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裕陵是誰的陵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裕陵是誰的陵墓

來自網絡的圖片

明裕陵是誰的陵墓明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鎮和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

明英宗朱祁鎮,宣宗長子。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為皇太子,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統。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諡「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臨終遺詔止殉,結束了宮人殉葬的殘酷制度。五月,陵寢玄宮建成,八月,英宗葬裕陵。

孝莊睿皇后錢氏,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揮僉事(後封安昌伯)錢貴女。正統七年(1442年)立為皇后。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瓦剌部所俘,為迎英宗回朝,她把自己宮中的全部資財輸出,每天悲哀地呼天號地,祈求神靈保佑英宗。累了就就地而臥,以致傷殘了一條腿。終日哭泣,又哭瞎了一隻眼睛。

憲宗即位,尊為皇太后,加「慈懿」徽號。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錢氏病故。諡「孝莊獻穆弘惠顯仁恭天欽聖睿皇后」。九月四日葬裕陵。

孝肅後周氏,憲宗生母,昌平州文寧里柳林村(今屬北京市海淀區)人,錦衣衛千戶追封慶雲侯贈寧國公周能的女兒。正統十二年(1447年)生憲宗皇帝,天順元年(1457年)冊封為貴妃。憲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加尊號「聖慈仁壽」。孝宗即位後,尊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諡「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承聖太皇太后」。四月十八日葬裕陵。

裕陵始建於英宗去世後的天順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太監黃福、吳昱,撫寧伯朱永,工部尚書白圭,侍郎蒯祥、陸祥奉命督工。參加營建的軍民工匠共達8萬餘人。

蒯祥和陸祥是明代初年兩位技藝高超的匠師。

蒯祥,江蘇吳縣人,原為香山木工,後授職營繕所丞,官至工部左侍郎。他技藝超群,能主大營繕,「凡殿閣樓榭,以至迴廊曲宇隨手圖之,無不中上意者。能以雙手握筆畫雙龍,合之如一。每修繕持尺準度若不經意,既造成,不失釐毫。憲宗時,年八十餘,猶執技供奉,上每以『蒯魯班』呼之」,正統年間曾主持重建皇宮三大殿的工程。

陸祥,江蘇元錫人,洪武初,朝廷鼎建宮殿,與兄陸賢應召入都。陸賢授官營繕所丞,陸祥授鄭王府工副。鄭王就藩後隸工部,以石工絕技升工部營繕所丞,擢工部主事進郎中,後官至侍郎。他「有巧思,嘗用石方寸許,刻鏤為方池以獻,凡水中所有魚龍荇藻之類皆備,曲盡其巧。」

在這些朝廷大員的督理下,裕陵工程進展很快,僅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把地下玄官建成了。天順八年五月八日,奉英宗皇帝梓宮人葬;六月二十日,陵寢工程全部告竣。

明憲宗實錄》記載當時裕陵的規制為:「金井寶山城池一座,照壁一座,明樓、花門樓各一座,俱三間,香殿一座五間,雲龍五彩貼金朱紅油石碑一,祭台一,燒紙爐二,神廚正房五,左右廂房六,宰牲亭一,牆門一,奉祀房三,門房三,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宮監前堂五間、穿堂三間、後堂五間、左右廂房四座二十間、周圍歇房並廚房八十六、門樓一、門房一、大小牆門二十五、小房八、井一,神馬房馬房二十、磚石橋二、周圍包砌河岸溝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樹二千六百八十四株」。

陵園從營建到完成,僅用了近四個月的時間。

裕陵的建築曾於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繕,情況同獻陵。

民國年間,祾恩殿在戰亂中被拆毀,祾恩門則於民國六年(1917年)被焚。現該陵殿門均成遺址,其餘建築保存尚好。[1]

參考文獻