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朝曾和葡萄牙發生戰爭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屯門之役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公元一五一七年六月,一名叫西眇.安特拉德(Simao D. Anorade)的官員率八艘軍艦,每艘載重八百噸,槍炮齊備,氣勢氣凶的開往中國。八月十五日,艦隊抵達珠江口,在屯門港(今青山灣)強行登陸,蓋房子,立柵欄,建立軍事設施。[1]

概況

屯門位於珠江口東側,與澳門隔海相望。葡軍占領屯門,是把它作為入中國的據點,這是西方列強最早的對中國的侵犯。他們以此為據點,瘋狂地在廣東沿海地區騷擾破壞,設立營寨,殺人搶船,葡軍的橫行霸道使中國人忍無可忍。

公元一五二一年六月,香港第一次反侵略戰爭終於在屯門爆發了。這時的屯門已被葡萄牙侵略者占領了四年。四年間,葡軍不斷加固工事,大量增派軍隊,屯門港口還建造了炮台、城壕,配備了新式槍炮,同時還集中了十二艘軍艦。老百姓稱這種由二百人撐駕的軍艦為「蜈蚣船」,十分形象。

從船速、火力上相比,中國軍隊的裝備均處於劣勢。然而,葡軍遠道而來,孤軍突進,補給十分困難,這是他們的劣勢。當時的中國明朝,正處於國家統一、國力強盛的時期,決心給來犯之敵以致命的打擊。

廣東海道副使汪鈜奉命攻打屯門,他率軍進駐與屯門僅一海之隔的東莞南頭鎮,以五十艘戰艦對屯門形成半月形包圍。六月十五日,戰鬥打響了,明軍向屯門發起了總攻。汪鈜親自上陣,身先士卒,採用了很多計策。首先是火攻。針對敵艦體積大、轉彎難的特點,派遣輕舟裝上枯柴燥荻,澆上油脂,順風點火,沖向敵艦,使敵艦被燒。其次是潛水鑿穿,一下子又弄沉了幾艘。三是仿造敵人的大炮來攻打敵人。汪鈜得知有中國人在敵艦上服役多年,已學會鑄炮造船的方法,便派人呼籲他們棄暗投明,為本國效力,後來成功地仿造了炮銃,發揮了重要的攻用。

戰役持續了四十天之後,葡軍給拖垮了,每艘軍艦上只剩下幾名士兵,難以應戰,雖然六月二十七日有兩艘軍艦從馬六甲趕來增援,仍無法挽回敗局。最後,他們決定把剩下的士兵集中到三艘軍艦上,準備突圍。九月八日一早,三艦趁天黑突圍,不期遇上汪鈜的戰船,又發生了激戰,敵艦寡不敵眾,陷入了絕境。可惜,天公不作美,不久,海上起了風暴,敵艦船大,抗風浪能力強,得以逃脫,狼狽返回馬六甲。

但侵略者不甘心失敗,次年(公元一五二二年)四月,又派出由四艘軍艦組成的艦隊,路上又增加了兩艘,企圖重新占領屯門,於七月十日進犯中國海區。八月,兩軍在廣東新會草灣附近對峙。由於中國海防實力已大大加強,此戰從西草灣海面一直打到了梢州海面,中國海軍繳獲敵艦兩艘,生擒艦長於都盧等官兵四十二人,斬首三十五級,明軍大獲全勝。

屯門之役大大地打擊了葡萄牙的侵略野心,這是西方列強向東擴張遭到的第一次慘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