增長37.4%。
建築業: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有資質建築業企業59家,簽訂合同額133.63億元,建築業完成總產值66.45億元,竣工產值38.61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25.6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8.78萬平方米,從事建築業活動平均人數18672人。
第三產業
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54家,比上年末淨增3家。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2.75億元,同比增長21.9%,實現利潤總額4.69億元,同比下降3.5%。平均用工人數10157人,同比增長13.7%。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11.69億元,同比增長36.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19.31億元,同比增長15.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5.43億元,同比增長49.8%;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18.2%。
國內經濟:2017年,昌吉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51億元,比上年增長9.9%。按消費形態分,實現餐飲收入18.26億元,增長11.1%,實現商品零售總額95.25億元,增長9.7%。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6.49億元,增長10.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02億元,增長4.7%。按銷售單位規模分,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48.18億元,增長8.2%;限額以下單位消費品零售額65.33億元,增長11.2%。全市擁有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2個,全年成交額8.95億元。年末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單位108家(含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其中,法人單位84家,產業活動單位4家,個體戶20家。按經營業態分,批發和零售業單位78家,其中法人單位76家,產業活動單位1家,個體戶1家;住宿和餐飲業單位30家,其中法人單位8家,產業活動單位3家,個體戶19家。
對外貿易:2017年,昌吉市外貿進出口總額3.552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3.5%,其中,出口額2.3383億美元,下降44.2%;進口額1.2137億美元,增長4.8%。
招商引資:2017年,昌吉市招商引資項目170個,其中新建項目104個,結轉項目66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28億元,其中新建項目到位資金86.7億元,結轉項目到位資金141.3億元。
房地產業:2017年,昌吉市房屋施工面積500.6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7%;房屋竣工面積171.9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7.1%;商品房銷售面積70.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2.1%;商品房銷售額32.98億元,同比下降40.2%。
郵電通信:2017年,昌吉市郵電業務總收入6.72億元,同比增長4%。年末城鄉固定電話用戶16.45萬戶,比上年增長12.4%。移動電話用戶79.35萬戶,比上年增長17.4%。互聯網寬帶註冊用戶23.06萬戶,比上年增長4.5%。
旅遊業:2017年,共接待遊客253.6萬人次,同比增長5.17%,完成目標任務的101.85%;接待過夜遊客51.15萬人次,同比增長4.58%,完成目標任務的102.3%;實現旅遊總消費43.11億元,同比增長12.06%,完成目標任務的101.85%。年末擁有星級酒店9家,其中四星級2家,三星級6家,二星級1家;旅行社總社9家,分社33家;A級景區(點)8家,其中AAAA景區1家,AAA級景區4家,AA級景區3家;S級滑雪場1家;星級農家樂42家,其中三星級以上農家樂16家。
金融業: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656.57億元,比年初增長10.5%,其中住戶存款餘額269.11億元,比年初增長13.7%,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230.2億元,比年初增長2.5%,廣義政府存款156.36億元,比年初增長18.5%。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508.04億元,比年初增長5%,其中住戶貸款餘額203.78億元,比年初增長10.5%,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304.25億元,比年初增長1.6%。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7年,昌吉市共申請國家專利715件,授權國家專利407件。年末高新技術企業達55家。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加大,全市規上工業研發活動經費支出6.4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8%。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擁有各類學校(含幼兒園)100所,共1245個班,在校生55814人,其中,幼兒園70所(公辦24所),434個班,在園人數15255人;小學23所,531個班,在校生26582人;初中4所,204個班,在校生9599人;高中3所,76個班,在校生4378人。共有畢業生8508人,其中小學畢業生4131人;初中畢業生3104人;高中畢業生1273人。招生人數16141人,其中,幼兒園招生6671人;小學招生4582人;初中招生3436人;高中招生1452人。共有教師4020人,其中專任教師3343人。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34個,其中醫院18個,各類衛生工作人員306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507人,其中執業醫師1030人,註冊護士1197人。醫療床位1978張。
勞動就業
2017年,昌吉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平均人數80137人,同比增長2.4%,其中,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人數79804人,同比增長2.5%。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058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27016人次,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62人。共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367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社會保障
2017年,昌吉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5573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8191人,其中城鎮居民參保人數2183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47553人,其中職工參保人數49201人,城鄉居民參保人數98352人。工傷參保人數58562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4713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1868人。
社會福利
截至2017年末,昌吉市社會福利院6個,床位數276張,社區服務設施31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43%。城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共1320戶2384人,其中,城市753戶1137人,農村567戶1247人。累計發放低保金1105.22萬元,其中發放城市低保金659.6萬元,發放農村低保金445.62萬元。實施醫療救助3709人次,醫療救助資金支出260.85萬元。
環境保護
2017年,昌吉市廢水排放量1730.97萬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190.64萬噸;化學需氧量排放1464.24噸,其中工業排放258.83噸;氨氮排放102.93噸,其中工業排放11.75噸。二氧化硫排放5740.97噸,其中工業排放1213.12噸;氮氧化物排放3215.38噸,其中工業排放2474.52噸;煙(粉)塵排放5086.27噸,其中工業排放1756.97噸。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58天。全年處理污水1897.5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100%,安全生產率、設備運行率均為100%,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污水污染物去除率達90%以上。
風景名勝
昌吉恐龍館
昌吉恐龍館始建於2009年,2012年5月18日正式開館,整體占地約83畝,建築面積8729平方米。是新疆建成的唯一的恐龍主題博物館。館內陳列在新疆地區發掘的亞洲最大的恐龍—中加馬門溪龍、霸王龍的祖先—五彩冠龍、大型獸腳類恐龍—中華盜龍、亞洲最大的劍龍類—準噶爾將軍龍、最早有喙的獸腳類恐龍—難逃泥潭龍骨骼化石和蜥腳類、獸腳類、甲龍類、劍龍類以及古生物骨骼化石100多塊,其中週遊日本、韓國、歐洲和北京的亞洲最大的恐龍—中加馬門溪龍化石以其珍貴的學術研究價值成為鎮館之寶。 [1]
清代糧倉
清代糧倉位於昌吉市寧邊古城東南角,總建築面積約為650平方米。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清代糧倉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1987年,清代糧倉作為寧邊古城的一部分被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該建築系土木結構,留存的糧倉已基本成為危房,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2006年和2007年,昌吉市連續兩年對清代糧倉進行了落架維修和對糧倉的二期文物本體進行了修繕,同時加快了布展進程。2007年,昌吉市將清代糧倉和三十里大墩烽火台成功申報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霍斯布拉克
霍斯布拉克,哈薩克語意為鴛鴦泉。霍斯布拉克景區位於天山北坡,在昌吉阿什里鄉二道水村境內,距烏魯木齊市85千米左右。景區有雪山冰川、高山草原,茂密森林、奇花異草以及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集奇、險、秀、美與一身。景區由3個不同高低的天然高山草甸平台組成(又稱三台子)。
榮譽稱號
國家文明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市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 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中國百強縣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 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 全國獻愛心工程先進市 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 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市 全國衛生先進城市 全國人口普查先進市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全國社區紅十字服務示範市 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市 國家質量興市先進市 自治區文明城市 自治區園林城市 自治區衛生紅旗城市 自治區農業產業化示範市 新疆奶源基地市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19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視頻
新疆昌吉城市形象宣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