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昌江區位於景德鎮市區中部、西部、南部,分別與樂平市浮梁縣鄱陽縣、珠山區接壤,屬城市郊區。全區總面積380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6萬人(2006年底),其中非農業[1]人口7.7萬人。

全區轄1個街道、2個鎮、3個鄉:西郊街道、竟成鎮、鯰魚山鎮、呂蒙鄉、麗陽鄉、荷塘鄉(荷塘墾殖場)。共有31個居委會,48個行政村。區政府駐瓷都大道。境內還有西郊墾殖場、昌江區開發區、景德鎮高新區。

地處市區周圍昌江下游兩岸。年均溫17.1℃,年降水量1773.8毫米,無霜期247天。皖贛鐵路、206國道及昌江河縱貫全境,南河自東向西注入昌江。湖田、楊梅亭、黃泥礦等古窯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府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飛駐馬之地,三閭廟為明、清古街建築,保存完好。

目錄

歷史沿革

1954年曾為市郊區。1970年3月設立景南區。1980年5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改稱景德鎮市昌江區。

1983年,將波陽縣的鯰魚山鄉和荷塘墾殖場劃屬景德鎮市昌江區。1985年6月21日,設置舊城鄉、鯰魚山鄉(贛府廳字[1985]333號)。1987年3月14日,設置麗陽鄉(從鯰魚山鄉劃出)(贛府廳字[1987]121號批覆)。1987年9月19日,設置荷塘鄉(贛民函[1987]91號批覆)。

1989年1月9日,撤銷鯰魚山鄉,設立鯰魚山鎮(贛民字[1989]06號批覆)。

1989年7月20日,撤銷昌江區舊城鄉,改設為浮梁鎮(現屬浮梁縣)(贛民字[1989]102號批覆)。1990年2月17日,將昌江區竟成鄉洋湖行政村、青塘行政村的河北村民小組劃歸浮梁縣浮梁鎮。(贛民字[1990]29號批覆)。

1994年11月16日,撤銷竟成鄉,設立竟成鎮(贛民字[1994]221號批覆)。1997年,面積355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1街道2鎮3鄉,區政府駐瓷都大道348號。

2000年,全區轄1個街道、2個鎮、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139221人;其中:太白園街道26635人、竟成鎮45638人、鯰魚山鎮32929人、呂蒙鄉16975人、麗陽鄉13208人、荷塘鄉3836人。

2002年8月8日,將珠山區的西郊街道辦事處劃歸昌江區管轄;昌江區的太白園街道辦事處劃歸珠山區管轄(贛民字[2002]180號批覆)。2002年底,昌江區面積391.8平方千米。總人口1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0萬人。轄1個街道辦事處、2個鎮、3個鄉,32個居委會、54個行政村。區政府駐瓷都大道。

2006年底,總人口為1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7萬人。轄1街道2鎮3鄉:太白園街道、竟成鎮、鯰魚山鎮、呂蒙鄉、麗陽鄉、荷塘鄉。

2007年12月,經景德鎮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昌江區新楓街道辦事處[2]

視頻

昌江區 相關視頻

紅榜昌江區.
中國共產黨昌江區第十一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