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黨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明末黨爭明萬曆時起,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明末黨爭指明末東林黨與宦黨、浙黨之爭。[1]
影響
在黨爭的過程中,東林黨人反對以皇帝為首的當權派的胡作非為,反對王公、勛戚對土地的掠奪,反對礦監、稅使的橫徵暴斂,代表了人民的願望,得到了市民的支持擁護。但明末激烈的黨爭大大削弱了明朝的力量。
背景
明末黨爭指明末東林黨與宦黨、浙黨之爭。明萬曆時起,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萬曆三十三年(1605),被明朝政府革職的吏部郎中顧憲成,與同好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人,在他的故鄉無錫東門外東林書院講學。諷議朝政,品評人物,抨擊當權派。一時「士大夫抱道杵時者,率退處林野,聞風響附」(《明史》卷 231《顧憲成傳》)。一部分在職官吏如趙南星等也遙相應合。東林黨以此得名。與東林黨同時,另一批官吏士紳又組成浙、齊、楚、宣、昆各黨派。這些黨派相互之間也有矛盾,但他們都與大地主集團相互勾結,「務以攻東林排異己為事」(《明史》卷 236《夏嘉遇傳》)。宣黨首領湯賓尹是宣城人,昆黨首領顧天峻是崑山人,其他各黨皆以鄉里命名。在這些黨派中,以浙黨勢力較大,浙黨首領沈一貫、方從哲都先後出任內閣首輔,在朝當政。
東林結黨給明朝造成的損失是一個深重的歷史教訓,不少人對東林結黨的危害認識不足,而被東林黨華麗的詞藻和「清流」的外衣所迷惑,對其多有追捧和譽美之詞。
過程
明末黨爭從萬曆二十二年「京察」(考核官吏)開始,一直到弘光元年(1645),始終沒有停止過。無論是在政治問題上,還是在軍事問題上,都爭論不休。開始是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之爭,後來演變為東林黨與閹黨之爭。明神宗皇后無子,王恭妃生子常洛(即光宗),鄭貴妃生子常洵(即福王),常洛為長。但神宗寵愛鄭妃,欲立常洵,乃遷延不立太子。內閣大學士王錫爵、沈一貫、方從哲等先後依違其間。東林黨人上書反對,各黨派又群起反對東林。於是有「國本」之爭、三王並封之爭、福王就國之爭、「三案」之爭、「李三才入閣」之爭,東林黨與它的反對派在立太子問題上展開了長達 20餘年的爭論。最後,神宗終於立常洛為太子,勛戚鄭氏的權勢受到一定的壓抑。但東林黨推李三才為相的願望也沒能實現。
熹宗天啟時,統治階級內部的黨爭愈演愈烈。最初,東林黨人葉向高、鄒元標、楊漣、趙南星等人得到執政的機會,浙、昆、宣各黨派一度受到排斥。為時不久,以魏忠賢為首的閹宦與浙、齊、楚、宣、昆各黨中的一部分人結成聯盟,被東林黨稱為「閹黨」,異軍突起,魏忠賢是司禮秉筆太監,又提督東廠,爪牙有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名目,朝廷內外,「遍置死黨」,從而把持朝綱,為所欲為。東林黨人激烈反對「閹黨」掌權。楊漣上疏劾魏忠賢二十四大奸惡,被錦衣緹騎逮捕。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黃尊素等人也被捕處死。東林黨受挫。崇禎帝繼位,捕殺閹黨。南明福王政權下,東林黨人與閹孽的鬥爭仍在繼續。如「復社」與馬士英、阮大鋮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